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四君子题画诗的审美内涵解读

元代四君子题画诗的审美内涵解读

ID:35644264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06

元代四君子题画诗的审美内涵解读_第1页
元代四君子题画诗的审美内涵解读_第2页
元代四君子题画诗的审美内涵解读_第3页
元代四君子题画诗的审美内涵解读_第4页
元代四君子题画诗的审美内涵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元代四君子题画诗的审美内涵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元代四君子题画诗的审美内涵解读元代四君子题画诗的审美内涵解读摘要题画诗是诗画结合的艺术,更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特别是在元代,伴随着四君子题材的兴起,加之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造就了中国绘画史上四君子题画诗发展的最高峰,其所呈现出来的诸多审美意蕴也是其他时期的绘画和诗作所不具备的。本文从元代四君子题画诗的产生背景谈起,就其具体的审美内涵和意蕴进行解读。关键词:元代四君子题画诗审美内涵解读分析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一元代四君子题画诗出现的背景分析1社会背景元代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所以在统治政策上不同于其他朝代。元朝统治时期

2、,分等级、废科举、罢画院,一系列措施都让很多文人们心生绝望,眼见不能受到重用之后,进而产生了归隐的想法,远离尘世所扰,继而归隐山林。然后投身于诗画创作中去,在逃避现实的同时消解自己心中的苦闷。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自然景物都能得到文人们的青睐,梅兰竹菊四君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为诗人画家们所称赞,到了元代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其受青睐程度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有“比德”的传统,四君子之所以受到肯定和称赞,就是因为其自身的内涵和寓意,能够满足文人画家们比德的需要,能够借助对四君子的描绘,表达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情怀,其不仅仅是寄意,甚至是寄身,通过四君子,不断

3、强调自身对清高、素雅节操的追求。特别是当他们认识到绘画本身对这种思想表现的局限性之后,又开始在画作中的题诗,作为解释和说明,直接推动了四君子题画诗繁时代的到来。2艺术背景元代的艺术创作,对之前抒情言志和愉悦的创作观进行了充分的继承,借景抒情,审美怡心已经成为了艺术创作普遍的共识,对于绘画来说,在这种创作观的影响下,单纯的绘画功能有限,需要借助题画诗予以完善和加强,为题画诗的出现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于此同时,因为元朝特殊的统治政策,所以文人画开始流行起来,这些文人们普遍多才多艺,能书善画,当创作出一幅作品之后,题几句诗在一旁,似乎成为了一个很自然的现象。而且因为

4、元代的统治者是游牧民族出身,对中原文化没有太多了解,对书画也没有什么兴趣,之前的很多名家名作因为得不到很好的保管而多有损坏和遗失。所以,文人画的创作者们担心自己的作品得不到充分的重视,继而在画中作诗,旨在起到一种醒目和重视的作用,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于后世。在书画院被罢除之后,文人们开始了自发的交往,文人们互为引荐,切磋艺事,合作书画,唱和诗文,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活动中心,以书法、诗词的修养来借花鸟画抒发其情怀。于是,不再追求对客观景物的忠实描绘,把出世与人世之间的矛盾惆怅体现在“有我之境”的笔墨情趣之中。同一时期的书画家们多有来往,或者是相互鉴赏,或者是互赠

5、作品,或者是共同创作,为对方作品题诗,表现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也就成为了一种自然的事情。在上述多种原因的共同推动下,四君子题画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二元代四君子题画诗的审美内涵1以动写静,动静相宜绘画是依靠造型和色彩等要素,创作出可观可感的艺术形象,虽然能够给人以动态的感觉,但是那是创作者高超的创作技法使然,其最终的创作成果是以静态形式展现的,所以是一门静态的艺术。而文字却可以对各种动态场景予以直接的描绘,看到这栩栩如生的文字,读者脑海中就可以浮现出一个相应的景象。绘画是静态,文字是动态,看似是对立的,也没有融合的可能。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来讲求“中和”,善于把

6、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统一起来,从而获得新的审美特征。而题画诗就是动静结合的一个具体表现,绘画的静和诗歌的动,两者完美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高克恭的《墨竹坡石图》,画面中一个成斜坡形状的石头,有两杆竹子,竹竿挺拔,竹枝微微倾斜,而竹叶因为雨露的滋润而微微下垂,竹子三大部分的描摹十分逼真,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营造出了一个烟雨雾蒙的意境。而赵孟?的《题高房山墨竹坡石图》,其中写到:“高侯落笔有生意,玉立两竿烟雨中。天下几人能解此,萧萧寒碧起秋风。”第一句就点出了主旨,认为高房山的这幅作品是十分生动和逼真的,然后对其进行了说明,第二句中的一个关键字是“

7、立”,描写出了竹子的挺拔和坚韧。而“起秋风”,意在描绘秋风吹来让竹子摇摆的景象,不仅感觉到了几分寒意,竹子虽然摇摆,但是却依然挺立。高房山的画,是一首诗,而赵孟?的诗,则更像是一幅画,对原来静态的竹子进行了动态的描写,使绘画的审美意境得到了丰富和扩展,两者相得益彰。又如王冕的《题墨梅图》,王冕在中国绘画史上以画梅著称,这幅画中选取了自己家中门前的梅树,从画面中来看,采用了截取式的构图,几枝梅从画面的右上方伸出,且姿态各异,有完全开放的,也有含苞欲放的,而梅枝也是蜿蜒曲折,苍劲有力。画面虽然较为简单,但是王冕却题了一首长诗,对整个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说明,并由此

8、抒发出了自己的情感,属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