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花化学成分分析、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筛选

杨树花化学成分分析、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筛选

ID:35157395

大小:5.89 MB

页数:89页

时间:2019-03-20

杨树花化学成分分析、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筛选_第1页
杨树花化学成分分析、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筛选_第2页
杨树花化学成分分析、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筛选_第3页
杨树花化学成分分析、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筛选_第4页
杨树花化学成分分析、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筛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树花化学成分分析、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筛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R284单位代码:10193密级:公开学号:2012154硕士学位论文杨树花化学成分分析、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筛选AnalysisofchemicalconstituentsofFlospopuli,studyitsderivativesandScreeningofbiologicalactivity作者姓名:唐国胜学位类别:医学硕士专业名称:中药学研究方向: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指导教师:赵岩副教授所在学院:中药材学院二零一五年五月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所列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它个人或

2、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林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学位论文所有内容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一切相关法律责任和后果。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1、本人完全了解吉林农业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成果的知识产权属吉林农业大学所有,并同意将本论文的版权授权给吉林农业大学,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3、。2、本人(同意/不同意,务必打印后填写)吉林农业大学将本论文版权授权给不同媒体进行电子出版、多媒体出版、网络出版以及其它形式出版(涉密学位论文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3、本人声明毕业后若发表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学术成果,必须以吉林农业大学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摘要杨树花为杨柳科植物加拿大杨PopuluscanadensisMoench、毛白杨p.tomentosaCarr或同属其他多种植物的干燥雄花序,杨树花作为重要的传统中药,于1977年被中国药典收载;杨树花资源极为丰富,化学成分多样,杨树花含有黄酮甙,强心

4、甙,黄酮类和酚类。传统上,它是采用热解毒和退烧。在本草纲目,白杨树皮提取物就已被用来治疗痢疾。目前,杨树花主要用于治疗的各种炎症和抗腹泻的治疗在大部分亚洲国家。植物甾醇是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微量活性成分,有“生命的钥匙”的美誉,主要包括豆甾醇、β-谷甾醇、麦角甾醇等,其甾体母核结构与胆固醇有着相似的结构。植物甾醇具有抗炎、降血脂、抗肿瘤、抗氧化活性等多种生物活性并,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利用,包括:用于生产固醇类药品;通过植物甾醇降低胆固醇等特性来开发营养和功能食品;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于口红、化妆品等。目前还没有关于杨树花中植物甾醇的相关报道,本实验对杨树花中3个植物甾醇豆甾醇、麦角甾醇、β-

5、谷甾醇进行了衍生化,为杨树花开发利用和甾醇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对杨树花中氨基酸的含量,杨树花醇提取的降血脂活性,杨树花中豆甾醇、麦角甾醇、β-谷甾醇的衍生化及合成的植物甾醇酯衍生物的ACE活性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杨树花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建立一种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杨树花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方法。实验以异硫氰酸苯酯进行柱前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杨树花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21种氨基酸线性-12范围为0.0019~2.7000μmol·mL,R均>0.9990;21种游离氨基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88.25%

6、~100.04%之间、RSD为0.57%~2.73%(n=6),水解氨基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0.21%~100.01%之间、RSD为0.52%~2.32%(n=6)。该方法稳定、快速、精密度高、线性范围宽,适合杨树花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测定。(2)杨树花乙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测定与降血脂活性研究研究了杨树花乙醇提取物(EFP)降血脂活性,并分别采用铁离子还原法、2,2-二苯基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了EFP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EFP中包含78.5%黄酮类物质和10.4%酚类物质。体外体外抗氧化实验中,EFP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力的IC50为36.40±0.62μ

7、g/mL和对铁离子还原的EC50206.32±1.6μg/mL。在降血脂活性方面,无论是预防性给药还是治疗性给药,与高脂血症小鼠相比,EFP的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均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升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总之,EFP的3个剂量组(100,200和400毫克/千克)均显著改变血浆脂质水平使之接近正常。这些结果表明EFP有明显的降血脂活性。I(3)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