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禅宗“空观”美学思想的品牌服装设计研究

基于禅宗“空观”美学思想的品牌服装设计研究

ID:33488421

大小:1.02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6

基于禅宗“空观”美学思想的品牌服装设计研究_第1页
基于禅宗“空观”美学思想的品牌服装设计研究_第2页
基于禅宗“空观”美学思想的品牌服装设计研究_第3页
基于禅宗“空观”美学思想的品牌服装设计研究_第4页
基于禅宗“空观”美学思想的品牌服装设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禅宗“空观”美学思想的品牌服装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服饰导刊2015年6月第2期80FASHIONGUIDE服饰与传播:品牌推广基于禅宗“空观”美学思想的品牌服装设计研究文/徐菲,赵志军禅宗“空观”所体现出来的朴素简淡、自然和谐、悠远空灵的美学特征为品牌服装设计提供了新的审美情趣,文章将品牌服装设计元素、禅宗佛衣中提取的要素进行归纳总结和编码,并将品牌服装设计元素与禅宗佛衣要素设计绘制了可提供丰富设计方案的代码表,设计人员可依据代码表进行代码的排列组合,并对结果进行设计元素分级细化和主观思维调控,从而形成具有禅宗美学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品牌服装设计方案。禅宗;空观;

2、品牌服装设计自东汉佛教传入汉族地区,到东晋佛教融1禅宗佛衣服饰构成元素的提取入汉族传统文化中,儒、佛、道三家共同构成为禅宗佛衣从形制结构、色彩倾向及面料选汉族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由于三家的思想互择上都遵循佛学思想并具有相通的美学特征,动,迨唐代佛教形成了禅宗,并且逐渐形成具这为具有禅意风格的服装设计提供了基础性有特色的美学价值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空和直接性的禅宗服饰语言,也即禅宗佛衣服饰观”所在。所谓“空观”体现的特征为“无中万般的设计元素。禅宗佛衣服饰的设计元素包括造有”,是在道家“无我”与“自然”的基础上,注

3、重型、色彩、材料和结构工艺四个方面。追求写意自然的精神和独立完整的人格。禅宗1.1从造型的角度对禅宗佛衣进行元素提取的“空观”对禅宗境界产生的影响非常巨大,涉禅宗佛衣的类别多种,但主要分为制衣、及到美学、时空和心性三方面,禅宗把世俗界僧袛支、裙以及后期借由僧袛支和裙演化而来与自然界看空,是主空的自然观与看空的人格的偏衫和直裰:①制衣,又称三衣或袈裟。“三观的结合。禅宗在悟后所得的快乐,是一种解衣”是从衣之数量得名,“袈裟”从衣色而得名。脱烦恼后的澄明感、清净心,属于自皈依,因而三衣是释迦为自己制定的服饰,也是他为弟

4、子其间必然具有某种审美的性质。禅宗“空观”最们制定的法服。三衣由内而外三重穿着,音译为直接的物化表现形式为其佛衣服饰,其佛衣名分别是安陀会、郁多罗僧和僧伽梨,也可称服饰和“空观”修炼相辅相成,体现其“不着一为“下衣、中衣、大衣”。从外观来看,三衣均是物”、“灵”、“清”的意境。[1-6]本文基于禅宗佛衣由世俗旧衣经裁割,重新缝制为纵横相间的稻服饰构成元素的提取,进而研究将其应用于品田相,所以又称“割截衣”或“纳衣”。三衣处理牌服装设计,以期为服装设计者提供有创意的不仅有纵向的条块割截,还需横向的分割,遂服装设计灵感

5、。为田相,如图1(见下页)所示。三衣田相割截法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立项(2013B072);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2CJY041);齐齐哈尔大学青年教师科学技术类科研启动支持计划项目(2012W-M16)徐菲,硕士,齐齐哈尔大学教师;赵志军,齐齐哈尔大学教师服饰与传播:品牌推广主持:张贤根81根据三衣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如表1所示。有表1:三衣田相割截法关于禅宗佛衣的具体制作,律典中的阐述不甚三衣的构件纵向条块分割数横向条块分割数明确。通过对稍后的律典的相关论述及佛像塑上品21、23、25四长一短大衣

6、造可以进行推定,如表2所示。②僧袛支着于三中品15、17、19三长一短(僧伽梨)衣内,其形制展开也是一块长方形大布,但具体下品9、11、13二长一短尺寸较三衣短小,只要求覆盖住脐部,如图2、中衣(郁多罗僧)7二长一短表3所示。③裙的形制为长方形大布和圆筒状,下衣(安陀会)5一长一短如图3所示。④偏衫,唐初时期由僧袛支改造后表2:三衣规格尺度东晋、宋对照表形成,如图4所示。⑤直裰,唐代由偏衫演变为宋《四分律行事钞直裰,即为偏衫和裙的连合体,如图5所示。佛衣长、宽东晋《摩柯僧袛律》资持记》佛衣长(合今人尺度)528.1

7、2厘米552.96厘米佛衣宽(合今人尺度)352.08厘米368.64厘米表3:僧袛支尺度对照表《四分律行事钞资僧袛支长、宽《摩柯僧袛律》持记》僧袛支长(合今人尺度)234.72厘米221.184厘米僧袛支宽(合今人尺度)117.36厘米138.24厘米图1:三衣作田相割截示意图从三衣、僧袛支、裙、偏衫、直裰的不同时期的穿着方式,又可将禅宗佛衣分为七种穿着方式:①“通肩式”佛衣,显著特点是袈裟右上角搭于左肩,如图6所示。②“右袒式”佛衣,即右肩裸露的披着方式,如图7(见下页)所示。③“半披式”佛衣,佛衣呈现半披右肩

8、的特征,衣纹褶皱结构出现程式化的“Y”形或倒“Y”形,如图2:僧袛支示意图图8(见下页)所示。④“垂领式”佛衣,袈裟披着于胸口呈现较为居中对称的V字形领口,佛之右臂完全被袈裟紧裹,右手从袈裟上缘伸出,如图9(见下页)所示。⑤“褒衣博带式”佛衣,胸腹部系带结,袈裟左领襟自然下垂,右领图4:偏衫形制推定图和辅助认识图襟敷搭于左前臂为主要特征,如图10(见下页)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