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ID:3118253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力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教学设计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先从研究学情入手,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有效思维,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

2、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设计中多引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符合的例子。恰当合理、引人入胜的课前导入不仅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能给予他们愉悦的心境,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在讲解“轴对称”概念时,我们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剪纸、树叶的形状、美丽的蝴蝶及生活中的熟悉建筑物为例,便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探究,从而为传授新知扫清心理障碍。数学源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数学课程标准》

3、强调“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4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特别是新授课的内容的设计中,将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确信生产生活离不开数学,便可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的讨论与探究的氛围也容易营造出来。  二、挖掘教材的素材,贴近学生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密切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合理组织教材,充分挖掘潜在的生活素材,找准每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符合学生

4、认知实际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具有两条重要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相互重合(即“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其实,在解题和应用上,在求解和证明有关两角相等、两直线垂直等问题时,可以考虑构造等腰三角形并利用上述性质加以解决。又如“解直角三角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各地中考数学命题的一大热点。在教学中除了应用好教材中的现有题型后,可以变

5、换不同的类型,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已知实际问题的边、角求距离问题,都要学会建模直角三角形来解决,其中遇到梯形问题,常见的辅助线的添加是作底边上的高,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和矩形。解决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有图的要先将题干中的已知量在图中表示出来,再根据以下方法和步骤解决:(1)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将实际问题抽象为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几何图形,弄清已知条件中各量之间的关系;(2)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根据边角关系进行计算,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可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

6、解决。4  三、创设探究问题,体验成功喜悦  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包办代替者,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如:学习“相似三角形”后,人教数学九年级下册P57有这样一道习题。求证: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的对应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在教学时,我很重视这一问题的探究与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有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其中一组对应边的对角也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7、,那么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存在类似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HL”方法呢?这是教科书编写者设计这道习题的主要用意,对于这道习题的解法,我指导我所任班级的同学们一起探究得出了四种方法。不少同学在获得四种做法之后,拓展了思维能力,体验到做题后的喜悦与快乐。  又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4页习题的第3题:“在数轴上,点A表示-3,从点A出发,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到达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多少?”显然,这是一道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正确理解数轴的相关概念和动点的意义,就能得到相应的答案。点

8、B表示的数是-3+4=1或-3-4=-7。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教学中,我对这道习题作进一步地探究活动。如探究1:动点的左右运动;探究2:动点的相遇问题;探究3:多于两个动点等。通过变换不同的角度,创设不同的问题设问方向,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4  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中学生不可能一次性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许多数学概念、数学模型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难点和疑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