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

ID:35083398

大小:1.54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3-17

上传者:U-24835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_第1页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_第2页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_第3页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_第4页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分类号:密级:硕士学位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Researchon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inthenewmediaenvironment申请人姓名:何澜指导教师:郑华萍学科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西安科技大学二○一六年六月 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其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安科技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论文题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何澜(签名)::指导教师:郑华萍(签名)::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媒介对社会的覆盖面越来越大,特别是以互联网、手机、微博、微信为标志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他们涉世未深,新媒体的便捷服务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和认识社会,从而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也对他们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令人堪忧,不少大学生在面对如潮水般汹涌的信息海洋时感到无所适从,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了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多次提到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强调要培育“中国好网民”。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有道德、高素质、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让大学生认识社会、明辨是非,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展开分析研究。运用文献法对国内外先进的文献资料做了详细的理论梳理。运用抽样调查法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1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教育理念与新媒体的发展不相适应;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缺乏;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运用新媒体进行教育的自觉性不强;新媒体环境下教育的合力作用发挥不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薄弱,二是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够,三是教育形式缺乏平等性,四是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五是评价机制不健全。综合上述理论分析和实际工作研究,本文在分析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措施:创新理念,增强媒介素养教育实效性;加大高校实施力度;优化教育过程,构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类型:应用研究型 Subject:Researchon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inthenewmediaenvironmentSpecialty: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Name:HeLan(Signature)::Instructor:ZhengHuaping(Signature)::ABSTRACTWiththeadventoftheeraofInternetplus,mediacoverageofthesocietymoreandmore,especiallyontheInternet,mobilephone,micro-blog,WeChatasasymboloftherapiddevelopmentofnewmediaandpopularityamongcollegestudents,havehadanimportantinfluenceoncollegestudents'conceptofvalue.Ononeside,thefledglingcollegestudentsareinexperienced,newmediaandconvenientservicemakethembetterknowingandunderstandingthecommunity,tohelpthemrealizethesocialvalueoflife,ontheotherhand,thecomprehensiveabilitiesofthenewmediaenvironmentanditsproposedupdatetoadapttotheirhigherrequirements.ThecurrentsituationofmedialiteracyofcollegestudentsinChinaisworrying,manycollegestudentsintheFaceliketidebillowyoceanofinformationfeelataloss,butthedevelopmentofmedialiteracyeducationhaslaggedbehind,isnotconducivetothestudents'all-rounddevelopment.Intheopeningofnationallongtermeducationalreformanddevelopmentplan(2010-2020)pointedoutclearlyintheeducationtoimprovethepeople'squality,theimportanceofpromotingthepeople'sall-rounddevelopment.InThe18thNationalCongress,alsomentionedseveraltimestopromotepeople'sall-rounddevelopment.GeneralSecretaryXiJinpingattachesgreatimportancetothenetworksecurity,stressedtocultivate"goodChinesenetizens".Medialiteracyeducationisanimportantwayandmethodtocultivatepeoplewithmoral,highqualitiesandinnovativethinkingandability,letstudentsknowsocietyanddistinguishbetweentruthandfalsehoodtimely,accuratelyandcompletely,helpthembetterandfastertoimprovethemselvesandenhancethemselves.Therefore,underthenewmediaenvironment,furtherresearchonmedialiteracyeducationtocollegestudentsisverynecessaryandurgent.Thispapermainlyusedtheliterature,questionnairesurveyandcomparativelawtoanalysisandresearch.Useofliteraturetoadvancedliteraturetheoriesindetail.AdoptingofXi'anUniversityofarchitectureandtechnology,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Northwest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Xi'anJiaotongUniversity,Northwest Universityof1500students,conductthequestionnairesurvey,theresultsshowthat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underthenewmediaenvironmentmainlyhasthefollowing:educationideaisnotsuitableforthedevelopmentofnewmedia;lackofmedialiteracyeducationresourcesincolleges;lackofthestudents'subjectiveposition;theconsciousnessofusingthenewmediatoeducateisnotstrong;thejointfunctionofeducationinthenewmediaenvironmentisnotenough.Fortheaboveproblemrootcauseanalysis,canbesummedupasfollows:oneistheweaktheoreticalresearchonmedialiteracyeducation,andsecond,collegesanduniversitiesdonotpayenoughattentionto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threeisthelackofequalityintheformofeducation,fouristhevalueorientationofutilitarianism,fiveistheevaluationmechanismisnotperfect.Accordingtotheabovetheoreticalanalysisandpracticalresearch,thispaperbasedontheanalysisofthedevelopmentexperienceofforeignmedialiteracyeducationandtheconditionofourcountrytoputforwardthemeasuresofmedialiteracy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underthenewmediaenvironment:reneweducationaltheoreticalconcepts;enhance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effectiveness;increasetheintensityofmedialiteracy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optimizingtheprocessofeducation,constructionofstudents'subjectiveposition;makefulluseofthenewmediaresources;families,societyandschoolsshouldtrytoformeducationaljoinforcetogether.Keywords:newmedia;collegestudents;medialiteracyeducation;problemsThesis:ApplicationResearch 目录目录1绪论........................................................................................................................................11.1问题的提出..................................................................................................................11.2国内外研究现状..........................................................................................................21.2.1国内研究现状....................................................................................................21.2.2国外研究现状....................................................................................................41.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61.4研究的意义..................................................................................................................71.4.1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71.4.2帮助大学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71.4.3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化,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81.4.4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个人全面发展........................81.5理论依据......................................................................................................................91.5.1哲学依据............................................................................................................91.5.2学科依据..........................................................................................................101.5.3现实依据..........................................................................................................10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念..................................................................122.1新媒体的概念............................................................................................................122.2新媒体环境的概念及特点........................................................................................122.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概念....................................................................132.4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15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163.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163.1.1媒介接触存在异化现象..................................................................................163.1.2对媒介信息的鉴别能力较弱..........................................................................163.1.3网络道德行为存在失范现象..........................................................................173.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173.2.1教育理念与新媒体的发展不相适应..............................................................183.2.2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缺乏..........................................................................183.2.3学生主体地位缺失..........................................................................................193.2.4运用新媒体进行教育的自觉性不强..............................................................193.2.5新媒体环境下教育的合力作用发挥不够......................................................19I 目录3.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203.3.1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薄弱..........................................................................203.3.2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够......................................................................213.3.3教育形式缺乏平等性......................................................................................213.3.4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223.3.5评价机制不健全..............................................................................................224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启示..........................................................................................234.1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经验....................................................................................234.2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带来的启示....................................................................254.2.1媒介素养教育系统化......................................................................................254.2.2媒介素养教育大众化......................................................................................254.2.3媒介素养教育草根化......................................................................................254.2.4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265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举措..........................................................................275.1创新教育理念,增强媒介素养教育实效性............................................................275.2加大高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275.3优化教育过程,构建学生主体地位........................................................................285.4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做好宣传教育工作................................................................295.5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296结论......................................................................................................................................31致谢..................................................................................................................................32注释..................................................................................................................................33参考文献..................................................................................................................................34附录..................................................................................................................................37II 1绪论1绪论1.1问题的提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信息的全球化,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信息。在这个跨越时间和地域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媒介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特别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的那样,“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可以说,媒介成为了人的延伸,成为一种“社会公器”。生活在“地球村”的我们无形中会接收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海量信息,这些信息涵盖量之大、涉及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美国学者W·JamesPotter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对这种影响作了生动的说明,他将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比作是天气对人的影响,人们可以通过现代科学了解天气的特性和变化,但很难精确地预测或控制这种变化,而我们个人却能有效地控制气候对我们的影响。对于个人而言,人们不知道信息的来源、信息的真实性,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那么在面对迅速发展的媒介信息以及信息背后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时,人们是否还能够保持理性的认识,合理使用媒介呢?尤其是对于正处在心理、社会角色转型期和信息吸纳期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会影响大学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大学生独立利用媒体,积极主动地创新媒体产品,对万花筒般的信息资源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我完善的同时为社会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媒介发展势头强劲,以往媒介匮乏的时代不复存在,转而进入信息化时代。尤其是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对文化信息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集中发布了2015年我国互联网发展宏观数据,其中一项数据表示,至2015年12月底为止,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88亿,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新媒体以方便快捷、涵盖量大而首先被年轻的大学生群体所接受和喜爱,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学习的首选,进而影响到他们价值取向的构建。现代传媒使每个个体都具有平等的享有信息的权利,让我们站在了和世界同步发展的起跑线上,然而,新媒体又是一把双刃剑,它传播的信息参差不齐,褒贬不一,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面对庞大而繁杂的大众传媒,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如何适应新媒介、有效利用媒介、学会去伪存真是摆在当代大学生面前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1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强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大事。新媒体时代,信息化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有读、写和说的能力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自身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需要,能够解读和利用新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才是当前信息社会中应该具备的能力。实际上,媒介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分支,在当今信息社会,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价值观教育又是青少年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要素。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将来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媒介素养状况,引导和调控大学生媒介接触和信息消费行为,对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拓宽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均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主动适应环境,能动接受媒介环境的影响。学会在媒介语境下生存,使大学生成为媒介的“主人”而不是被媒介所“俘虏”,借助媒介不断创新,全面发展,这才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思路。因此,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观,也是信息时代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1)中国大陆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状中科院新闻研究所的卜卫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媒介素养教育,并且发表了国内第一篇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文章详细阐述了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等,同时也介绍了媒介教育在西方的历史沿革。之后的几年内,也有一些译文或综述在国内陆续被翻译和发表,如宋小卫的《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上/下>》、《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张艳秋的《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透析》等。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谢金文博士发表了我国第一部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著作——《新闻·传媒·传媒素养》,作者详细介绍了新闻与传媒的基础知识,论述了传媒素养教育的基本理论,该书既可指导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的知识更新以及学术探讨,亦可作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的参考资料。同年10月,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的我国首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传媒大学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纷纷建言献策,针对我国现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就如何推动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走向健康的轨道,保护青少年不被不良媒介信息所侵蚀,以及我国优秀的传统2 1绪论文化不被信息化浪潮所湮没等各类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并将交流的论文整理、汇集成《媒介素养》一书供人们学习参考之用。在随后的几年内,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的国内几所高校也陆续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选修课程,媒介素养教育得以走进课堂,为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系统化的学习过程奠定了基础。2007年12月,复旦大学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以“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为主题的首届“传播与中国”论坛。次年10月,浙江杭州举办了第二届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主题为“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培育”,迄今为止,该论坛共举办了五届,2010年举办的第三届论坛收到了不少优秀的论文和实证研究报告,这些论文和报告经由媒介素养研究所整理、收编成为《2010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一书,2014年第五届论坛则确立了“新媒介素养研究”和“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研究”两个主题,把准了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前沿热点,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发展规律与潮流,对促进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相对要更晚,可以说在2004年以前都没有关注到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2004年之后,我国教育界的学者才开始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大学生群体上。2004年3月30日江汉大学燕荣晖老师发表了《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一文,这是国内第一篇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文章全面分析了网络媒介对当代大学生的诸多影响,同时也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并归纳了媒介素养缺失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诸多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同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第一次将媒介素养教育确立为本校的公选课,这一举措成为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教学的典范,也加快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课程教育的步伐。2006年以来,我国对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走向了快车道,发展突飞猛进,并且出现了一些实证调研类的文章,为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实用和有效的第一手资料。研究的角度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从消费文化到大众传播、从屏幕媒介环境到信息时代环境以及人文素质教育等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全方位、系统地研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报刊、杂志和网站等媒体也会刊登一些有关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这说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在理论研究层面得到空前的发展。同时,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也在逐步开展,专家学者也开始有意地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和传播相关知识。(2)港台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状香港媒介教育起步较晚,始于1997年教育改革之时,在将近20年内得以迅猛发展。运作媒介教育的核心力量主要是来自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教育协会或基金会,他们通过积极培训师资、收集整理教材、获得政府教育部门的支持等一系列活动来推动并推广媒介教育。2001-2002年,由香港传媒教育协会开展的《香港传媒教育调查》发现,在香3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港有超过180多家机构进行传媒教育的活动。2005年香港推行的英语新课程和2007年推行的中文新课程,均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教学内容。目前香港的媒介教育已经形成了教育的合力,主要由政府公共部门牵头,民间团体、传媒机构与学校通力合作,共同推动课程、教材与国际的交流互动。其中,香港广播事物管理局作为重要的政府机构来参与推广媒介素养教育,这是香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一大亮点,另外,作为公共广播机构的香港电台,也在媒介素养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模式上,香港提倡“社会参与模式”,其目的在于鼓励大众参与社会,学习媒介知识,提高公众通过媒介表达意见和监督媒介的能力。我国台湾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在称谓上有所变化,当地称之为媒体识读教育或者媒体素养教育,相较于亚洲其它地区,具有自身的特色与成就。1988年,执政党放开了对媒体的管制,致使媒体的数量获得了极速增长,后果就是导致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喷涌而至,甚至泛滥成灾,好的一方面就是使得台湾民众迫切需要学习关于媒介素养的知识。台湾因此也成立了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机构——“媒体识读中心”,还创办了《媒体识读教育月刊》,主要报道儿童媒体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案例。与香港地区相同的一点是,台湾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是多由当地的民间组织和学术机构进行系统的推动。台湾的富邦文教基金会专门设立了媒介公民教育研发小组,深入基层,在社区、学校开展媒介推广教育讲座。台湾的公共电视台也非常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制作、播放了许多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节目。2002年,台湾“教育部”公布了《媒介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明确了台湾媒介素养教育的政策导向。之后,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受到学校的重视,各大院校也开设了适宜学生学习的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如媒介研究、大众媒介批判、大众文化、电视与暴力等等。目前,台湾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终身教育,贯穿了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各个教育阶段,主要实施手段是把学校的课程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校内校外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1.2.2国外研究现状从源头来看,“媒介素养”是从西方国家引入我国的,由其衍生出的“媒介素养教育”一词自然也是一个“外来客”。国际上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早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1933年发表的《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是当前学术界公认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山之作,该书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共同完成。该书主要针对的是当时流行文化(特别是电影)给人们造成的影响,强调了人们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批判意识,而这种批判意识实质上就是媒介素养的核心。除此之外,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也将研究的视角放在学校领域,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这一课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从此,英国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高潮。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到了上世纪4 1绪论70年代,媒介教育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内容被列入英国正式教育体系之中。到1997年,开设媒介研究课程的学校已有六成之多,许多高校也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式的教学科目,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梳理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逐步覆盖的过程,成为国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并且,为了使教育效果更趋完善,英国还配有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评价系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官方机构开始关注并参与媒介素养教育行动,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初具规模。许多国家都纷纷加入媒介素养教育行列,开创教学模式、开设相关课程、开发学习材料,媒介素养教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终身教育。在新西兰,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非常灵活,一般会在语言课程中讲授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也会单独开设专业课程,还辅助设立了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三方课程;中学教育阶段会加强对电影、新闻学和其他媒体相关课程的学习,大学则会提供相应的媒介素养教育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在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与兴趣,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进行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大了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力度。除了学科建设之外,澳大利亚还在幼儿园到12年级都开设了媒介素养必修课程,并开发了各个教育阶段配套的、完整的、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教材。在进行课程教育的同时及时开展调查研究,更新媒介素养水平的评价标准。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与其他国家相似的是,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在最初也是由“抵抗媒介”开始的。上世纪70年代,随着电视媒介的发展壮大,政府开始注意到媒介对人们认知与判断所造成的长期影响,于是斥巨资开发各级各类学校“批判性观看技巧”的媒介素养教材,但时间不长却因政治因素戛然而止。直到1989年美国创建“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成为全美媒体素养研究的核心机构和领头羊,媒介素养教育才又重新进入大众视野,迈入新的发展时期。1992年召开了第一届媒介素养领导会议,本次大会提出了美国媒介素养发展愿景并界定了研究范围和框架,由此,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逐渐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和团体的积极支持与响应。部分州也开始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加以实施,具体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则因地区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亚洲国家和地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主要源自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影响,二是体会到现代技术和媒体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性,在双重影响之下,开始加强对本国国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其中以日本最为突出。媒介素养教育传入日本之后,日本借鉴了西方的发展经验,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也是由民间团体作为主要力量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提倡批判的媒体教育观点。到2000年,由东京大学推动的媒体素养教育运动更是得到了除民间组织之外的政府、媒体组织及高校专业人士的大力支持,形成产、官、学、研的完整环路,联合推动媒体教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日本的5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报社也在其中履行了一定的职责,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每周会设立开放日专门接待学生来报社参观,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让他们能够更加具体的了解报社的运作流程,熟悉媒体环境。此外,新加坡也成立了官方的机构——传媒发展局,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管理,并在2012年成立了媒介素养理事会,引领并推动在媒介素养和网络虚拟空间方面的公众教育。在编写媒介素养教科书时,相关机构会在前期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士做大量的调研,范围涵盖了从在校学生、教师到社会各界人士,还会对那些已经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反馈性调查,以调查结果作为依据,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计划和内容,满足学生成才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综上所述,媒介素养教育发端于西方国家,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内涵也在不断的补充,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依靠政府、教育机构、媒体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推动,并逐步纳入国家正规教育体系。亚洲一些国家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也非常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在接受这一概念的同时,把它深入到本国的教育实践当中,探索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并取得丰硕的成果。1.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倡导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借鉴了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特点及他们的教育方法,提出适合我国大学生并且与我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相适应的具体发法和措施。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分析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阐明了在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和紧要性;第二部分,介绍了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知识、基本概念;第三部分,以调查为依据,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及教育情况进行了分析,就问题入手,进一步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论述了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特点以及给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带来的经验启示;第五部分,提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措施;第六部分,结论。本文秉持真实可靠的研究原则,为使论文能够更加合乎科学规范,在论文创作前期收集、整理了大量相关材料,运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以期达到较高水准。主要包括以下方法:一是文献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探索本土化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法和措施。二是问卷调查法。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际情况作深入了解。笔者对西安五所高校的1500名同学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将对后续分析问题及对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6 1绪论是比较法。通过纵向比较,找出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媒介素养教育背景、环境、实施过程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借鉴其中优秀的、适合我国的部分,提出行之有效的举措;通过横向比较,分析我国在过去传统媒体和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环境的不同,找出共性及需要调整之处,更好地转换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通过上述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本着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努力使研究工作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1.4研究的意义伴随着媒介技术的突破和人们认识的拓展,大众传媒就像社会的神经一样不断地延伸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开辟了认识和了解世界的新渠道,也影响、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媒介对他们的影响更为巨大,一方面,媒介在给大学生营造现实生活的图景,影响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社会阅历浅薄,思辨能力较弱,容易被媒介及其传递的信息误导,形成脱离实际、歪曲事实的错误认识。因此,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应对日益普及的媒介,并利用媒介为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服务,培养其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4.1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同这个世界联系的方式,以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关系正在悄然发生改变,通过媒介信息联系人与人、人与社会成为当前信息环境下新的交互方式。新媒体的使用使大学生能够面对海量的信息,有着选择信息的主体性权利。但是另一方面的情况是,我国目前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大都还以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主要的教育对象,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媒介素养,加之社会经验不足和知识储备不够等原因,当海量的信息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很难分辨不同的利益群体或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人对信息所做出的价值判断是否正确。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培养大学生对良莠不齐的观点做出分析和反思,对庞杂混乱的现象进行判断和选择,对极端的情绪表达进行推理和解释,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具体来说,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初步了解媒介知识、识别媒介信息的基础上能使用各种媒介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能掌握批判地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的技能,最终养成批判地思考各种媒介本质,能够解读讯息背后的意识形态。1.4.2帮助大学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人类接触和利用媒介属于社会认知活动,始于社会知觉,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印象7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和社会判断。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与转型时期,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媒介接触状况。虽然新媒体便利和迅速的信息获取途径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帮助提供了有效的渠道,但他们却并不能将媒介提供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需求联系起来,主动选择媒介传播方式、筛选识别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还很不足,更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和发展自己。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利用新媒体的各种形态,采取“提问”、“求助”、“调查”、“搜索”等各种方式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对信息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解读,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1.4.3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化,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社会化”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成长过程,是为了使作为个体的“自然人”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成为更加健全的“社会人”的必经之路。这一过程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因为只有个人成长为“社会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个人的潜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以实现自身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与此同时,由不同个体相依组成的社会大家庭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了发展,社会结构更加完善,社会文化不断积累,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当前我们正处于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中,其中一个显要的特征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对人们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具有一定创新性思维,对新生事物抱有极大兴趣,新媒体使大学生能够汲取许多新鲜有趣的知识和技能,也对他们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面对信息化浪潮下汹涌而来的信息洪流,他们开始感到无所适从,一味地依赖社会信息环境而不加以选择,变得随意和盲目。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就是帮助大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媒介和媒介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社会化,树立完整而健康的人格,其重要性也在于此。1.4.4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剧烈变革的社会转型期,生活其中的大学生也正经历着一种巨大的变革。在面对海量庞杂的媒介信息时,如果没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就不能对媒介信息进行合理筛选、科学解读和有效传播,就会不知所措,而被媒介信息所淹没。为了适应祖国建设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除了具备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之外,大学生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如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要求的那样,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意见》还强调,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8 1绪论在信息化社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包括媒介素养的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应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加强大学生对新媒体知识的了解,增强他们对媒介信息的评判力和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此外,媒介素养也是大学生今后迈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必备素质,大学生是否具有媒介素养及其水平的高低都将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从更高的层面讲,也将影响到世界对于我国整体实力和形象的看法,甚至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1.5理论依据1.5.1哲学依据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该理论以具有鲜活生命的、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作为观察、理解社会历史现象的前提和出发点,认为人们的一切劳动和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发生和进行的,社会关系是人们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其中,人的存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问题,人的发展论是理论的归宿。依据人的存在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起点应是“现实的人”的存在和活动,因此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而最终的归宿要落到人的发展论上,马克思认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媒介素养就是一种人接触、分析、评价和制作媒介信息以及善用媒介信息等综合能力的显现。媒介素养教育的归宿正是为了培养人的这种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就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我们在探索与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时,就是要以此作为指导纲领,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这一课题,精准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明确制约媒介素养教育科学发展的问题,不断创新理念,处理好“人-媒”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这一关系出发,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矛盾运动的规律,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前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产生深远影响,人们开始意识到,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应对信息化的浪潮,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应运而生。马克思也指出,人类社会的本质是9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实践的。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对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素质、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5.2学科依据对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相互交叉联系的综合性课题,它的理论资源可以说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都息息相关。媒介政治与政治学、媒介产业与经济学、媒介的本质与哲学、接受与心理学、影响与教育学、责任与伦理学、监督与法学、发展与社会学等等,而媒介技术更是涉及声、光、电等多种自然科学,没有这些相关学科的支撑和支持,传媒研究不可能真正走向专业化,不可能真正对于传媒发展有一种创新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我们在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也要适当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以补充、丰富和完善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如借鉴伦理学中对于道德的教育和修养、社会责任等问题的探讨;从心理学视角对媒介素养产生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剖析媒介素养产生过程中的感知与思维,直觉与实践,人格与感知、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尤其是人格、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媒介素养的制约,指出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的途径及关键所在;我们也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和载体论等。在教育方法上,也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基本方法,如理论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社会实践法等;此外,我们也要借鉴西方社会思潮的一些相关理论,如开创了传媒批判理论先河的法兰克福学派,他们提出的著名的文化工业理论被视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经典和理论基点。该学派代表人物狄奥多·阿多诺认为,流行文化使得现代人很被动,唾手可得的快乐让人变得易于满足,温良恭顺。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大众传媒参与制造的消费文化、流行文化和传媒文化本身,是包含某种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具有明显的奴役性。以此来解释为什么在当前如此发达的大众传播媒介背后却隐藏着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从而引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媒介信息,批判地思考、选择、驾驭媒介工具。1.5.3现实依据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媒介传播技术和媒介文化迅速发展,媒介成为了人的延伸,也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2009年,习近平在出席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时指出,“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发展,制定出台了具体的发展战略。2011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播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201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着重阐释了互联网对我国经10 1绪论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日渐广泛和深入,作为主要使用群体的大学生在面对和使用大众媒介时所表现出的媒介素养缺失也愈加引人担忧,这也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严峻挑战。党和国家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都给予了高度重视,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手段,为提高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当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严重缺失日益成为影响他们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开展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2006年10月11日中共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媒介素养教育则为该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素质保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保障。2014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他对青年学生提出的四点要求之一就是要学会“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在网络全媒体大数据时代,青年学生有责任关注网络变革,用核心价值观坚定信念、武装头脑。培养媒介素养,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增加参与机会和自由度、增加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这对国家的发展和青年的前途都具有重大意义。除了政策保障,我国自互联网问世以来,还相继出台了多部针对互联网的法律法规。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之后又在原有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加快了新媒体的立法进程,制定并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规。这些规章制度确保了媒体管理的有序进行,保障了优良的传媒环境,有效发挥了传媒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2014年11月19日召开了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习近平在开幕式贺词中表示,“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这一目标意味着中国发展互联网的首要目标是服务于民,13亿人都可以做媒体人,要符合主流,就要通过互联网提升人作为自媒体本身的媒介素养。当前良好的社会舆论为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良好的环境,这也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现实性依据所在。11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念2.1新媒体的概念1967年,美国人P.高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电子录像商品计划书,在计划书中他将电子录像称之为新媒体,由此而诞生了新媒体的概念。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新媒体也不再只是作为电子录像而存在,其内涵得到不断扩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将“新媒体”界定为“网络媒体”,《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将新媒体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媒体既包括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媒介形式,也包括传统媒体融合新[2]技术而产生的新的媒体形式;狭义的新媒体主要指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在学术界,学者们对新媒体也赋予了不同的定义。美国学者VinCrosbie认为,新媒体是能满足社会大众个性化需求的媒体。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中国传媒大学宫承波教授将其界定为:融时间性与技术性于一身的概念,是相较于旧媒体而言,建立于网络、数字等新兴传播技术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多种媒体形式。通过上述专家学者对新媒体的不同理解,我们发现,虽有不同,但也具备共性。我们由此可将新媒体的概念概况为:相对于传统媒体或旧媒体而言,广泛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的传播技术,为社会大众提供平等的个性化内容与服务的媒介形式。我们可以依据对新媒体的界定将其划分为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三大类别。第一类,互联网媒体,这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是基于互联网这一平台上兴起的各种媒体形式,包括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博客、虚拟社区等。第二类,手机媒体,这是继互联网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这类媒体融合了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手机作为接收终端进行信息传播。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革新,手机的功能也不断发生变革,除了通讯工具之外,更是成为人们传播信息的重要方式。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手机媒体形式主要有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上网功能等。第三类,数字电视,这类媒体形式具有数字化、交互性的特点,它是信息技术与电视传播技术相结合产生的,常见的有车载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与传统模拟电视不同的是,数字电视的画面清晰度、伴音效果都更胜一筹,而且可以有效地节约频道资源。这类媒体形式最早出现于新加坡,2002年10月在我国上海开始试运营。2.2新媒体环境的概念及特点新媒体既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功能,同时又汇集了数字、网络、移动通信等新兴媒体技术的优势。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方便人12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念们快速、直接的了解外部世界,更引发了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化生活空间,新媒体环境呈现出如下特征:第一,多元性。新媒体环境营造的是一种多元的文化氛围,极大地丰富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来源、途径和内容。在形式上,互联网等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线性组织形式,而是通过超文本、立体化的形式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使知识呈现网状分布并互通互联的状态。在内容上,新媒体环境可谓包罗万象、异彩纷呈,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高雅通俗、古今中外,无所不通。第二,互动性。新媒体环境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交互性的特点。这一特征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在过去通过报纸、广播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受众参与程度非常低,甚至没有参与,反馈十分被动、迟缓。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得到极大的改善,信息通过音频、视频、图像即时传送,实现了即时的互通、互动,为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新的、立体的途径。而且受众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可以自由选择信息,也可以直接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参与其中,这也是新媒体之所以具有如此大影响力的原因之一。第三,娱乐性。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消费具有娱乐性的特点,这也是新媒体深受大众喜爱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可以愉悦受众。正是因为新媒体在内容上囊括了世间万象,在样式品种上超越了任何文化形式的复合体,才使得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新奇的、万花筒般的多彩世界。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和娱乐消费得到极大地满足,从此生活不再单调、枯燥,而变得丰富、精彩,激发了人们主动探索的精神。第四,虚拟性。从媒介信息的传播方式来看,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环境还具有虚拟的特性。在过去没有媒介与数字技术的年代,人们想象中的虚拟生活一般仅出现在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及表演中,而新媒体环境却制造了一种虚幻的现实镜像,使虚拟世界变得可听可见,仿佛是真实存在的。就如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言:“在现代性条件下,媒体并不反映现实,反而在某些方面塑造现实。”有时媒介所传递的虚拟镜像,会让人们产生“现实倒置”的感觉,“所碰到的真实的客体和事件,似乎比其媒体的表征还缺乏具体[3]的存在。”2.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概念媒介是携带信息内容的传输载体或渠道,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媒介的内涵也不断发展和变化,除了报纸、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介,互联网、各种移动设备等新媒体也属于媒介的范畴,由于它们都具有传播信息的社会功能,因此都可以看作是传播信息的渠道或途径。可以说当今社会的人们几乎离不开这些媒介,它已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所谓素养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具有使用、解读、批判或应运的能力。素养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目前素养的范畴已经形成了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媒介素养、职业素养等诸多专门13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领域。1933年,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共同发表了《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书中提出的“文化素养”一词就是现在“媒介素质”的前身。文章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质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他们认为,流行文化推销的“低水平的满足”对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产生消极的影响,而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消除这种影响,培养公众特别是涉世不深、社会阅历浅、鉴别能力尚不健全的青少年对媒介的批判意识以及对媒介负面影响的抵御能力。由此开始,媒介素养教育在世界各国风行起来。可以说,早期的媒介素养具有保守的一面,主要是为了维护传统的精英文化,对抗新兴的大众传媒中的流行文化,并不是建设性的存在。到目前为止,媒介素养在国外的发展已有近80年的历史,传到我国则是在1994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学者们对媒介素养的概念定义也日趋完善。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开教授在《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一文中,对媒介素养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她认为,媒介素养是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批判能力和制作能力。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认为,媒介素养就是选择、利用、鉴别媒介及其传递的信息的技能和素质,使有效的内容为我所用,规避那些跟自己的旨趣不符的内容。他认为,媒介素养应该同法律素养、道德素养一样,成为现代人基本的社会素养。通过前文分析可知,尽管对媒介素养研究的语言、视角不同,但人们还是有共同的认识,即媒介素养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和批判能力。这里的“批判”并不是一概否定的意思,而是一种扬弃。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是特指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背景下的大学生群体所应该具备的媒介素养。具体来说,应该具备以下三个能力层次:第一层次是接触、选择、分析和传播信息的基本能力,这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最低能力层次,是大学生必须首先具备的能力。要求大学生有选择性地接触媒介,在理解和分析各种媒介信息的同时还要学会与他人分享媒介信息。第二层次是对媒介的认识与批判能力,要求大学生能够解读信息背后的意思,辨别信息的真伪和良莠,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对垃圾信息和负面信息有一定免疫力。在媒介所构建的虚拟世界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选择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和大众认知的行为方式。第三层次是对媒介的参与和运用能力,这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最高能力层次,主要是指有效地利用媒介,从而使自己成长成才、服务社会的能力。成长在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是幸运的,他们借助网络,不断地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新知识,大学生应该学会利用信息,完善自我,促进自己的进步和成才,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媒介素养水平的不断提升。14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念2.4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早在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介入媒介素养教育,并给媒介素养教育下了明确定义:“媒介素养教育指的是对于现代传播媒介的研究和教学,它具有独特而专门的[4]知识范围,作用跟利用传媒达到其他教育目标有所区别。”1982年又提出:我们必须让年轻人在一个充斥着图像、文字、声音的世界里学会生存。我国的学者们对媒介素养教育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复旦大学的张志安、沈国麟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5]能力,从而能够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认为,媒介教育是有关媒介知识及运用技能和方法的教育。通常这种教育是包括在新闻与传播教育之中,由新闻与传播院校向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实施的。香港基督教服务处的定义为:传媒教育就是了解传媒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对相关知识有所认知,能够用批判的态度去接收及分析大众传媒的讯息,能解读讯息背后的意识形态,不被传媒牵着鼻子走。以上这些定义,都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提供了帮助。在进行细致地分析和比较之后,我们可以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整理概括为:是指大学生正确选择、准确理解、合理评价大众传媒的信息,并成为主动的、具有批判的传播者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利用媒介完善和发展自我,参与社会进步的能力。15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3.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大学五所高校15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借鉴了当前已有的相关研究,笔者发现,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3.1.1媒介接触存在异化现象马克思认为:“异化就是人本身的活动变成一种独立于人的异己力量,如宗教、权力、资本等等,并且这种力量反过来剥夺了人的自由,使人从属于它,变为它的工具。”[6]具体而言,就是人的物质和精神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产品蜕变为脱离生产者,反过来成为统治者的一种反常现象。我们可以尝试用异化理论来阐释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在信息化时代,媒介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也促进了彼此间信息的传播和交流,特别是手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娱乐的主要媒介渠道。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媒介对大学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异化影响。调查发现,有86%的大学生会使用手机刷微博、看朋友圈,64%的学生使用手机淘宝购物,62%的学生听歌、看视频,有41%的学生使用手机看电子书。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于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依赖,且在内容上多倾向于消遣娱乐,甚至有些学生离开了网络就觉得无所适从、生活空虚,虚拟生存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媒介异化。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生产更新快速、数量巨大、花样繁多,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有些人总害怕自己信息量太少,害怕自己掌握的信息落后于别人,从而习惯于“信息快餐”和“浅阅读”,他们对信息进行过量、过快地阅读和收集,缺乏理解思考,长此以往,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会逐渐减弱,变得华而不实、浮躁焦灼、急功近利,形成投机的作风,这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突出问题。3.1.2对媒介信息的鉴别能力较弱媒介鉴别能力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核心,新媒体环境下,理解、辨析、批判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尤为重要。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所具备的文化水准,决定了其自我意识的增强,但他们的思维还不够广阔和深刻,在面对一些特殊事件时也缺乏敏锐的判断力,其抽象思维水平还有一定局限性,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因此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表现出对16 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媒介再现的分析能力与鉴别能力明显不足。[7](1)信息爆炸时代的“容器人”。在这个到处充斥着信息的时代,纠结于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替代了过去信息极度缺乏的无奈。在鱼龙混杂、信息泛滥的网络世界,大学生往往是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还不善于用批判分析的目光主动解读信息。在信息轰炸下,“免疫力”低的大学生开始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朝着容器人“进化”。调查显示,73.2%的大学生每天接触网络的时间为3~5小时,11.6%的大学生上网时间超过5小时,且71.1%的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目的为休闲娱乐。重视消遣娱乐、忽视学术营养的汲取是大学生网上活动的常见现象。(2)盲目崇拜“意见领袖”。所谓“意见领袖”就是在媒介信息传递过程中具有一定感召力的人。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一般多为行业精英或影视、体坛明星,他们因其特有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而极易受到大学生的追捧,被授予权威的光环,成为网络舆论的风向标。当大学生通过网络意见领袖获取信息之后,很多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以及从众心理,便不假思索的接受这些信息,缺乏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这无疑会给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3.1.3网络道德行为存在失范现象“网络道德”一词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衍生出来的。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现代网络的文明进程。随着网络信息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大学生的视野也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也屡见不鲜。(1)网络语言约束不强。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语言成为个体表达观点、宣泄情感、迎合时代进步的一种需要,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部分大学生凭借网络言论自由,在贴吧、论坛等平台使用攻击性语言、粗俗语言和下流语言等,严重缺乏网络道德自律。还有个别大学生,会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一些过激的、不经思考的言论,在社会上形成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大学生无意中成为网络语言暴力的不可忽视的推手。(2)网络侵权现象频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网络应用技术水平,因此部分大学生凭借自己熟练的网络技术,肆意侵害他人的权利,严重触犯了网络道德底线,社会责任意识滑坡。在调查中问及“您对于‘人肉搜索’的看法是?”时,发现大学生对“人肉搜索”的认识并不全面,只知道能曝光却不知道会侵权,还有58.4%的人认为在大学生群体中抄袭论文的行为较为常见,浑然不知这是严重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降低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准,损坏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风貌。3.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还是教育17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上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已经开展的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更是一项创造性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遗憾的是,由于新媒体是一个“舶来品”,且传入我国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2.1教育理念与新媒体的发展不相适应教育理念是指引教育方向的航标,更是制定各项具体教育教学措施的依据和纲领。教育理念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但从当前现状来看,高校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时受到了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在思维及行为上产生了“防范—控制一约束”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就会形成特定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学生被视为媒介不良影响的易感人群,似乎难以抵制媒介的各种不良影响。而老师则置身于媒介的阴影之外,可[8]以向学生提供批判的武器来帮助他们从媒介的不良影响中解放自己。”这样的师生关系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很容易使学生感到紧张和压迫,从而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在心理和思想层面的需求,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自身功能和对个人价值的诉求,严重的会造成两者之间沟通桥梁的断裂,削弱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这种具有保护主义倾向的教育理念与新媒体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是不相适应的,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突出问题。3.2.2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资源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得以进行的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内容的实施、方法的运用以及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都离不开教育资源。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缺乏主要表现在:(1)师资力量薄弱。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教育者的媒介素养状况。作为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承担者、组织者和发起者,教育者在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目前高校普遍缺乏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化师资队伍,部分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校主要是依靠本校从事新闻传播类课程教学的师资,举办一些选修课和讲座等。显然,这种状况是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媒介社会的。(2)教材建设滞后。已经出版的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论著,比较适合作参考书和课外读物,但并不适宜作为通用教材。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缺乏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实践指导性的教材,这给教学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必要的教育资源,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开展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在“大学生获得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调查中,只有15%的大学生选择课堂教育和讲座,可见教育资源的缺乏不利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18 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3.2.3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合理利用媒介,对媒介信息有一定的鉴别力,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以达到完善自己和服务社会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保证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现实的问题是:(1)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当前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延续了“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模式与新媒体所强调的高度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是相背离的。特别是在媒介使用技能、媒介信息制作与发布、媒介信息资源使用等方面,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说教为主,使学生成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师生互动性不强。(2)实践活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目前,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参与面不够广,主要以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为主。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少有突破,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切身体验媒介机构的运作流程。在调查中问及“您参与媒介活动最主要的形式是什么?”,28.75%的学生回答“参观媒介机构”,9.15%的学生回答“参与媒介信息的制作和发布”,还有48.09%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任何活动”。分析发现,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缺乏直接参与媒介活动的经验,媒介信息制作的经验更为缺乏,这也直接反映出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这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效果。3.2.4运用新媒体进行教育的自觉性不强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与媒介的创新结合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考验,但这一问题却没有引起教育者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运用新媒体的自觉性还有待加强。目前,建立媒介素养教育专题网站的高校还为数不多,开通媒介素养教育博客的也较少,所以宣传教育的职能就落在了校园媒体上,主要由学校学生工作部和团委的网站来代替运行,但教育者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这类网站的功能主要是以宣传本校的学生工作为主,而这些内容较难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更谈不上教育的意义。部分教育工作者由于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有限,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并不能够熟练地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虽然有些辅导员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更便捷的开展工作建立了微博、微信群、QQ群等等,但也只是通过这些平台发送通知或者下达任务,其教育作用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就高校教育机构及教育者而言,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运用新媒体的自觉性仍不强。3.2.5新媒体环境下教育的合力作用发挥不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一书指出:“所谓教育合力,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19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条件下,实施综合教育所产生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作用,并不是综合教育中各个单[9]项教育作用的加和,而是比单项教育作用大得多的新的教育力量。”我们通常所讲的教育合力,主要是指家庭、学校、社会这三种教育力量,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依托,只有这三方相互紧密联系、相互沟通协调,形成共同育人的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教育合力并不是近几年才进入大众视野,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我们一直倡导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中的一体化合力作用,通过组建家长委员会,家长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来;学校也会邀请一些社会上知名的企业家到学校作报告以及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等,使社会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而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这样的合力作用明显发挥不够。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一些社会网站偏离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一味地以娱乐性为主,忽视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没有充分发挥好喉舌作用,即使存在一些类似“红色网站”这样的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媒介信息平台也往往存在内容老套、形式刻板的问题,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教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在这方面的教育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受制于家庭状况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新媒体的了解和运用也不尽相同,部分家长根本不会使用新媒体,更无法理解孩子在新媒体中的一些行为,比如网恋、沉迷网络游戏等等,因此会产生片面的认为新媒体弊大于利的认识,甚至有个别家长谈“媒”色变,他们焦虑不安却又爱莫能助。另外,学校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没有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没有建立一个好的平台和机制,使社会和家庭都能参与到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之中,这是制约家长和社会发挥作用的很重要的因素。3.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3.3.1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薄弱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开展的时间比较短,现有的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依然薄弱,目前更多停留在对国外文献的追溯和引用上,真正符合我国新媒体发展现状和大学生特点的理论研究较少。从研究现象上来看,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是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研究多以定性分析和主观评述为主,且大部分属于概述性研究,缺少针对实际情况和典型案例的定量研究,导致研究结论过于宏观,缺乏具体的可行性操作方案。二是研究缺乏整体的观念。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观念。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涵盖量大、涉及面广,它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课题,因此,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要特别注重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但学者们往往就媒介素养教育中的某一类问题或问题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从整体上建构媒介20 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不多,且研究过程中多以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为主,忽视了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息息相关的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等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多学科交叉研究稍显不足。这些是导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与新媒体发展不相适应的重要因素。3.3.2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够媒介素养是当前和未来每个大学生步入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关乎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形象,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但当前部分高校在思想认识上对媒介素养教育还缺乏足够的重视,行动上没有与时俱进。虽然有部分高校利用校园媒体开展了一些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但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信息、开阔眼界,无法达到培养大学生媒介批判意识与能力的教育初衷和目的;校园媒体的作用有限,仅有的宣传栏、广播和校报等也都是老生常谈,缺乏新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很难引发大学生的兴趣。此外,高校缺乏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保障机制,缺乏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开展情况的检查与评估机制,没有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这些都是影响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原因。高校作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渠道,没有充分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没有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的特征,忽视了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狠抓落实,致使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3.3.3教育形式缺乏平等性从教育学的意义上说,教学形式是一种组织方式和教学要素的组合,是对教学原则[10]的贯彻和对具体教学方法运用的规定。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要贯彻平等性的原则,即提倡“参与式”的教育,强调师生互动性。而我国由于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深厚影响,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和“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权威依附式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传授式教学为主。师生之间几乎没有对话和交流,教师往往把自己看做是绝对权威,学生犹如被看管的羔羊,没[11]有独立人格,其内在需要也被忽视”,不利于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的培养。此外,新媒体的去中心化和交互性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客体关系发生转变并面临新的建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情况更为明显。而教育者依然占据着信息选择权和话语权,忽视了受教育者平等享有信息资源的权利,缺少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教育形式没有体现师生间的平等性,其结果必然会弱化学生的独立意识,导致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体地位缺失。21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4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机构而存在的学校有其自身价值。在全球化时代和急速变迁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在面对人生考验时做出适当判断和应对。但从现有学校存在的价值取向上看,更多的是强调学校作为现有社会的工具和手段,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服务,“它们忘记了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十几岁的人成长为二十几岁的人,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12]标,毕业时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具体表现在学校层面:某些大学校长更多关注的是学校排名、生源、收入等外在指标,有些学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由于资金匮乏,办学目标主要是谋生存,借生源的壮大来扩大影响和获得足够资金。还有人提出要经营学校、营销学校。教师层面:学校不断向教师的实用化倾斜,以科研经费的多少、发表文章的数量来进行考核,使其越来越像职业培训师和科研工具。正是由于学校在自身存在的价值取向上以社会为本,强调学校教育的工具性、功利性,必然使教育的使命停留在社会需要层面,忽视了人的创造性发展,这也是教育者缺乏积极主动地运用新媒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3.3.5评价机制不健全我国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价目前还没有形成体系,一些已经制定出台的实施办法大多都是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进行德育评估的方式来实现,对家庭和社会参与德育的评价却少之又少。国家对社会网站在文化引领、道德规范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没有做出相应的评价,因此,社会上的各类网站便开始肆意追求市场效益以求实现企业化生存。不少媒介开始迎合受众,从而导致节目内容的文化品位低劣、低级趣味膨胀,缺失了精神滋养和人文关怀。由于家庭没有参与评价,使许多家长忽视了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没有以身作则成为子女可效仿的榜样,造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钩,教育学生成为了学校的一己之责,没有形成媒介素养教育的合力,因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22 4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启示4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启示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从保护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张,随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梳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4.1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经验英国是世界媒介素养教育的发源地,已经有约80年的教育历史,它也是第一个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的国家。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注重对其他学科理论的借鉴与创新。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就是借鉴了哲学理论。后来,英国媒介素养教育数次的范式转换都和其他学科与理论的发展紧密衔接。许多国家也开始效仿英国的做法,对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研究也不再局限于教育界和新闻传播学界,而是让更多学术背景的人投身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中来。(2)注重民间机构功能发挥。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早、发展快,这与民间机构的推动是分不开的,如英国电影协会、英语与媒体中心等民间机构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88年英国电影协会所规划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概念和教学范式,为日后媒介素养教育内涵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指标。如今,英国越来越重视校外媒介素养教育,鼓励民间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努力使媒介素养教育社会化、大众化,直至成为社会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注重课程设计的规范化。英国非常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计,为了指导教师科学、规范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英国电影协会总结归纳了二十多位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媒介机构、文本形态、媒介科技、媒介语言、阅听众、媒介再现6个关键概念,规划了教学范式。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实践,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形成了特定的教学策略。澳大利亚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有学者开始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包括设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项目、课程教学,编写发行了教材及其他出版物,研究制订了媒介素养教育有关的规章制度。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注重课内课外一起抓,在课程内,澳大利亚大部分州都会开设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或者将其融合在一般的艺术课程、英语和技能课程中阐述。1973年,西澳大利亚实施了一项媒介研究计划,有超过一半的学校为8至12年级的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1995年,教材公司还出版发行了一本有关视听教23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育的专业教科书——《视听教育课本》,填补了视觉语言教学的空白。该课本介绍了视听行为的相关信息及其对学生教育发展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有关视觉语言教学活动的实用设计和建议,以供指导教师参考之用。教材很快在澳大利亚各州推广应用。1996年,南澳州和维多利亚州在修订学校课程指南的时候,都进一步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州还专门设立了媒介素养教育学位,以鼓励、支持教师从事媒介素养教育。除课程本身之外,澳大利亚有两种类型的媒介素养教育推动组织:一种是支持教师媒介素养的组织,如澳大利亚媒介教师联盟(TheAustralianTeachersOfMediaAssociation,简称ATOM),该组织每隔一年半就会召开一次全国大会,会议由各州的组织成员轮流主持,专门讨论和研究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一种是以提高家长和孩子媒介素养为目标的组织,如互联网安全咨询委员会(TheInternetSafetyAdvisoryBoard),该委员会也得到了联邦政府层面的认可与参与。这些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以文本解读为核心思想,兼顾那些对学生意义建构产生作用的诸多外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这在其已经出版的教材中得到明显反映。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不仅在整个大洋洲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为其它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日本是亚洲较早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其雏形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个别学校开展的“屏幕教育”,主要是对电影电视的影像进行评析,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大众媒体,培养他们对大众传播的正确态度,有时还会邀请家长一起参与讨论,提高家长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知力。70年代中期,民间组织开始积极地举办媒介素养教育专题讲座、召开研讨会,并译制了加拿大的“安大略媒介素养教育资源指南”供国内媒介研究人士参考。80年代以后,电视、游戏机、漫画飞速发展,致使青少年对报刊、书籍等文字媒体的兴趣逐渐降低,接触频率也直线下滑,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报纸也面临着失去未来读者的危机。为此,1989年,日本报业协会在学校教育中全力推行“报纸参与教育”(NewspaperInEducation)运动,希望青少年能够重新亲近文字,提高报纸的影响力。但是此次运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管教育的文部省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信息教育方面,并未对媒介教育做出整体规划,活动也没有得到学校的支持,未被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课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日本早期的媒介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作为教育对象的媒体存在盲区,教育目的过于狭隘。进入90年代,电视媒体给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凸显,社会上出现一些恶性的暴力、色情案件。为维护社会治安,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日本社会开始寄希望于媒介素养教育,期望以此来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抵消大众媒体的负面影响。电视界也积极响应了日本邮政省关于推行媒介识读活动的建议,希望能够重塑公众形象,缓冲政界压力。为了更好地探索开展媒体识读活动的广泛途径,日本还专门成立了“电视与青少年24 4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启示问题专家委员会”对这一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2001年开始,媒介识读活动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学校教育领域,因其符合课程开设的标准而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很多教师开始研读相关理论、设计教案,并尝试在教学活动中导入媒介识读的内容,具体教什么、怎么教都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情况自主决定。这一举措得到了民间团体和部分学者、新闻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他们积极为教师筹办讲座,鼓励教师开展媒介识读教育。因为贴近学生的需求,所以该活动在学生当中也引起了强烈反响。4.2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带来的启示4.2.1媒介素养教育系统化从上述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媒介素养教育发达的国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格局。例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就有很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内,并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制定了与之配套的课程教材,还设有专门的师资培训项目。此外,政府也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推广媒介素养教育,也配有完整的评量系统进行相应的考核、监督。使媒介素养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被人们认可和接纳,逐步发展成为终身教育。4.2.2媒介素养教育大众化从以上几个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媒介素养教育要想取得一定成效,必须汇聚社会各界之力,除了要有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联合社会各界包括民间组织以及媒体的力量,只有赢得他们的重视和参与,媒介素养教育才能顺利实施和开展。特别是家庭、学校和社区更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媒介素养教育,扭转人们对媒介的偏见,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覆盖和普及,使之成为一种全民教育,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客观地分析媒介传播的信息,培养大众的批判精神。这些民间组织、学校、社区等社会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媒介素养教育,为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4.2.3媒介素养教育草根化从英国、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媒介素养教育都是由民间组织或团体、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以及学校的教师首先组织发起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得到政府的帮助与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这种“草根式”的发展路线是由很多国家实践证明而来的,它经历了一个从开始的学界专家的呼吁,发展到政府关注和号召,再到学校的介入,将其纳入到正规课程体系当中得以施行,最终逐步发展成为全民终身教育的漫长的过程。这种25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自下向上的发展方式对于其它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也启示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在初期必须注重发挥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在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并产生一定影响力之后,进而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泛推广,出台相关政策,确保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4.2.4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媒介素养教育发轫于英国,后来传播到其他国家并得到研究和推广,对于除英国外的其它国家来说,媒介素养教育是舶来品。通过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方法,才是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各国在发展本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在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我国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对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实施本土化,在“吸收”国外理论的同时,取其精华,加以“消化”,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使之更好地融入到我国的教育实践中来,课程设置能够更加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做媒介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6 5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举措5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举措5.1创新教育理念,增强媒介素养教育实效性纵观媒介教育理念的变化历程,实质上是对于媒介文化认识变化的过程。作为媒介素养教育“后发”国家,我们应在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动适应新媒体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2014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将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可以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也要继续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要教育学生学会在复杂的互联网世界生存,特别要注重网络安全问题,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贯彻到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又要注重对其的价值引导,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培养学生对传媒社会的责任感与能动参与精神。树立“开放性”理念。开放与共享是互联网的核心精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将“开放”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开放性理念要求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要拓宽视野,大胆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及成功教育经验,在立足学校、立足课堂的同时,注重面向家庭、面向社会,学校要担负起教育主体的作用,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参与到媒介素养教育中来,“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13]合力”,如此才能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媒介素养教育落到实处;要注意提高教育过程的互动性,在信息的交流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注意与时俱进,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要紧跟时代与形势的变化,切实增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2加大高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讲话中强调,“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大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帮[14]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7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课堂学习是督促大学生接受媒介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调查中问及“您希望通过何种方式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时,有68%的学生选择了“系统的学校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参考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化、规范化的课程设计,注重对其他学科理论的借鉴,在开设专业课程之外,还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在社会学、传播学、计算机基础、心理学、新闻学等相关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包括媒介知识、媒介道德伦理、媒介法律意识、媒介心理健康等。这种课程模式既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又可以避免因资金匮乏、教材短缺而不能开展教育的尴尬局面,可以及时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传递给广大学生。现有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研究人员,已经为构建该课程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高校可以在学生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在教学计划中增设媒介素养概论、理解大众媒介等必修课程,并适当辅以媒介文化、自媒体制作传播方法等公共选修课。同时,也要有配套的教学教法等参考书籍,供高校教育者学习和使用,还可以定期举办通用教材的编纂研讨会和座谈会,促进教育者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高校应根据新媒体环境的特点,组建一支思想品德高尚、技术业务过硬的专职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加大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的力度,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导师等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利用新媒体开展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考核,对他们的媒介素养专业理论知识、媒介技术和操作能力及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定期、双向考核评估,形成良性竞争,从而整体提升高校师资的媒介素养水平。5.3优化教育过程,构建学生主体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与地位,采用有效手段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性。首先,在课堂教育中注重学生主体性建构。要建立一种平等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对于媒介及媒介信息的理解和认识,因此要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互动式教学、交流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尝试,构建灵活、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机制,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共同分享课堂,真正体会到大学教育应彰显的自由、平等精神。如此才能激发大学生的能动意识,才会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如何更好地利用媒介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其次,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在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参与中提升起来的。通过实践和对各种媒介活动的积极参与,大学生才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找到完善自我的方法和途径。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校园媒介资源,发挥28 5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举措他们的主体意识,形成全方位的校园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媒介教育氛围。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增加大学生对媒介知识的认知理解,鼓励学生亲自参与信息的采集、编辑、制作和发布过程,了解信息创造、传播和管理的每一环节。还可以为学生开设校园论坛、校园微博等,为大学生提供运用媒介施展才能的机会。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介实践活动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从而使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获得综合性的提升。5.4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是我们解决“本领恐慌”的迫切需求,也是做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题中之义。当前,以互联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已经成为思想和知识传播的重要领域、师生学习生活的新空间、高校教学和管理的新载体、新平台。而且大学生渴望获得平等的交流,从他们的心理认同和接受习惯层面来讲,新媒体独有的信息交互、生动鲜活等特征都完全满足了高校学生的需求,从而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媒体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善于运用新媒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主要途径有:一是利用新媒体的丰富资源,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协调运用多媒体的灵活形式,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屏幕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媒体,培养他们对媒体信息的正确态度;二是在课内外大力开展双向、交互、开放的交流,鼓励学生参与,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引导;三是巩固网络阵地,加强“红色网站”建设,充分利用新技术发展新闻聚合、论坛、社交网络、博客、播客、微博、即时通信、电子课堂、手机报、微信或飞信群等网络应用,扩大网络宣传教育阵地,切实增强健康网络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把互联网建设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5.5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了“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新媒体的发展从根本上打破了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模式,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面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使媒介素养教育大众化、网络化,汇聚来自各方的教育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共同攻坚克难。在家、校互动方面,除建立微信群、家长电子信箱之外,可以酌情对家长进行一些新媒体知识方面的指导,组织家长参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德育和媒介素养等内容的29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进修学习,提高家长的知识和意识;或者举办开放日、听课日、接待日等,让家长多方位地了解学校,彼此交流孩子情况;还可以组织教师、家长与子女都参与的文艺、科技、体育或者谈心会、节假日聚会等,交流思想、融洽感情。针对大学生的媒介使用和素养教育,学校和家长要达成基本共识,保持沟通、紧密合作,可与学生一起讨论及制定管理办法和伦理规则,并共同贯彻和监督。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具体体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的影响在逐步加大,社区正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家长和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并配合社区开展有关宣传教育,除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服务和公益劳动之外,社区还应该利用节假日对学生开展面对面式的心理辅导或救助,专门针对当前因迷恋网络等新媒体出现的道德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帮助他们正确应对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角色转换,使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养成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品质。30 6结论6结论媒介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大学生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储备资源,它是我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希望。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这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迫切之举,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之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具有不容忽视的战略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念和原则,通过调查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着理念滞后、资源缺乏、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用新媒体进行教育的自觉性不强以及教育合力作用发挥不够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顺利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任重而道远,可见研究这一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2)国外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十分丰富,可以借鉴其中的积极方面,结合我国国情,加强对策研究,确保研究成果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有实效。(3)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加大高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优化教育过程、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等具体措施来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实效,引导大学生构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理想,提升专业文化素养,发展创新能力,完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当然,本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由于人力和经费有限,研究只对西安市5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因此结论的可概化性受到了制约;二是由于本人能力、水平所限,对一些问题的理论探讨还不够深入,如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的机制、家庭和社会参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这也是我未来将会继续努力研究的方向,还请各位专家不吝批评指正。31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时光荏苒,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已接近尾声。在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衷心感谢我尊敬的导师郑华萍教授的倾力关怀与不吝指导。与导师的缘分早己结于本科学习之时,研究生可以继续师从郑老师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我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都是在导师的指引下一点一滴完成的。老师和蔼的笑容、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刻影响。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郑老师的谆谆教诲,弥足珍贵,终身受益。同时要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体老师,他们不仅在学习和论文写作中给予我很多方法启迪,也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我悉心的关怀和培养。此外,在论文创作过程中,我得到了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和帮助,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还要感谢思政的同学们,我们共同的学习经历见证了共同的成长。感谢我的同门师兄、师姐们在我论文创作过程中给予的建议和意见。还要感谢赵雅璇同学,难忘和你一起面对困境时的沮丧和坚定,更难忘与你交谈并获得论文写作灵感的那一个个瞬间!当然还有我的家人,他们一直在我的身后做我最强大的后盾,是他们的理解和鼓励让我可以一路坚持,是他们的关怀和照顾助我不懈追求。最后,衷心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在百忙之中批阅论文,并提出宝贵意见。由于本人学识有限,论文中难免出现错误及不妥,敬请批评指正。32 注释注释[1]李月莲.香港传媒教育运动:“网络教育模式”的新社会运动[J].新闻学研究,2002,71:p107-108.[2]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3.[3]田杰.传媒、权力与权利[J].当代青年研究,1999(05).[4]YLee,Y.L.A.LegitimatingMediaEducation:FromSocialMovementtotheFormationofaNewSocialCurriculumPHDThesis.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1997.[5]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J].媒介素养研究,2004(5):11-13.[6]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64.[7]刘荃.试论媒介环境下青少年道德观的生成[J].新闻知识,2004(01).[8][英]大卫·帕金翰,宋小卫摘译.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2).[9]郑永廷.思想政抬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7.[10]彭少健.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11]郑华萍,巩斐.现代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前沿,2011(4).[12]哈瑞·刘易斯,侯定凯译.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掉教育宗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1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33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美)斯坦利·J·巴伦著.刘鸿英译.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邵瑞.中国媒介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黄少华.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彭少健.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6](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章艳,吴燕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谢金文.新闻·传媒·传媒素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8]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9](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0]郑华萍,黄健.大学生网络行为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0,(36).[11]单晓红.媒介素养引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2]邱沛篁,蒋晓丽,吴建.媒介素养教育论集[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1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4]张红军.实用电视新闻采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5]吴深.论推行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J].南京师范大学,2004.[16](美)尼克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7]周柳明.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2009.[18]谢春娟.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J].东北师范大学,2008.[19]肯斯汀·大卫,王堃,卢楠楠.媒介素养:美国的发展和国际溯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2).[20]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l).[21]臧海群.传播学教育新方向:从媒介研究到媒介素养[J].现代传播,2003,(6).[22]柴阳丽.Web2.O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东南传播,2009,(9).[23]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24]覃川,王磊静,张篙印,刘浩宇.当代大学生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实证研究[J].当代传播,2007,(4).34 参考文献[25]张冠文,于健.浅论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3,(13).[26]吴培明.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青年记者,2009,(6).[27]刘芳华.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D].浙江师范大学,2009.[28]科林·斯巴克斯.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9]贤娟,唐思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新闻知识,2015(12).[30]郭鹏,郑华萍.论90后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31]张男星,工炳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9).[32]黄一玲.新媒体时代“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刍论[J].教育与职业,2015(25).[33]吴玉兰.媒介素养十四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4]黄楚新.新媒介素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35]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上)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当代传播,2000,(2).[36]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下)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当代传播,2000,(3).[37]郑华萍,柴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J].理论导刊,2007,(1).[38]罗以澄.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与对策[J].当代传播,2009,(5).[39]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赵敏.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41]郑逸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42]熊晓燕,申婕.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7).[43]司峥鸣.解读媒体——台湾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声屏世界,2006(1).[44]鲍海波,杨洁,望喜严.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J].新闻记者,2004,(5).[45]吴春年.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之我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2).[46]周济.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10-21(1).[47]覃川,李海霞,戚天雷.媒介素养与媒介德育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48]陶喜红.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途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35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报.2008,(3).[49]钟新.传媒镜鉴:国外权威解读传媒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50]陆晔.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J].今传媒,2008,(2).[51]DavidBuckingham.MediaEducationintheUK:MovingBeyondProtectionism[J].JournalofCommunication,Winter1999.[52]DavidBuckingham.MediaEducation-LiteracyLearningliteracymovementandContemporaryculture[M].PolityPressinassociationwithBlackwellPublishingLtd,2003:37.[53]LenMasterman.MediaEducationandItsFuture,MassCommunicationResearch-onProblemsandPolicies.NewJersey:Albex,1994:11-12.[54]JamesCurran.MediaAndPower,Routledge,2002:56.[55]CasebeerWD.Naturalethicalfacts:Evolution,connectionism,andmoralcognition.Cambridge,MA:MITPress,2003.[56]Abbate,Janet.InventingtheInternet,Cambridge,MA:MITPress,1999.[57]KubeyR.ObstaclestotheDevelopmentofMediaEducationintheU.S.ACross-NationalStudy[J].JournalofCommunication,1998,48(1):62.[58]ArtSilverblatt,MediaLiteracy,PraegerPublishers,1995.[59]KubeyR.Medialiteracyintheinformationage.TransactionPublishers,1997.[60]DavidConsidine.CriticalViewingandCriticalThinkingSkills.CenterofMediaLiteracyofUSA.2003.36 附录附录附录一:调查问卷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问卷调查亲爱的同学:您好!为了更好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特点及认知状况,我们组织了此次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您的个人信息和回答内容将作为学术资料,只用于统计研究的科学分析。恳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协助我们完成这份问卷。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您的年级:您的性别:您的专业::1.您平常使用最多的媒介主要有:(限选两项)A.报纸杂志B.广播C.电视D.互联网E.手机2.您平均一天接触网络的时间有多长?A.<1小时B.1~3小时C.3~5小时D.>5小时3.上课、学习的时候会用手机上网吗?A.经常B.有时C.偶尔D.从来不4.闲暇时间使用手机上网时,您一般会做什么?(可多选)A.刷微博、微信朋友圈B.看电子书C.淘宝购物D.听歌、看视频5.您使用各类媒介的主要动机是:A.了解信息B.学习知识C.休闲娱乐D.与人交流E.打发时间F.其他6.您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内容了解程度如何?A.很了解B.了解但不深入,有一些盲点C.了解几点D.完全或几乎没概念7.你认为大众传媒影响到自己的哪些方面?(可多选)A.没什么影响B.知识结构方面C.观点思维方面D.人际交流方面E.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F.几乎方方面面8.从总体来看,您认为我国新闻传媒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可信度如何?37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非常可信B.比较可信C.一般D.不太可信E.非常不可信9.如果媒介报道的某些信息出现错误或偏差,您一般会:A.立即跟媒介联系,要求纠正B.不会要求纠正,但会影响该媒介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C.认为错误在所难免,不会影响该媒介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D.无所谓,不会有什么想法10.对于网络上的虚假新闻以及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您认为有没有必要追究其法律责任?A.有B.没有C.无所谓11.您认为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的网络失范行为主要有哪些?(可多选)A.恶意攻击他人电脑B.论文抄袭C.匿名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D.盗取他人上网账号12.您对网络匿名发表评论的态度是?A.反正是匿名的,可以大胆自由地发表评论B.虽然是匿名的,但通过IP可以泄露个人信息,所以还是保守点较好C.自己的网络形象(博客、微博等),怕遭攻击,留言评论等都有所顾忌D.看情况,涉及争议较大的情况时会慎重考虑13.您对于“人肉搜索”的看法是:A.不道德,可能对当事人构成侵权B.尽管觉得有不妥的地方,但仍会参与C.非常热衷,并积极参与其中D.说不清14.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主题,互联网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领域,首要就在深入推进“依法治网”。作为一名大学生,您如何评价自己网络行为中的法治意识?A.很强B.还行,有待提高C.淡薄D.说不清15.您参与媒介活动最主要的形式是什么?A.参观媒介机构B.媒介从业人员讲座和交流活动C.参与媒介信息的制作和发布D.从未参加过任何活动16.您对媒介素养的概念:A.知道,有所了解B.不是很清楚C.不知道,没听说过17.您获得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更多是来自于:(不知道媒介素养的不选)A.学校教育,包括课堂教育和举办讲座等B.家庭教育C.自学,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了解媒介素养相关信息18.您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教育应该以哪种形式出现?38 附录A.必修课,且要进行正规的课程考试B.必修课,不需课程考试C.选修课,和学分挂钩D.选修课,不和学分挂钩19.您希望通过何种方式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可多选)A.系统的学校教育B.多样化的社会教育C.自我教育D.其他方式20.我国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标志着我国对互联网的发展与管理已由过去的被动接招转变为如今的主动出击。你是否认真、仔细地思考过这两次大会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再次感谢您对我们调查的配合!39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1]何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6(05).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