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三题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三题

ID:32922781

大小:58.7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7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三题_第1页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三题_第2页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三题_第3页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三题_第4页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三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三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三题摘要: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高校作为培养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阵地,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网络教育三条路径,搭建平台,系统推进,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4-0009-02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

2、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⑴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进一步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高校作为培养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阵地,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网络教育三条路径,搭建平台,系统推进,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一、抓牢课堂教学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2]知识的积累、素养的提高和观念的形成

3、,是一个持续学习、逐渐养成的过程。大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课堂教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的思想教育功能,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要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法等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学生的共鸣,真心接受和践行。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

4、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2],加强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大力提高业务素质。“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各种价值观念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通过历史的翔实资料和现实的鲜活事例,把“三个倡导”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讲清楚、讲透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入脑入耳入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千百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优良基因,充分体现在高校诸多课程之中。在大学课程体系中,专业课课程多、课时多、所占比重大,蕴含着

5、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专业课不可或缺。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反映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彰显道德情操的教学内容,深刻阐述“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⑵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专业领域中的大家学者,培养大学生的奉献意识、敬业精神、诚信理念;通过介绍专业发展史,让大学生认识和了解文明发展

6、历程、社会进步历程,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文明意识,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研读经典,让学生感知和体悟自由平等、和谐友善等价值观念,进一步提升素养、坚定信念。二、抓实校园文化辅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拓展到课外,融入到学生生活。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将“三个倡导”融入校园文化之中,让大学生在愉

7、悦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美丽和谐校园。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有形的景物陶冶无形的精神,校园里每一栋建筑、每一道风景、每一处构思,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着学生的道德情操、升华着学生的精神境界、提升着学生的精神风貌。要重视景观校园、绿色校园的建设,坚持历史与现代相承、自然与人文相融,注重校园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保护,做好文化景观规划,加强文化教育场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以优美的环境营造怡人的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