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茵栀黄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观察

口服茵栀黄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观察

ID:31685153

大小:56.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口服茵栀黄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观察_第1页
口服茵栀黄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观察_第2页
口服茵栀黄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观察_第3页
口服茵栀黄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口服茵栀黄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口服茵梔黄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观张延义(河南省南阳妇婴医院儿科473000)【摘要】口的:观察口服茵梔黄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三组均给予了常规治疗,A组给予了苯巴比妥口服治疗,B组给予了茵梔黄口服治疗,C组给予了茵梔黄联合苯巴比妥口服治疗。结果:治疗后C组口均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量明显高于A、B组,同时C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要的时间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茵梔黄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关键

2、词】茵梔黄;苯巴比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屮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050-0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已经超过了50%,如果该类疾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患儿出现手足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听力障碍、眼球疾病等症状,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⑴。我院采用了茵梔黄联合苯巴比妥口服治疗,治疗效果比较明显,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随机划

3、分为A组、B组、C组,A组屮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在30min〜25d,平均18.5d,胎龄在35〜42周,平均38.5周,出生体重在2230〜2650g,平均为2550g;B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35min〜26d,平均18.8d,胎龄在36・42周,平均38.7周,出生体重在2245〜2660g,平均为2555g;C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在33min〜27d,平均19.5d,胎龄在37〜42周,平均39.5周,出生体重在2290-2600g,平均为2490g;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胎龄、出生体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三组首先

4、给予了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了静脉注射片蛋白、光疗、丙种球蛋白、改善低氧、碱化血液、抗感染等治疗。A组患儿在上述基础上给予T5mg?kg苯巴比妥口服治疗,每天服用2次,共需要服用5d;B组患儿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了5mL茵梔黄口服治疗,每日2次,直至黄疸消退为止;C组患儿在上述基础上首先给予了5mL茵梔黄口服治疗,每日2次,直至黃疸消退为止,同时口服5mg?kg苯巴比妥治疗,每天服用2次,共需要服用5九然后对3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1.3疗效观察所有患儿入院之后均进行了血清胆红素水平测试,并且在治疗期间每天都要用皮胆红素测定仪对患儿额部两眉心间的血清胆

5、红素进行测试和记录,直至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85μmol/L,并维持2d或肉眼看不出黄疸为止。此外还要记录治疗过程还要记录黄疸消退时间每日TCB的变化和不良反应。1.4统计学方法所有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说明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三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治疗之后C组患儿日均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量明显高于A组患儿、B组患儿,同时C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要的吋间明显低于A组患儿、B组患儿,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6、<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表1三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对比2.2三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A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有4例出现了轻度腹泻,而且每曰腹泻次数在4・5次;B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有3例出现了轻度腹泻症状;C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所有不良反应经过相关治疗之后,均得到好转,未对治疗过程产生影响。1•讨论临床上,诱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因素比较多,最主要的是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有关,主要包括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衰退、红细胞破坏增多、肝细胞对胆红素排泄能力降低、肝细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下降以及肠肝循环功能的特殊性。相关研究显示,围产因素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

7、血症的主要因素,而且产妇有贫血、肾病、妊娠及分娩期用药、妊高症及营养不良者等都有可能诱发该类疾病。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围产期各种高危影响因素,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整体质量。临床上苯巴比妥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具有很长的历史,其可以有效诱导肝细胞微粒体,从而提高了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促进了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使血清胆红素下降,增加肝清除胆红素的能力。中医研究认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诱发因素是寒湿阻滞、湿热郁蒸,以清热利湿为主要治疗原则。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