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电学实验复习策略探讨

初中电学实验复习策略探讨

ID:31750097

大小:87.3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7

初中电学实验复习策略探讨_第1页
初中电学实验复习策略探讨_第2页
初中电学实验复习策略探讨_第3页
初中电学实验复习策略探讨_第4页
初中电学实验复习策略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电学实验复习策略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电学实验复习策略探讨新人教版电学部分共16个实验,9个演示实验,但考查的频率及重要性各有不同,与其他版本也不尽相同,这种不同是不是预示着考查的侧重点和难易程度的不同可以另文讨论。具体实验列表如下(★号表示考查的频率及重要性的程度):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P42练习使用电流表P46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P49**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P50**练习使用电压表P57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压的关系P60**探究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压的关系P61**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P64**练习使用滑

2、动变阻器P69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P7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P76***伏安法测电阻P8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P96***研究磁场的方向P121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P125*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P138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演示)P34影响电流产生热量的因素(焦耳定律)(演示)P99P100*保险丝的作用(演示)P11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演示)Pill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演示)P130**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演示)P133*磁场对通电线框的作用(演示)P134电动机(演示)P135发电机(演示)P139电学实验是初中物理

3、学业水平考试必考内容,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电学实验多,但知识点较为集中,如何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突破,我试着从以下儿点去做:两表一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一图四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量电功率。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题型:实骑的基本考查,电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根据实骑现象及数据总结规律,根据要求设计实验,计算变化范围。(动态电路分析不列于此)一、电流表的使用方法:1)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否则短路)测谁串谁,串谁测谁。2)电流正进负出(否则指针反传)3)不能超过所选择的量程(可以采用试触的方法来看是否

4、超过量程)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屯源的两极上(电流表内阻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若将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轻则指针打歪,重则烧坏电流表、电源、导线。)5)电流表读数:1•看清量程。(没有明确时须判断题目选了哪个量程,连接电路估测数值在哪个量程)2•看清分度值(一般而言,量程0~3A分度值为0.1A,0〜0.6A为0.02A)。3.看清指针停留位置(视线垂直刻度面)。4.数值二大格值+小格数X分度值(大概范围有助于检查避免出错)6)使用前的准备:1.校零,用平口改锥调整校零按钮。2.选用量程(用经验估计或采用试触法)。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5、:1)并联在被测用电器两端测谁并谁,并谁测谁。2)电流正进负出3)不能超过所选择的量程4)可以直接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测出电源电压(理想电压表的电阻无穷大,电流无法通过,相当于断开。近似看作断路。)5)电压表读数:1.看清量程。2.看清分度值(一般而言,量程0〜3V分度值为0.IV,(T15V为0.5V)o3.看清指针停留位置(视线垂直刻度面)o4.数值二大格值+小格数X分度值(大概范围有助于检查避免出错)6)使用前的准备:1.校零,用平口改锥调整校零按钮。2•选用量程(用经验估计或采用试触法)。7)如果电压表和被测用电器串联,会导致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

6、电压,电流表儿乎没有示数,小灯泡不发光。三、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1)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方式:与所控制的那部分电路串联2)接线柱的选择:一上一下,关键在下(滑片靠近/远离下接线柱,阻值变小/变大。与上接线柱无关。)3)接通电路前,滑片位置:滑至阻值最大端4)都接上接线柱,阻值为零,电路电流很大,灯泡很亮,移动滑片无变化。5)都接下接线柱,阻值为最大阻值,电路电流很小,灯泡几乎不亮或很暗,移动滑片无变化。6)作用:保护电路(电路电流不会过大),改变与之串联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四、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釆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

7、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彫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屮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1.独立变量,即一个量改变不会引起除因变量以外的其他量的改变。只有将某物理量由独立变量来表达,由它给出的函数关系才是正确的。1.非独立变量,一个量改变会引起除因变量以外的其他量改变。把非独立变量看做是独立变量,是确定物理量间关系的一大忌。如认为电流产生热量与电压有关,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时认为浮力与深度有

8、关。正确确定物理表达式中的物理量是常量还是变量,是独立变量还是非独立变量,不但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