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1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ID:32797681

大小:55.6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5

21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1页
21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2页
21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21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1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钦州535000)【摘要】目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医医院2013-2015年临床分离的212株铜绿假单胞菌引起临床感染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合肥恒星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分离的21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97.3%来自于住院病人,75.5%分离于呼吸道标木中。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8.3%,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10.8%,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15%

2、以上,详细见表4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加强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控制医院耐药菌感染的流行。【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病原菌;抗菌药物药敏试验【中图分类号】R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363-02由于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以及介入性医疗操作在临床的广泛使用,为很多条件致病菌创造了入侵的机会。同时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细菌日益增多,造成临床治疗的困难。而铜绿假单胞菌易在医院内各种潮湿的环境中牛存,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了解其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为此作者对广西壮

3、族自治区钦州市中医医院三年来从临床送检的标木中分离的21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引起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治疗及预防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医医院2013-2015年从送检的各类临床标木中分离的212株铜绿假单胞菌,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35218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购自康泰生物公司。1.2培养基及抗菌药物纸片药敏试验反应板为合肥恒星HX・21产品。MH培养基为安图生物公司产品,药敏纸

4、片为康泰生物公司产品,1.3方法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⑴规定操作。所有的菌株采用合肥恒星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和药敏,同吋用纸片扩散法补充药敏。药敏按CLSI2013版的标准判断结果,使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数据。2•结果2.1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分布分离的21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来自下呼吸道标本75.9%(161/212),尿液4.2%(9/212),血液3.3%(7/212),其他16.6%(35/212)2.2铜绿假单胞菌科室分布分离的212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住院病人97.2%而ICU占62.7%(133/212

5、),肺病科占21.2%(45/212),其他科占13.2%(28/212),门诊占2.8%(6/212)o3.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最低,为8.3%,其次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为10.8%,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15%以上,见表4.讨论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土壤、空气,在人体皮肤、肠道、呼吸道也均有存在,能在医院内各种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同时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种天然和获得性耐药机制,耐药性强,且耐药机制复杂,所以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日益增多,同时引起的医院感染日益突岀[2],给临床抗感染

6、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本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在科室分布显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于住院病人特别是ICU,其次是肺病科,其原因可能与ICU的患者几乎都是长期卧床H具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呼吸道和全身防御功能减退,加上各种侵袭性医疗操作较多,同时及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使用强度有关[3]。本研究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砲派酮/舒巴坦耐药率为26.5%,哌拉西林/他畔巴坦耐药率23.6%,头孑包他噪和头孑包比肪耐药率分别16.5%和18.9%,庆大霉素高于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21.5%和10.9%•对嗤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为16.0%.对碳青霉

7、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8.5%,低于陈亮等[4]的报道(38.7%)o尽管本报道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其他报道低,但是由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主要与其产生金属酶,药物外排泵,D2蛋白缺失,外膜通透性低,&bet可内酰胺酶产生和氨基糖井类纯化酶的产生有关,随着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铜绿假单胞的高耐药性是我国目前临床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同吋要注意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在医院内播散。【参考文献】⑴叶应

8、妩,王毓三,申子瑜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