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针灸治疗方法

哮喘的针灸治疗方法

ID:35655746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07

哮喘的针灸治疗方法_第1页
哮喘的针灸治疗方法_第2页
哮喘的针灸治疗方法_第3页
哮喘的针灸治疗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哮喘的针灸治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哮喘的针灸治疗方法  (一)辨证要点  哮喘的发生常与外邪、饮食、情志、体虚等因素有关,病理因素以痰为根本。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其发生多为痰饮伏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发作期多表现为气阻痰壅的实证,亦有素体肺肾不足或正气耗伤者,发作时表现为虚哮。缓解期多表现为肺、肾等脏气虚弱,兼有痰浊内阻之证。实证主症:病程短,或当发作期,哮喘声高气粗,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体质较强,脉象有力风寒外袭,喉中哮鸣如水鸡声,痰多,色白,稀薄或多泡沫,伴

2、风寒表证,苔薄白,脉浮紧痰热阻肺喉中痰鸣如吼,胸高气粗,痰色黄或白,黏着稠厚,伴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虚证主症:病程长,反复发作或当缓解期,哮喘声低气怯,气息短促,深吸为快,体质虚弱,脉弱无力肺气虚喘促气短,动则加剧,喉中痰鸣,痰稀,神疲,汗出,舌淡,苔白,脉细弱肾气虚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二)哮喘的治法  1.实证祛邪肃肺,化痰平喘。取手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2.虚证补益肺肾,止哮平喘。取相应背俞穴及手太阴、足少阴经穴为主。  (三)哮喘的处方 

3、 1.实证  主穴:列缺尺泽肺俞中府定喘  方义:手太阴经络穴列缺可宣通肺气,祛邪外出;合穴尺泽以肃肺化痰,降逆平喘;肺俞、中府,俞募相配,调理肺脏、宣肺祛痰、止哮平喘;定喘为治疗哮喘的经验效穴。  配穴:风寒外袭配风门、合谷;痰热阻肺配丰隆、曲池;喘甚者配天突。  2.虚证  主穴:肺俞膏肓肾俞太渊太溪足三里定喘  配穴:肺气虚配气海;肾气虚配关元。  方义:肺俞、膏肓针灸并用,可补益肺气;补肾俞以纳肾气;肺经原穴太渊配肾经原穴太溪,可充肺肾之气;足三里调补胃气,以资生化之源,使水谷精微上归于肺;定喘为平喘之

4、效穴。  (四)哮喘的针灸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毫针常规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风寒及肺肾气虚者可酌加灸或拔罐法。  2.其他治疗  (1)穴位贴敷法选肺俞、膏肓、膻中、定喘。常用白芥子30g,甘遂15g,细辛15g,共为细末,用生姜汁调药粉成糊状,制成药饼如蚕豆大,上放少许丁桂散,敷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贴3小时左右取掉,以局部红晕微痛为度。  (2)皮肤针法取鱼际至尺泽穴手太阴肺经循行部、第1胸椎~第2腰椎旁开1.5寸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循经叩刺,以皮肤潮红或微渗血为度。  (3)穴位埋线法取肺俞

5、、定喘、膻中。用一次性无菌埋线针,将0~1号铬制羊肠线1~2cm,埋入穴位皮下。  (4)耳针法取对屏尖、肾上腺、气管、肺、皮质下、交感。每次选用3~5穴,毫针刺法。发作期每日1~2次;缓解期用弱刺激,每周2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