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观察、再观察

观察、观察、再观察

ID:3141352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观察、观察、再观察_第1页
观察、观察、再观察_第2页
观察、观察、再观察_第3页
观察、观察、再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观察、观察、再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观察、观察、再观察  [摘要]: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巴甫洛夫把“观察,观察,再观察”当作座右铭。通过观察,科学家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下一步科学探究打下基础,进而掌握规律的知识。我们应该从小发展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小学科学教学论》  [关健词]:观察科学探究性规律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明确指出: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

2、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用观察或实验的方法认识生物生长所需的条件等等。  观察就是运用我们的各种感官去搜集各种信息,它是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观察者必须依赖自身的某一种感官,譬如我们说这雪是白的(视觉),这桃是甜的(味觉)等等。儿童对外界的的观察远早于开口说话,但是如何全面、有目的、仔细地来感知世界仍需大量细微而持久的培养。例如在“土壤的观察”中,学生会说“这土是黑色的”,或者说“这土是田地里的土”。前者是学生用眼来感知的,后者是学生根据土的特征推断出来。人不能单凭眼睛或单凭触觉等来感知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只

3、能是在大量观察结果上的一种推断。4  正确区分观察与推断之间的区别需要长期反复的练习。“小学科学课堂的学习主要是以探究为主,探究的科学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科学课程标准解读)。各个年级的所有学生在每一个科学领域都应该有机会进行科学的探究,并发展探究性思维和探究性行动的能力。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使用的方法就是观察。在观察中认识事物、解释现象,在观察中发展观察能力。  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十分生要的。  一、观察要实事求是  科学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来探索事物的客观规律。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基本的求实就是在观察时说真话,严禁说假

4、话、编瞎话。科学家钱学森说得很形象,他说:“在美国,一个科学家如果违背了求实这点,就没有人请他参加学术活动,也没有刊物发表他的文章,他在科技界就没有立足之地,只能去卖冰棍。”观察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不仅直接关系到科学实验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更关系到实验成功与否。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在科学课上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实践出发,以客观事实来检验我们的思想,这是科学研究的大前提,也是我们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的根本出发点。  二、观察要有选择  人类生活在“信息时代”4,我们每秒、每分、每天都要接收到各种刺激,我们不能对每一种刺激都给予

5、同样的关注,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空间。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学生对信息进行选择,剔除糟粕选取精华,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上。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差,他们常常会注意那些不应该注意的东西。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用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规定观察的要求和方向,训练学生如何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例如:学生对植物的根的观察。我首先提出问题“你看到的根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根据根的形态将它们分类吗?”,根据老师的引导学生很快就能将各种植物的根的形态进行了恰当的描述,了解了根的主要形态。然后再根据老师提出

6、的第二个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很快就将根进行了分类。这时老师再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观察得出直根与须根的定义。这样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水到渠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观察要全面  观察事物不能只注重个别的“点”,要学会以点带面,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孤立的事情放在整体中去感知。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现时使用不同的感觉器官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这会大大提高对某一特定事物的观察质量。例如学生对“花”的观察,学生可以通过使用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去观察,对花的形态结构以及花的各部分的功能进行分析,从而能比较全面地、深刻

7、地把握花的特征。  四、观察要敏锐  对事物的发展要随时保持“警戒”的敏感心态,科学上的成功者往往能把握住“稍纵即逝”4的机遇。而且在观察时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学会从最细小的深处去仔细观察。这往往是成功观察的关健所在。牛顿发现单摆定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也说明敏锐的观察能力在科学观察中的重大意义。  五、观察要持久  对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观察要有耐心,有坚持长期不懈,而不是“走马观花”。有价值的科学发现不是一日的简单的观察的结果。例如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发现与培育就离不开长期的观察。他经过几十年的观察与研究终于培育出了粒大而且又饱满

8、的杂交水稻,创下了亩产近千斤惊人记录。这也说明那种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多么令人敬佩。  优良的观察习惯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是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