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茨木霉t2菌株对辣椒土传真菌病害的控制作用

哈茨木霉t2菌株对辣椒土传真菌病害的控制作用

ID:34513288

大小:196.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7

哈茨木霉t2菌株对辣椒土传真菌病害的控制作用_第1页
哈茨木霉t2菌株对辣椒土传真菌病害的控制作用_第2页
哈茨木霉t2菌株对辣椒土传真菌病害的控制作用_第3页
哈茨木霉t2菌株对辣椒土传真菌病害的控制作用_第4页
哈茨木霉t2菌株对辣椒土传真菌病害的控制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哈茨木霉t2菌株对辣椒土传真菌病害的控制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16(1):6~11,2003JournalofZhongkaiAgrotechnicalCollege文章编号:1006-0774(2003)01-0006-06哈茨木霉T2菌株对辣椒土传真菌病害的控制作用*刘任,卢兆金(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植保系,广东广州510225)摘要: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T2菌株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齐整小菌核(SclerotiumrolfsiiSacc.)、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hn)等辣椒土传真菌病害的病原菌有753较强的抑制作用,平

2、板测定抑菌率分别为6812%、8212%和8419%;5@10、5@10和5@10cfu/ml的T2菌株孢子悬浮液,对3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浓度越高效果越好.65e处理30min,T2菌株孢子悬浮液对3种病原菌仍然具有抑菌活性.土壤中施用T2菌株培养物,防病效果明显,田间小区防治辣椒疫病、辣椒白绢病和辣椒立枯病的效果分别为6813%、8112%和9010%.关键词: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齐整小菌核(SclerotiumrolfsiiSacc.);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

3、asolaniKhn)中图分类号:S763.15文献标识码:A辣椒疫病、立枯病、白绢病等土传真菌病害是粤西地区冬种辣椒的重要病害,每年10~12月常见3种病害并发,造成大量死苗及成株死亡.12月以后,若遇低温阴雨天气,辣椒疫病常暴发成灾,重病田块病株率达70%以上,甚至成片枯死.这3种病害都属于土壤传播的病害,防治难度大.多年来,以化学防治为主的措施不但未能遏制病害上升的趋势,而且还抑制了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和再猖獗,同时造成有害物质残留.因此,寻找生防菌资源,探索控制辣椒病害的生物防治途径,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木霉(Trichodermaspp.)是一类

4、分布广、繁殖快、具有较高生防价值的真菌.1932年[1]Weindling发现木素木霉(Trichodermalignorum)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20世纪70[2~5]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木霉开展了许多研究,并利用木霉防治作物白绢病、立枯病、猝倒[2,3,6,7]病、枯萎病、疫病等土传病害,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许多国家已有商品化的木霉[4,8]制剂,如美国的Topshield(哈茨木霉T-22菌株)、以色列的Trichodex(哈茨木霉T39菌株),[9]我国也研制出一些木霉制剂.目前利用木霉防治辣椒疫病、白绢病、立枯病的报道较少,笔者从重病区分离木霉,筛选出对辣椒疫病、立枯

5、病和白绢病等3种土传病原真菌抑菌活性收稿日期:2002-11-18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农业重点项目资助.作者简介:刘任(1955-),广东雷州人,女,高级实验师.*2000届植保专业毕业生.第1期刘任,等:哈茨木霉T2菌株对辣椒土传真菌病害的控制作用7强的菌株,以期为辣椒土传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1.1.1靶标菌从雷州采集新鲜病株进行常规组织分离,获得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齐整小菌核(SclerotiumrolfsiiSacc.)、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hn)纯培养物.51.1.2

6、哈茨木霉T2菌株从雷州辣椒重病区采集土壤,将土壤样品稀释1@10倍,取011ml土壤稀释液,滴加在含有100Lg/ml氯霉素的PDA平板上,用玻棒涂匀,于(28?1)e恒温培养3d后,挑取木霉菌落纯化待测.以上述3种病原菌为靶标菌,用对峙法筛选出抑菌活性强的菌株,代号为T2,经鉴定为哈茨木霉(T.harzianum).1.2T2菌株的抑菌活性1.2.1平板对峙培养T2菌株和供试病原菌在PDA平板培养基上(28?1)e培养4d,分别用打孔器打取直径3mm的菌块,移植于PDA平板中央,在其周围等距4点移植T2菌株的菌块,对照只移植病原菌不移植木霉,重复3次.经(28?1)e恒温培养3d后,

7、观察抑菌效果,测量病原菌菌落直径,并计算抑菌率.1.2.2孢子悬浮液浓度对T2菌株抑菌效果的影响用无菌水将(28?1)e培养7d的T2864菌株孢子配成5@10、5@10和5@10cfu/m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分别吸取1ml孢子悬浮液注入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PDA培养基9ml,轻轻摇动使之混匀,制成平板(孢子最终浓度为7535@10、5@10和5@10cfu/ml),然后分别挑取病原菌菌块移植到平板中央,每处理3次重复,以无菌水取代T2菌株孢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