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茨木霉促进植物生长的相关研究

哈茨木霉促进植物生长的相关研究

ID:36654020

大小:2.19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5-13

哈茨木霉促进植物生长的相关研究_第1页
哈茨木霉促进植物生长的相关研究_第2页
哈茨木霉促进植物生长的相关研究_第3页
哈茨木霉促进植物生长的相关研究_第4页
哈茨木霉促进植物生长的相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哈茨木霉促进植物生长的相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哈茨木霉促进植物生长的相关研究姓名:黄有凯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生物物理学指导教师:蒋立科;罗曼2003.6.1摘要人工合成肥料和农药对生存环境的污染,推进了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识,由此而产生的“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当前,一个以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业产品)为中心的生产和消费热潮正在全球兴起。依国际农业生产标准规定:种植业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的农药,养殖业禁止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产品贮存中禁止使用化学药品。这对于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增产作用的植物生长促进物质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有关研究者将注意力转向天然微生物肥料,由木霉产生的促进植

2、物生长物质不仅能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因长期使用化肥而使土壤结构破坏状况,而且能提高农作物品质,增进人类健康。木霉(Trichoderma.卵尸)属于半知菌类丛梗孢目,丛.梗孢科真菌,(Gloiosporae)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真菌。在生物防治及促作物生长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木霉作为一种新的微生物肥料开发菌,其遗传学特性不稳定,促生长机制尚不明确。因此进一步选育出性能稳定的促作物生长的突变株,并研究其对植物生长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哈茨木霉、绿色木霉和里氏木霉的发酵液浸种后的水稻、小麦萌发过程中的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和根冠比的比较,发现50倍稀释的哈茨木

3、霉发酵液对种子的萌发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绿色木霉对种子的萌发的影响不明显,里氏木霉对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据此,采用晗茨木零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离子束诱交,从大菌落株中筛选出促进生长的尚产突变株——.h-13菌株,通过对用该菌株发酵液处理后的水稻及小麦的种子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发现该菌株比其它菌株更能促进水稻和小麦的活力和发芽率,三天时小麦的总根长为3.03cm,比对照的1.42cm的两倍还多,并且能够明显提高种子发芽后的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力,其活力都是对照的两倍左右。用该发酵液喷施水稻幼苗,发现该菌株对水稻苗的株高、分蘖数及生物重都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小菌落中筛

4、选出营养缺陷突变株,发现营养缺陷突变株促植物生长不明显。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突变株h-13菌株,在不同基质的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以麸皮为碳源的最佳培养基,使五天时的产孢量是基础培养基的2.2倍。该菌株发酵液含有对水稻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的物质l经对喷施该菌株发酵液后的水稻硝酸还原酶(NR)活力及其N、P和K含量的测定,发现该菌株发酵液促进水稻生长与提高NR活力、增强对N、P和K的吸收有关。喷施该菌株发酵液可促使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A、B及总量的增加。叶绿素A、B比对照分别增加7.6%~35.O%和11.5%~30.2%,叶绿素总量的增幅为4.91%~17.8%。采用酶

5、动力学扫描及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水稻喷施该菌株发酵液后,测定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同工酶带图谱的动态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该菌株不仅能够提高PP0和POD酶的活力,而且还能诱导产生新的同工酶谱带,但不同浓度发酵液对诱导合成的酶作用不同。稀释50倍的发酵液对POD活力有较大的阳性效应。高浓度的发酵液对PP0活性有先抑制后出现提高的趋势,表明了该发酵液对PP0活性调节的程序性。另外,该菌株发酵液还能提高SOD酶的活力,诱导产生新的同工酶带谱。通过对大棚黄瓜大田试验,发现该菌株能够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其中50倍稀释后的发酵液喷施后的黄瓜比对照有更为明显的株高、根

6、长、茎粗和鲜重。最后比对照增产23%。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绿色木霉、里氏木霉和哈茨木霉对植物的生长作用比较,以哈茨木霉为出发菌株,采用离子束注入的方法诱变筛选促植物生长高产菌株,然后以其发酵液研究其对小麦、水稻种予的发芽率、淀粉酶的影响,电镜扫描突变与非突变株的孢予形态的比较,分析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超歧物氧化酶的酶活力及同工酶、测氮、磷、钾含量研究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阐叙其作用规律。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采用离子束注入筛选高效突变株,分析同工酶及氮、磷及钾的含量,有创新之处,本项研究若在小区域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的田间实验,将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关键词:哈茨木霉离子束注入诱

7、变促进植物生长2AbstractThepollutionofsynthesisfertilizerandpesticidetoexistenceenvironmentalmakespeopletorecognizeagriculture.anunreversiontideof‘‘AdoreNature”,“ReturnNature”hasbecome.Nowthetendencythatgreenfood‘actsasacenterroleinproductiona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