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预约的精彩

不可预约的精彩

ID:31223156

大小:11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7

不可预约的精彩_第1页
不可预约的精彩_第2页
不可预约的精彩_第3页
不可预约的精彩_第4页
不可预约的精彩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可预约的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可预约的精彩  先来谈谈教学内容。“百度百科”这样解释道:“当下正值新课程改革,基于生成性教学思维理念,人们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素材”常作写作术语,用于课堂教学,似乎以“(教学)资源”一词取代为好。“信息”实际上大于并包含“素材”,概念未免太宽泛,那么从学科认知的层面来看,除去“素材”(即资源),课堂上呈现的最吸引人的“信息”是什么呢?我觉得是“问题”,因为问题乃是师生头脑里“最核心”(处于思维风暴的中心)的东西,乃是课堂上最能带动教学环节的因素。基于前面的分析

2、,我便把教学内容定位为这样两个方面:教学问题和教学资源。  可是当我们说教学内容时,往往是把它作为一个跟教学目标相对的概念。也就是说,教学目标不在教学内容之内,是独立于教学内容而存在的。为了把“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资源”放到一起来谈,我想换一个视角――课堂内容,把三者都涵括(整合)进去。也就是说,在“生成课堂”上,我们可以期待“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资源”这样的课堂内容精彩纷“成”。  一、教学目标的生成10  人人都得承认教学目标的存在,人人都得在教学目标上费一番心思。这一番心思,有的教师只是自己单方面确定,而有的教师往往会想到学生;可是当考虑到学生因素

3、时,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教师自己想当然,而不会去调查研究;即使调查研究,也很片面,仅仅是通过自己命制的预习题来了解,而学生在自主阅读文本之后,真正期待什么,想收获什么,教师却不能深度了解。可以说,“教师心目中的学生是‘抽象学生’,上课也是按照教案设想执行教案的过程。”(吴亚萍、王芳,《备课的变革》)那么如何变“抽象学生”为“具体学生”,对他们深度了解?最科学、最权威的举措,莫过于把教学引擎交给学生,让学生思维的“真相”在现场无可躲闪地显露。我想,如果一个教师真的能够这样深度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那么“教学目标也要因学生而定”这句话就会真正变成现实了。  从人的角

4、度来看,影响教学目标的因素应该包括教师和学生。可以说,教学目标应该是协商的结果,而严格来说,这样的结果必须要到课堂上让学生开口谈原初感受(特别是大多数人的困惑)才能见分晓。而能确保做到这一点的,惟有“生成”的语文课堂。在“生成课堂”上,教师拒绝教学目标的严格预设――一种“非如此不可”的行为,一种让教学目标原样地映照在课堂这面镜头上的行为;当然他对教学目标也有自己的设想,并且预备的教学目标的数量要远超课堂上最终自然确定的教学目标,但是预备绝不是预设,而是一种“无所谓如此”、“不如此亦可”的行为,一种教学目标让课堂上那只“看不见的手”自然抓取的行为。课堂上最终自然确

5、定的教学目标,可多可少,而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圭臬。请看李镇西老师在《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中为我们提供的一个案例:  《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按教材单元规定的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10。但我课前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能够达到这个要求了。如果我的课堂教学重点目标仍定位于“概括要点,提取精要”,这不但会使教学成为无效劳动或低效劳动,而且也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于是,我研究学生预习时的提问:“为什么明明朴素的坟墓作者却说最美?”“作者为什么提到拿破仑等人的坟墓?”“为什么作者要反复提到小小长方形土丘,而且强调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

6、”……学生的提问是很散乱的,但我将这些提问上升到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探究本文对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友邦惊诧”论》时,是如何结合学生的原初感受决定教学目标的。其课堂实录的片段(黄麟生、倪文锦主编《先进教育思想高超教学艺术》)如下:  师:看了同学们自读的圈点评析,感觉到同学们自读能力确实是提高了。今天这堂课的内容,主要是交流自读的心得,解决疑难问题。在交流之前,我们先把课文来读一读。一位读提出敌论的部分,一位读批驳论点的部分,一位读批驳论据的部分。(学生朗读略)  师:同学们把课文读了一遍,基本上把文章的感情色彩,必

7、要的语调念出来了,念得还是比较好的。我们读了这篇文章,哪些地方自己感受最深?  生:这篇文章笔锋泼辣,笔调诙谐,含有讽刺意味,举了不少确凿的例子来驳斥国民党。  师:这些确凿的例子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生:这篇文章不是一味地骂友邦人士,它是嬉笑怒骂,冷嘲热讽,更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也使读者更信服。10  生:这篇文章论证透彻,并且形象生动地把国民党和帝国主义友邦人士的丑恶嘴脸勾勒了出来。比如,首段引用了国民党的电文,接下来分别对它的论点、论据进行了驳斥,这样做非常严密。  生: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章的几句排比句,表示出作者义愤之情。  师:也增加

8、了文章行文的气势。还有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