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人文概览---魏晋南北朝

华夏人文概览---魏晋南北朝

ID:31719458

大小:116.00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1-17

华夏人文概览---魏晋南北朝_第1页
华夏人文概览---魏晋南北朝_第2页
华夏人文概览---魏晋南北朝_第3页
华夏人文概览---魏晋南北朝_第4页
华夏人文概览---魏晋南北朝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夏人文概览---魏晋南北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华夏人文概览第六章生命觉醒(魏晋南北朝)一.概述:1.魏晋南北朝既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哲学的自觉时代,更是意识形态冲破儒学独尊的僵硬格局,打碎哲学听命于政治伦理的枷锁而导致多元文化生动活泼发展的时代。A.鲁迅在肯定曹丕(魏文帝)推动文学回归本体时曾提出:“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B.宗白华从另一角度评说,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个哲学时期”。C.王国维曾论述战国是思想创造的“能动”时期,两汉是学术“抱残守缺”、“思想凋敝”的停滞时期,“自六朝至于唐室”,“为吾国思想受动之时代”,“至宋儒出则是“

2、受动之时代而稍带能动之性质”。不管是“能动”,还是“受动”,六朝人总算是“觉醒”了,思想“动”起来了,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重新认识个体的价值。如果不突破儒学“独尊”的神圣地位,不摆脱“天人感应”论和“三纲六纪”的桎梏,不以易老玄学向士子们进行启蒙,人们能够自发觉醒吗?...——应该说,魏晋人的生命觉醒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混乱时期。混乱局面并非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魏开始,而是从东汉末年董卓之乱(189)算起,到隋朝消灭南朝陈,实现统一(589)为止,恰好400年。A.公元184年,在道教号召下的黄巾大起

3、义就敲响了东汉的丧钟。B.中平六年(189),董卓趁灵帝刘宏逝世之机,乱国窃柄,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关东群雄,兴兵讨董,却各有所图,揭开军阀混战的序幕。C.军阀割据,攻伐不断,王室、贵族互相屠戮,已经够混乱了,北方游牧的胡人也因气候恶化,南下争夺生存空间,更使人民雪上加霜。兵连祸结,杀戮盈野,局势变幻如棋,兴亡迭代频仍。二.历史朝代更替状况:A.三国鼎立:魏:220—265年;蜀:221—263年;吴:222—229—280年;...B.西晋统一:公元265年—280年---317年。先后发生“贾后之乱”和“八王之乱”。C.东晋十六国割据局面:东晋:317—42

4、0年;十六国:317—439年;北方游牧势力进入中原,造成“五胡乱华”、公元317年,晋王室仓皇南迁,史称东晋。同年,北方先后出现十六国并存局面。(鲜卑,匈奴;羯,氏,羌五族政权)由此出现南北朝的长期对峙。D.南北朝时期:北朝:439—581年;有北魏(后分为东魏和西魏)、北齐、北周政权递嬗,南朝:420—589年;有宋、齐、梁、陈的王朝更迭。三.大一统的时代演变成分裂割据的时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发生了断裂式的巨变,这正是两汉集权政治和帝国思维推至极端而向反面转化的结果。汉代进行一元化思想控制,导致经学与政治合一。...经学之士成为兼学术、道义、政治、经

5、济四位一体的社会力量,他们既是学术的权威,道义的尊者,又是政治的权贵,经济上的庄园大地主。东汉出现了由经学大师发展起来的“四世三公”、“四世太尉”,如袁氏、杨氏那样的名门望族(其后衍出桓氏、王氏、谢氏、崔氏等等)。随着这些门第的膨胀,他们和皇权由互相依附,进到相互怀疑和摩擦。他们的庄园不断扩大,呼唤私家武装;经济、军事力量再进一步扩大,经师成了准军阀,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士族政治,就这样诞生了。大动乱,分裂割据,混战不休,篡弑频仍……处身乱世,人们饱受了现实的磨难和精神的痛苦。儒家的传统失坠,老庄思想成为士子的内心依托,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审视人生,人的生命意识开

6、始觉醒,关于人生思辨的哲学——魏晋玄学应运而生。第一节腥风血雨从汉末以来的历史记载看,天灾和人祸同时吞噬着百族万姓的生命。仔细分析,自然灾害、瘟疫流行固然可怖,但造成人们心灵的巨大威胁的,主要是人祸。东汉末年“党锢之祸”拉开了魏晋一系列腥风血雨的序幕。王权失坠,战乱迭起,篡弑频仍,天怒人怨,灾疫相继。看看汉桓帝、灵帝以后的史籍记载,山崩、地震、水旱、蝗灾、瘟疫,此起彼伏:...战争制造死亡的规模,远远超出上述情况,尸体横陈,白骨遍野,百姓流离道路,饿殍填充沟壑,成为了普遍状况。建安时期的诗人们多方面记录了这种人间惨剧。军阀为争得王位,也会招揽人才。三国领袖们都以

7、统一天下为己任,更注意网罗人才。曹操在邺下聚集了一批优秀文士,还把才女蔡文姬从匈奴赎回汉地;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加以重用,都传为历史佳话。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方面却是猜忌文士,杀戮人才。曹操大开杀戒,孔融、许攸、杨修、崔琰等名士成为刀下鬼。击鼓骂曹的祢衡,则被曹操用借刀杀人法置之死地。司马氏篡权后,采用血腥手段清除异己,剪灭曹魏宗室。一时间,“天下名士少有全者”,何晏、嵇康、二陆、张华、潘岳、欧阳建、石崇……接连被杀。“八王之乱”,皇族被株连致死的近五十人。南朝的谢灵运、谢晦、鲍照以及北朝的郦道元等等,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的名流,在动乱中被送上刑场,成为

8、变幻莫测政局中的牺牲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