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思维模型实现知识建构

如何利用思维模型实现知识建构

ID:31471503

大小:92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0

如何利用思维模型实现知识建构_第1页
如何利用思维模型实现知识建构_第2页
如何利用思维模型实现知识建构_第3页
如何利用思维模型实现知识建构_第4页
如何利用思维模型实现知识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利用思维模型实现知识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18期教学研究如何利用思维模型实现知识建构艾义国(山东省蒙阴县刘洪中学,山东临沂276299)摘要: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视野下,学生对知识进行模型的建构是最有力的学习策略。文章介绍了常用地理思维模型,利用图表进行可视化表达,并举例阐明利用思维模型实现知识建构的思路。关键词:思维模型;建构思路;知识建构思维模型是指借助特定的工具和方法将自己内在的思维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的认知方法,即通过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分类与比较等思维规则,抽取该类问题的本质特征,形成对该类问题的结构化认识和解决模型。本文依据教学实践,尝试对地理教学常用的思维模型及建模方法做一探讨。一、地理特色“六阶递进式

2、”思维系统地理特色“六阶递进式”思维系统又称“6W”思维系统。它的每一阶段分别对应一种思维模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可以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地理分析方法。该思维系统尤其适合区域地理的学习,下面以人教版初中地理“黄土高原”为例加以说明。(如表1)表1“六阶递进式”思维系统1.形象思维模型地理形象思维指用形象去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运用的工具是色彩、线条和形状。从直观的感性材料描述入手,逐步上升到对事物本质的理性思考。形象可以通过文字描述获得,也可以通过地理景观图描述获得。地理景观是环境的一面镜子,植物是自然景观的主要标志,聚落是人文景观主要标志。(

3、如图1)图1形象思维模型将形象思维作为学生地理思维的切入点,借助形象思维模型判读地理景观图。形象思维模型的建构思路是“找出标志性景观——描述自然景观特征——描述人文景观特征——初步判断区域的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环境特征,探讨地理景观成因,例如黄土高原的地理景观。(如图2)图2黄土高原的地理景观2.空间定位模型任何地理事物都有具体的空间位置,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往往决定了其他环境特征。对地理区域的认识,应首先确定其所在的空间位置。地图是学生训练空14教学研究2014年第18期间定位能力的有效工具,点状事物(如城市)从不同尺度确定其地理位置;线状事物(如山脉走向、河流流向)描述其

4、空间延展特征及影响;面状事物(如地形区、行政区、气候区、工农业区)描述其轮廓特征及分布范围。(如图3)图3空间定位模型区域空间定位是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步。空间定位模型的建构思路是:第一,选择地理位置的观察描述方法,以经纬度确定绝对位置,以大洲大洋确定海陆位置,以邻接关系确定相关位置;第二,用语言或图表等方式表达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第三,结合地理位置推断出该区域自然要素、现象、原因;第四,评价地理位置的优劣。例如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如图4)图4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3.动态思维模型任何地理事物、现象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所以既要注意地理事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区域差异性,又要研究地理事物在纵向发展

5、上的时间承接性。按时间序列来认识地理事物,探讨地理事物的发展史,分析其发展过程的特征,归纳发展趋势,预测发展方向,培养学生从时空两个方面分析问题的习惯。(如图5)图5动态思维模型本文动态思维模型指地理事物的发展历程,动态思维模型的建构思路为“过去——现在——将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时间尺度来认识地理事物,时间尺度大小取决于研究对象的性质。自然地理事物的时间少则几天,长达几年、几十年,甚至千百万年,人文地理事物的时间可追溯到人类的起源,例如黄土高原的发展历程。(如图6)图6黄土高原的发展历程4.区域比较模型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识记的有效手段。分析比较是区

6、域地理的重要学习方法,自然地理特征可以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等方面比较;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人口、经济、城市、文化等方面比较。区域比较时无需面面俱到地考虑所有因素,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抓住区域的典型特征进行比较即可。(如表2)表2区域比较模型区域地理常常借助于分析比较模型来认识区域差异或区域特征。区域比较模型的建构思路为“采用列表方法,针对教学重点确定比较项目——不同点从多角度分要素比较——相同点找共同联系”。通过对区域地理要素的比较,找出区域差异最大的现象,得出差异性的结论。例如“黄土高原与南方丘陵”的典型特征是水土流失。(如表3)表3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区域比较15201

7、4年第18期教学研究5.人地关系模型人地关系是整个地理教材的总主线。传统教材孤立地学习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等地理要素,忽略了地理事物之间的综合联系。新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在学习自然地理的同时渗透着人文地理的内容。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的容量相适应;利用地理环境既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又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确定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必须同自然环境与资源结构大体上相吻合。(如图7)图9综合分析模型综合分析模型适合于自然环境、人文特征、区域发展等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