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

ID:6242365

大小:26.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1-07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  【摘要】在最新颁布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当中已经对高中数学的课程有了明确规定,在对学生传授高中数学课程的时候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培养其自主探索以及阅读自学的习惯,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再创造。对于数学老师而言,这种变化是全新的挑战,要适应新旧课程之间的过渡,必须从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变成引导式教育。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进行简单论述。【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教学1更新传统教学观念5新课程标准之下,高中的数学教程增加了很多内容,空间当中向量和立体几何、推理证明、常用逻辑用

2、语、概率和统计、三视图等。对于上述新增的内容,一方面老师没有深入的接触,缺乏传授经验,另一方面这些内容较为复杂,很多老师在传授过程中觉得存在很大难度。教师应该改变自身观念,了解当前这些新增还有出现变化的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以及意义,这对于数学主体思想的突出有重要作用,不再追求已经被严重形式化的数学定义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对数学的实际操作还有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本身应用价值、科学价值还有文化价值的认识程度,对数学的实际应用有所重视;以往教学安排是按部就班互相独立的,这样不利于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而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教材则是采取螺旋式

3、上升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让他们乐于学习。高中数学的新课程里面增加了不少内容,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这样的改变需要老师还有学生在思想方面能够及时转变。首先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思想、观念以及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实践当中探索前进,检验新方法的成果,对内容在整体上有所把握,以新课程的标准为教学依据,能够提高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整体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创新意识。2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式2.1自主学习的应用课程的改革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互动的学习平台。自主

4、学习是指学生自主条件下的高品质学习,它表现为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之上的“会学”,建立在一直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如下:2.1.1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内因。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有信心,对学习数学始终充满渴望(即有内在动机5),逐步做到“我能学数学”,即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做到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2.1.2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与环境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因。要为学生开辟广阔的数学学习活动的场所,营

5、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又具有与其相适应的自主学习的活动环境后,能否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便是教师以什么样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具体采用什么样的策略与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2.2合作学习的应用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创造性教学策略,它倡导的理念是: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同伴与教师一样,都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仅是良师,而且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益友。为确保合作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应具备以下2个基本要素。2.2.1群体选择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合

6、作动机明确,个人责任清晰,大家齐心合力。学习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支持和配合,相互促进,相互理解,面对同一个目标,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保证合作学习产生良好学习效果。2.2.2素材选择5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社会,所以数学学习素材具有生活基础,以引发学生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挑战学生思维为目的。因而数学学习素材的理性选择、有机组合是合作学习的物质前提。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改进的意义新课标标准之下的数学学习,应该保持有多样化,这样主要有以下好处。3.1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生活经验的储备是丰富多彩的,学习应当建立在

7、学生己有经验的基础上。只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才能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选择地帮助学生激活相关经验;把握联系,了解相关生活经验,为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奠定基础。3.2促进学生思考5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促进学生思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数学的思考就是在数学中找规律、找关系、找模式,形成表达式,并加以证明。教师要激励学生勤于思考,提倡学生自主地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己有“经验”出发,帮助学生动手、动脑做数学,对自己的体验进行反思

8、,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类比、分析、归纳,渐渐达到数学化。虽然新课程标准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需要经历过长期的探索,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使数学的学习成为学生终生的事情。参考文献[1]何智宇.高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