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

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

ID:35717207

大小:16.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14

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_第1页
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_第2页
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_第3页
资源描述:

《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李洲良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综而论之,豪放飘逸,这已成为文学史上的定论;若析而论之,这种豪放飘逸的美学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目前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的或令人满意的结论。本文拟从诗歌美学的角度,对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作一番具体考察,以期得到一点新的认识。瑰奇宏廓之美这是就李白诗歌所表现的艺术境界而言。范传正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说李白的诗“受五行之刚气,叔夜心髙;挺三蜀之雄才,相如文逸。瑰奇宏廓,拔俗无类。”“瑰奇宏廓”四字,确能抓住李白豪放飘逸诗风之关键所在。李白诗歌的美首先表现为瑰奇的美。丰富的比喻,大胆的夸张,迥落天

2、外的想象,古老而神奇的神话传说,明丽飞动的审美意象为瑰奇之美涂上了一层光怪陆离的色彩,而其内蕴则有远大的理想,宽阔的胸怀,雄伟的气魄和渊博的学识充实其中,从而使李白的诗呈现出瑰奇宏廓的艺术境界。《蜀道难》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全诗极力铺排蜀道的千奇万险,高不可攀:从蚕丛鱼凫,五丁开山的古老神话到眼前六龙回日之髙标,冲波逆折之回川;从黄鹤、猿揉的难以逾越到悲鸟、子规的啼血哀鸣;从抚臂长叹、凋朱顏等自我心态的描述,到对友人不如早还家的忠告,从古及今,由秦入蜀,由自然到人事这三条线索的纵横交错,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三次咏叹,使全诗形成了瑰奇宏廓的艺

3、术境界,气势磅播,一唱三叹,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梁甫吟》一诗也是如此。该诗的主题是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渴望风云际会的迫切心情。这本是历代文人士子常写的主题,然而在这首诗中李白借助于艺术想象,把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紧密结合起来,写得宏廓而瑰奇,如天风海雨,咄咄逼人。另如《登广武战场怀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古风•秦王扫六合》、《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所创造的艺术境界都具有瑰奇宏廓的特点,令人叹为观止。所以,晚唐诗人皮日休赞云:“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

4、。”®奔腾浩荡之美如果说瑰奇宏廓之美体现了李白诗歌吞吐群星、包孕日月的雄伟境界,那么奔腾浩荡之美则体现了他的诗歌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和力量。这是就李白诗歌的抒情特点而言,也是①《刘枣强碑文》。•109•他豪放飘逸诗风的又一表现。李白诗歌有一种不断向前冲击的力量,如喷溢的火山,带着光、热和缤纷的色彩一齐奔涌出来;又如出峡的江水,翻滚着、怒吼着,泛着白色的波涛倾人大海。这种一泻千里的气势实质上主要是指李白诗中喷发式的抒情。他的感情一旦兴发便迅速饱和,然倾泻而出,不可遏止,如开闸的洪水,使人震憾,令人神往。如“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5、”(《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纵横变幻之美李白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他的诗发想无端,纵横变幻,非常人所能预料,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说诗晬语》云:“太白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涛浪自涌,白云卷舒,从风变灭。”这恰好抓住了李白诗歌艺术想象纵横变幻的特点。首先,这种艺术想象常常与夸张、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结合起来,创造出许多新奇而独特的审美意象。如李白笔下的明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举杯遨明月,对影成三人。

6、”(《月下独酌》)“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梦游天姥吟留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青天明月未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且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送韩侍御之广德》)在这些美丽的诗句中,李白有时把明月赋予光明皎洁的内涵,表示出由衷的向往和追求,有时视为促膝谈心的朋友,来排遣寂寞的时光;有时想象明月可以送他远行,带着他的心送朋友到远方;有时甚至想象月色可以象赊酒一样到处去赊

7、的。赋予明月如此丰富的想象,非李白不能道出。另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人胸怀间。”(《赠裴十四》)“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等等,都是不可思议的想象。其次,与这种艺术想象相联系,李白诗歌的意象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常常是上个意象与下个意象、上一句与下一句、此一层与彼一层之间,跨度大、关联少,有时甚至难以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全是凭借一个又一个纵横变幻的想象联缀起来。如《江上吟》,全诗由追求现世享乐,肉体成仙一下跳到追求文学之永恒,再跳到对功名富贵的否定。这两次大的跳跃,都省去了内在的

8、逻辑与关联,且开头载妓泛舟的行乐与结尾对功名富贵的否定似有矛盾之处。但全诗就是这样任情之所之,驰骋想象,联而成篇。读者还未来得及理清全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