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

ID:3144169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_第1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_第2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_第3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  【摘要】开展探究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在高中阶段就培养数学新课程探究式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能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高中数学新课标中特别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倡导探究性自主学习,正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交流、合作来获得问题解决方法,提高实践能力。探究性教学所实现的不光是教师教学效率的

2、提高,更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真正的发展。那么,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应如何实施呢?笔者认为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  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教学的需要出发,围绕教学重点、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导学习,形成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激活思维。例如,在“反函数”的概念教学时。先做下面一道题:x取何值时,函数y=3x+1的值等于下列各数?①2;②0.5;③0;④4-2。学生解题后,觉得没味道。这时提出问题:能否用一种方法,较快地解答这个题目?这一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又活跃起来,有同学提出用y表示x,然后

3、将y的值代入求出x。此时,顺水推舟提出“反函数”概念。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产生新问题;已解决的问题又成为提出新问题的情境,最终达到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二、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进度采取不同形式学习活动。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公式、定理等结论,而是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推理、归纳、猜想去发现数学规律。例如教学“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时,在讲台转盘上摆放学生熟悉的各种物品,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引发对“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不同结果”的讨论,

4、进而得出“三视图法”。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后,再让学生围绕六种几何体分组进行生活体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的发展。  三、开展探究性学习,身边生活是探究性学习的信息源  开展探究性学习,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让学生去亲身经历将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还能进行解释和应用。例如,今设计一隧道,要求通行的车辆限高为3cm,限宽为1.6m,并可以两辆车对开,对开时两车保持横向距离不少于0.6m,问如何设计?这是一个模型设计开放题,学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应用进一步巩固圆锥曲线的有关概念、方程及简单的几何性质。这样的题目

5、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发散性,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这种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一旦掌握就将受益终身。4  四、切实加强教法探索和学法指导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除了在思想上要及时给予积极性的鼓励外,更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方法的指导。在讲诱导公式sin(180°+a)=-sina时,设计了如下步骤:①用三角函数定义求sin60°、sin240°(教师强调在同一坐标系中求,为证明作铺垫);②由学生谈感想并进行猜想。大部分学生得出两种想法:sin240°=-sin60°、sin(180°+aa)=-sina(为锐角)。再经过思考,有学生进一步猜想:sin

6、(180°+a)=-sina;③引导学生验证。教师设问提示:如何在同一坐标系中求sina、sin(180°+a)呢?学生都在终边上取一点p(x,y),设op=r,并顺利找到180°+a的终边即终边的反向延长线。接着,有的学生在180°+a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借助相似三角形性质验证;有的学生在180°+a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并使op′=r,利用对称性验证。教师对学生的猜想和证明肯定后,要他们看教材进行比较,并展开讨论。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索和争论中,获得对发现和创造的体验。教师应因题而异,因人而异,切实加强“入门”指导、“过程”指导,使学生能较快地进入角色和状态。  五、注重对

7、学生学习中表现的评价  探究性学习关注的不是探究成果的大小、探究水平的高低,而是注重探究的过程性、内容的丰富性和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及整理资料,学会整理反馈信息。所以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善于运用表扬的工具对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思想觉悟等多方面进行及时评价。4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氛围,同时积极地改变教学方式,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