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经》婚恋诗所反映的周代婚俗 毕业论文

浅谈《诗经》婚恋诗所反映的周代婚俗 毕业论文

ID:334108

大小:5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7-25

浅谈《诗经》婚恋诗所反映的周代婚俗  毕业论文_第1页
浅谈《诗经》婚恋诗所反映的周代婚俗  毕业论文_第2页
浅谈《诗经》婚恋诗所反映的周代婚俗  毕业论文_第3页
浅谈《诗经》婚恋诗所反映的周代婚俗  毕业论文_第4页
浅谈《诗经》婚恋诗所反映的周代婚俗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诗经》婚恋诗所反映的周代婚俗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诗经》婚恋诗所反映的周代婚俗【摘要】:《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诗经》中的婚恋诗历来是人们广为传诵的,这不仅仅体现其真挚的表达方式和自然的艺术魅力,更因为它反映出周代婚俗与现代人们心中所向往的爱情境界。本文尝试从《诗经》婚恋诗的内容体现出来的周代婚姻恋爱现象这一角度,分析了《诗经》中婚恋诗的类别和具体表现,总结了前人对《诗经》中婚恋诗的评价以及对周代婚俗的看法,得出了《诗经》婚恋诗为“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的结论。关键词:诗经婚恋诗周代婚俗历史价值引言《诗经》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婚恋诗占有一定的比例。朱熹在

2、《诗集传》中写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1]男女言情,在《诗经》中占了三分之一。婚恋诗是《诗经》中内容最多、最有价值的部分,正如郑振铎先生所言:“在全部《诗经》中,恋歌可说是最晶莹的圆珠圭壁……他们的光彩竟照得全部的《诗经》都金碧辉煌,光彩眩目起来。”[2] 《诗经》中有许多反映了周代婚恋情况及成婚礼俗的作品,这些作品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民或美好或痛苦的婚恋生活,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当时社会人们的爱情生活、婚姻制度、社会问题等,都有极大的历史价值。一《诗经》中的婚恋诗(一)相慕相恋《诗经》第一首便是人们熟知的诗歌

3、《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诗经》以《关雎》为始篇,列来众多注家的评价多为淑女以配君子,说明在我国古代爱情便成为了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它描写了一个小伙子那种单相思的动人的情景。他热恋着一位在河边采荇菜的姑娘,为了她,竟至长夜无眠“辗转反侧”9。但他并没有沉浸在愁苦的情绪里,而是想象总有一天要把她娶过来,共同过着琴瑟、钟鼓般的相互协调的欢乐幸福生活。他写自己的相思之情是坦率的、大胆的。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愿望。这种朴实的感情和大胆的表露,只有在民间情歌中才会有。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秦风·蒹葭》

4、作为一首同样描写相思之情的诗作,但却弥漫着寻不着爱人的悲戚的心灵的叹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4]于《关雎》所不同的是,这篇诗却带有浓郁的感伤情调,然而主人公的伤感不是悲观失望,只是一时寻不着意中人的深深的惆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展现出的清虚旷远的境界,对于诗中所抒写的执着寻求、可望难即的爱情是很好的烘托。活泼风趣、含蓄蕴藉、构思新颖别致的《邶风·静女》一诗,则描写了情人幽会时的情景: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踯躅……[5]  在这短短的篇幅里,它不仅为我们勾勒出一副生动的风俗画面,而且还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为我们刻

5、划了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诗歌通过男子的口吻写出了男子的情感的变化,又通过男子的感受写出女子的美丽可爱,就这样把民间青年男女在一起时的那种天真活泼,互相逗趣的情景写得活龙活现。一个故意惹逗,一个语带双关得凑趣,其开朗的性格,深厚的感情,愉快的情绪,跃然纸上。诗经时代之所以有如此自由开放的恋爱环境,在于当时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6](《周礼媒氏》)周代是人们所处的时代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在这个时代的爱情,由于没有过多的文化和伦理的积累,那时的爱情因此而更自然、更野性、更直接,没有那么

6、多文化、伦理重负下的犹豫不决、闪烁其辞。它不过多承载社会内容,是男女双方没有社会功利的自然吸引。因此,周代不仅带有明显的原始初民的那种粗朴的遗留,还充满了人类早期的纯朴自然的人性美。(二)定情《诗经》时代,男女恋爱时的感情发展的速度较快。经过短短的恋爱阶段,就很快进入定情阶段。《诗经》中的赠遗之风大体由花草果蔬等体现出来。初时,女子多任采集之责,故蔬果花菜之属为女子用于赠答致爱、结恩定情,或以芍药、梅子等取用为求偶媒介,或以桃子、花椒等取意于繁殖性能,使自然界中的极普遍之物因寓含了特殊而神秘的象征意蕴而别有价值。9在《诗经》的情歌中,有许多篇章描写男女互赠信

7、物,以确定爱情关系。《卫风·木瓜》就是一首描写男女赠物定情的情歌: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7]姑娘向她所爱的男子投过去的一个木瓜,表示爱心。那男子欣然接受以后,将身上的玉佩解下来赠给她,这是为什么呢?那男子回答得好,这不是报答,是表示两人永远相爱,真正的爱情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姑娘给我一份情,我必须给姑娘千份爱!然而,何至于姑娘们赠送给心上人之物多热衷于果蔬类?闻一多先生的解释是以当时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沿演为习俗的。“原始社会之求致食粮,每因两性体质之

8、所宜,分工合作,男任狩猎,女任采集,故蔬果之属相延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