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简析宋代养兵制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简析宋代养兵制

ID:35671298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09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简析宋代养兵制_第1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简析宋代养兵制_第2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简析宋代养兵制_第3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简析宋代养兵制_第4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简析宋代养兵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简析宋代养兵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析宋代养兵制内容提要:由于唐末五代以来蕃镇割据、君弱臣强的政治局面的产生,使得宋初的统治者深刻地认识到控制兵权的重要性。统治者认为自己控制的兵多,就能够震慑天下,领导天下,从而制定了募兵制,但是宋代养兵之多,最终使募兵制变成了养兵制。在一定层面上养兵制确实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军队战斗力不强,形成了冗兵、冗弱的现象,以致于造成朝廷的财政危机、粮食危机及边疆危机等,有许多弊端。关键字:养兵制、募兵制、冗兵、冗弱、稳定与作用、危机与弊端正文安史之乱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近二

2、百余年的大动荡大分裂的封建割据时期,特别是五代十国时代政局的频繁更迭,更加促使宋初统治者认真思考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君弱臣强局面产生的原因和总结各代政局不稳的经验教训,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分散地方权力,其主要从“兵”“权”“钱”三方面入手,即把地方的兵权、政权、财权集中到中央,使地方没有能力与中央抗衡。宋代统治者以兵起家,深知成功的控制兵权是巩固统治地位的先决条件,因此,宋朝统治者对兵制的建立自然而然又多了几分关注之心。养兵制就是在统治者过于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形成的。实施养兵制的初衷是好的,但

3、到后来却发生了变质,成为了国家的沉重负担。一宋代养兵制的“兵”主要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其中,禁军是北宋王朝的常备正规军队,由皇帝直接掌握。厢军、乡兵和蕃兵为地方武装。北宋立国之际,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巩固新建的政权,杜绝拥兵自重现象,防止唐末五代封建割据状态重演,便采纳赵普建议,对藩镇“杯酒释兵权”收其精兵,萃集京师,北宋统治者在禁军的名义下,掌握了所有战斗能力强的军队。这支军队,总领于殿前,侍卫两司,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侍卫司分为侍卫马军司和步军司,并殿前司而号三衙,禁兵分属三衙统

4、率,其任务是守备京师,保卫宫城,外备征战,戍边讨叛。它是宋王朝赖以存在的主要支柱,是能够巩固其统治地位领导天下的重要保证。宋初约有二十二万禁军,京城开封驻军十多万,外地驻军十多万,战斗能力都非常强,这种内外驻军原是统治者期望京师禁军能控制外地驻军,合外地驻军而能抵挡在京禁军,以达到“内外相制”而维护自己的统治,但宋初以后,从太宗雍熙元年(986)歧沟关之役的失败到真宗景德元年(1004)澶渊之盟的订立这一时期,北宋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守内虚外的政策逐渐形成,统治者的政治目光注视着“内患”,国防

5、策略由积极进攻一变而为消极防御,再变成屈辱求和。再加上北宋政权政治上的日益保守和腐败,导致了军政废弛。从此,禁兵的发展走上了一条冗兵冗弱的道路,最大的特征就是兵额急剧上升。真宗天禧时(1017—1021)禁军人数已达四十三万多,而到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竟高达八十多万,为北宋一代之最!庆历以后,数量虽然略有下降,但也一直保持在五、六十万的水平,为宋初的三倍左右。其次是军营空额现象严重,法定每指挥步兵五百人,马军四百人,实际上“马一营或止数十骑,兵一营或不满二百”。第三,战斗能力极差,大批新召募的士

6、兵,既未经战争锻炼,又缺乏必要的训练,加之生活环境恶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素质低劣。有的步兵,“材质极弱,自云不知战斗,见贼恐死”;而骑兵中,“有不能披甲上马者”,射箭则“马前一二十步即以坠地”。地方武装也是宋代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厢军、乡兵和蕃兵。厢军是国家正规军中的地方军,乡兵是非正规地方军,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由召募来的地方兵,经过编队训练,加强地方上的统治,蕃兵是少数民族组成的非正规边防地方军。宋朝设厢兵的目的在于:“大抵以供百役”,且具有工兵的性质。如壮城军用于修筑城池,作院军用于制造武器,清

7、河军用于疏浚河道,船坊军用于建造船舰等。因此,厢兵数额也是相当庞大的,太祖开宝年间(968—976)为十八万五千人;太宗至道年间(995—997)有三十万八千人;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有四十八万;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有四十九万九千人;至神宗初年,各种厢兵的蕃号有二百几十个,五十多万人,并且厢兵只用于劳役,而不训练以备作战,虚耗国家供养,引起士大夫非议。神宗年间,翰林学士孙洙评述北宋兵制说:“今内外之兵百余万,而别为三四,又高为六七也。……离而为六七者,谓之兵而不知战者也。给漕挽者兵也

8、,服工役者兵也,缮河防者兵也,供寝庙者兵也,养国马者兵也,疲劳而坐食者兵也。前世之兵,未有猥多如今日者也,前世之兵之害,未有甚于今日者。”另外,还有李邴对北宋兵制的批评:“所谓厢军者,臣不知其所谓也。夫习击刺,工骑射,履行阵,固兵矣,擎肩舆,供技艺,服厢役,又兵乎?今日一卅守贰,下至官观,里居之士,皆破兵为白直,冗占私役,诡名重叠,其弊百出,皆厚于厢军。”宋代始终都没有废除这个军种,而只是稍加改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