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地理课堂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浅议在地理课堂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ID:32647298

大小:56.4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4

浅议在地理课堂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_第1页
浅议在地理课堂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_第2页
浅议在地理课堂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_第3页
浅议在地理课堂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_第4页
浅议在地理课堂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在地理课堂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在地理课堂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摘要】随着课改不断深入,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提倡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恰当运用这三种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作为核心内容。纲要提出:改变原有单一、被动、他主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新课改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

2、式。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谈几点看法:1首先确定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何种学习方式,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学情状况、学校条件来选择;而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合作学习呢?我认为以下内容可以采用合作学习:1.1需要综合分析与探究讨论的内容。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实施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分发预习案,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但有时有些复杂的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依靠个体的力量往往不能解决。这时,可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合作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小组所有成

3、员的集体智慧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时,需要学生掌握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而要完成这一目标,学生要具备空间概念和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根本不可能完成,所以我采用合作学习。我先展示三幅由直到曲,再到复杂的等温线图。让小组讨论:等温线的特点,读等温线应注意的问题,读图的步骤。在掌握了读等温线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通过小组内讨论、分析、归纳总结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并派代表上台展示,经过组内合作和组间交流得出世界气温分布的三大规律。一是: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降低。二是:在夏季同一

4、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高。三是:在冬季同一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低。同时总结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个体都得到发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2对有些知识点存在分歧的内容。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知识点的认识存在不同意见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内或小组间的合作学习。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学看地形图”时,学生对预习案中山谷和山脊的判定发生分歧。我不做任何评价,而是展示山体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让小组合作,利用我分发的橡皮泥制作山体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通过山体模型与绘制的地形图进行对比,总结出山谷和山脊等高线的变化规律。通过不断的讨

5、论最后达成统一认识:山脊的特点是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的特点是中间低,两边高,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这样做,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其次确定合作学习的一般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结合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我逐渐摸索出适合地理教学的模式,即竞赛型合作学习、辩论型合作学习和案例研究型合作学习。2.1竞赛型合作学习。我校推行高效课堂已经好几年了,在借鉴杜郎口中学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一一四环节教学模式。即预习检测环节、讨论交流环节、激励环节、课堂检测环节,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检测环节。在该环节中,我将学生的学习任务转换为

6、可测评的竞赛试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课堂竞赛,采用小组互派代表回答,成员可以补充回答的方式进行。然后,根据小组回答的速度和正确率,给出不同的分值,最后通过各组的总积分对各小组做出评价。学生都有很强的荣誉感,为了给小组多积分,他们课前预习积极,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在组员回答有误时,争先恐后补充回答,课堂教学成效显著。2.2辩论型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有些学习内容存在一定的分歧,课堂上容易出现观点冲突,我就将观点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合成组,形成正、反两大方阵,展开辩论。首先在辩论之前,组内成员共同合作,探寻能证明本组观点的论据。其次,正、反两组之间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在双

7、方不断的辩论中使道理越辩越明,最后达成一致观点。例如:在学习巴西热带雨林时,对乱砍乱伐森林是否正确,展开辩论。最后得出无规划的砍伐,既破坏生态环境,又会造成水土流失。既不能使当地居民经济收入提高,又影响子孙后代的发展。因此,乱砍乱伐森林百害而无一利,应坚决制止乱砍乱伐行为。当地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规,使这种不良现象得到遏制,还地球一个健康的肺。在辩论中使学生既获取了知识又增强了情感体验。2.3案例研究型合作学习。“用案例说话”已成为地理教学的常用模式。但案例分析往往要求综合考虑事物的地理背景、特点、成因与影响。学生个体不能独立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