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望舌质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望舌质

ID:34605419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8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望舌质_第1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望舌质_第2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望舌质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望舌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望舌质  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色、舌形和舌态的变化。  (1)望舌色:指观察舌颜色的变化,常见的有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四种。  ①淡白舌  【舌象特点】舌色较正常舌色更浅淡者,称淡白舌。  【临床意义】主虚证、寒证和气血两虚。若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多为阳虚寒湿证;若淡白不泽,或舌体瘦薄,则属气血两虚证。  ②红舌  【舌象特点】舌色较淡红色要红,呈鲜红色者,称红舌。  【临床意义】主热证。有虚实之分。舌色稍红或舌边尖红,多见于外感表热证初起;若舌鲜红而起芒刺,伴

2、见黄厚苔,多属实热证;若舌鲜红而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多为阴液亏损的虚热证。  ③绛舌  【舌象特点】舌色比红舌更深,呈暗红色者,称绛舌。  【临床意义】主热入营血、阴虚火旺证。舌红绛而有苔者,多由外感热病加重,热入营血或内伤杂病,脏腑阳热偏盛所致,属实热;舌红绛少苔、无苔或有裂纹,多属热病后期,阴液大伤或阴虚火旺。  ④紫舌  【舌象特点】舌质呈紫色,或舌面上有青紫色斑点者,称为紫舌。舌淡白而泛现紫色者,为淡紫舌;舌红绛而泛现紫色者,为绛紫舌。若舌面上出现青紫色的斑点,医学教

3、育网搜集整理不高出舌面,

4、大者为瘀斑,小者为瘀点。  【临床意义】主瘀血、寒证、热证。舌色紫暗或见瘀斑瘀点,多为气滞血瘀;舌绛紫,舌苔少而干者,为热毒炽盛;舌淡紫或青紫,舌苔润滑者,多为虚寒证,或寒凝血瘀证。  (2)望舌形:指观察舌体的形状,包括舌的老嫩、胖瘦、裂纹和芒刺等内容。  ①老嫩舌  【舌象特点】舌质纹理粗糙,坚敛苍老,舌色较暗者,称为老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较淡者,称为嫩舌。  【临床意义】老舌主实证、热证;嫩舌主虚证、寒证。  ②肿胀舌  【舌象特点】舌体肿大,甚则舌肿胀而不能回缩口中者,称为肿胀舌。 

5、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临床意义】主热证、中毒。鲜红肿胀,为心脾积热;青紫晦暗而肿胀,为药物或食物中毒。  ③胖大舌  【舌象特点】舌体比正常舌大而厚,伸舌满口者,称为胖大舌。若舌胖大且有齿痕,则称为齿痕舌(齿痕舌也有舌体不胖大者)。  【临床意义】主水湿痰饮证。舌色淡白而舌体胖大,多为脾肾阳虚,水津不布;舌体不胖而有齿痕,伴舌质淡嫩,多为气血两虚。  ④瘦薄舌  【舌象特点】舌体瘦小而薄者,称为瘦薄舌。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证。舌体瘦薄而色淡者,

6、多见于气血两虚;舌体瘦薄而色红绛,舌干少苔或无苔,多是阴虚火旺。  ⑤裂纹舌  【舌象特点】舌面上有各种形状的裂纹、裂沟者,称裂纹舌。  【临床意义】主热证、精血亏虚。医学教

7、育网搜集整理舌红绛而有裂纹,为热盛伤津或阴虚火旺,耗损阴液所致;舌淡白而有裂纹,为血虚不荣。有些健康人舌上有裂纹,上面覆有舌苔,无其他不适症状,不视为病态。  ⑥芒刺舌  【舌象特点】舌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刺,摸之棘手者,称为芒刺舌。  【临床意义】多为邪热内盛。舌尖芒刺为心火亢盛,舌中芒刺为胃肠热盛,舌边芒刺为肝胆火盛。  (

8、3)望舌态:指观察舌体的动态变化,常见的有强硬舌、痿软舌、震颤舌、吐弄舌等。  ①强硬舌  【舌象特点】舌体失其柔和,屈伸不利,或板硬强直,不能转动者,称为强硬舌,或称“舌强”。  【临床意义】主热入心包,热盛伤津,风痰阻络证。舌强硬而舌红绛少津,多见于热入心包、热盛伤津;舌强硬而舌苔厚腻,多见于风痰阻络;医学教

9、育网搜集整理突然舌强语言謇涩,伴有肢体麻木、眩晕者,多为中风先兆或中风。  ②痿软舌  【舌象特点】舌体软弱,伸缩转动皆无力者,称痿软舌。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阴液亏耗。久病舌淡白而痿,

10、是气血两虚;新病舌干红而痿,为热灼津伤;舌红绛而痿,多阴亏已极。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③歪斜舌  【舌象特点】伸舌时,舌体不自主地偏向一侧者,称歪斜舌。  【临床意义】多见于中风或中风先兆。舌淡红而歪斜,多是风痰阻络,病势轻;舌红少津而歪斜,为肝阳化风,病势重。  ④颤动舌  【舌象特点】舌体不自主地颤抖不定者,称颤动舌。  【临床意义】主肝风内动。舌质淡白而颤动者,多为血虚生风;舌红绛而颤动者,为热极生风;舌红少苔而颤动者,多为肝肾阴虚。  ⑤吐弄舌  【舌

11、象特点】舌伸出口外,久不回缩者,称为吐舌;舌伸出口外,旋即回缩,或反复舐口唇周围者,称为弄舌。  【临床意义】主心脾有热或小儿惊风先兆。舌红而吐弄,为心脾有热;舌绛紫而吐弄,为疫毒攻心;小儿弄舌,多是惊风先兆,亦见于智力低下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