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与庄子美学

李白诗歌与庄子美学

ID:35717453

大小:28.1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4

李白诗歌与庄子美学_第1页
李白诗歌与庄子美学_第2页
李白诗歌与庄子美学_第3页
李白诗歌与庄子美学_第4页
李白诗歌与庄子美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白诗歌与庄子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李白诗歌与庄子美学葛景春李白与庄子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不仅李白的思想曾受到《庄子》一书的巨大影响,就是李白的文艺美学思想及诗歌艺术风格,均与庄子有密切的师承关系。李白的诗歌与庄子的文章,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明人胡应麟说:“千古词场称逸者,吾于文得一人,曰庄周;于诗得一人,曰李白。知二子之为逸,则逸与神,信难优劣论矣。”(《诗蔽.外编卷四•斑下》)明人杨升庵也说:“庄周、李白,神于文者也,非工于文者所及也。文非至工,则不可谓神。然神非工之所可至也。”(《杨升庵外集》转引《李白集校注•丛说》)胡、杨二人均指出庄子文与李白诗的特点是“神”与“逸”,虽说得有些飘

2、渺玄妙,我们还是可以体会的。“神”,是指其文章诗歌高超绝妙,无与伦比;又指其诗文神韵隽永,含蓄不尽,耐人寻味。“逸”,是指他们才华横溢,诗思奇纵,感情逸荡,文笔横肆,往往逸出法度之外。这些特点,都与他们的美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李白与庄子作品的风格,之所以如此相似,除了他们都具有卓越的文学才能,浓厚的浪漫气质,傲岸的个性特征外,还因为李白深受庄子影响,在他们的美学观点上,有不少共同之处。如自然美、壮大美、“无言”美、率真美等。虽可分而论之,但其基础还是自然美。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主张“自然无为”。因此,他们最提倡自然,反对人为。《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章

3、〉意思是说:诚实的语言不华丽,华丽的语言不诚实。就是说,老子不喜欢华丽雕凿的语言,认为未加雕饰的朴素语言才是美的。也可以说,他所提倡的是“不美”之美,即朴素美。关于朴素美的观点,庄子有所发挥,他明确指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以下引《)主子》只注篇名)朴素美,也就是自然美。《庄子》中有个“东施效颦”(《天运》)的寓言,就是讲这个美学观点的。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大家都觉得她更加妩媚,因其有自然之美。东施也跟着西施学“捧心而颦”,结果大家都吓跑了。道家虽不提倡雕饰之美,但若雕饰的比较自然,也可以算作美。庄子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山木》)又提出要“以天

4、合天”(《达生》)。“以天合天”就是作得不露斧凿之痕,好象自然生成的一样。这就是说,庄子不仅只要天然美,也要自然朴素的艺术美。那种认为道家否认艺术的观点,我认为是不确的。.李白反对雕琢,提倡“天真”,即提倡道家的自然美。他在诗中多次引用“东施效颦”的故事,来表达他的美学观: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古风》其三十五)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玉壶吟》)李白还提出要贵“天生”、“天然”“清真”,反对“朴散”、“失真”: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草书歌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

5、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f古风》其一)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从上侍中所提到的“天真”、“清真”、“天生”、“天然”都是自然的意思。“朴”也是“真”,“真”即是自然:“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渔父》)“朴散”,就是“失真”,也就是失去了自然。李白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创作中也实践了自己的美学观。王世贞指出李白的诗歌,是“以自然为宗”(《艺苑危言》卷四)。他力求自己的诗歌朴素自然,通俗易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努力向古今的民歌学习。他对乐府民歌下过很深的功夫。因

6、此,他的诗歌很有民歌风味,朴实清新,自然流丽。象李白集中有名的《长干行》、《江夏行》、《妾薄命》、《子夜四时歌》、《乌夜啼》、《古朗月行》、《夜坐吟》、《思边》、《静夜思》、《赠汪伦》等诗,都深得民歌风神。李白诗歌的这种朴素自然之美是怎样来的呢?果真是“天生”和“自然”而来的吗?李白虽贵“天生”、“天然”,但这只是他在美学上所追求的目标,而决非不费气力就能自然达到。朴素自然美之真正得来,是化绚烂为平淡,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是“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是艺术上刻苦锤炼而达到的一种极致。李白少年时见老妪“铁杵磨针”而发愤学习而“三拟《文选》”的传说,及他诗集中大量的仿乐府诗,说明他为达此目

7、标花费了多少劳动。道家在美学上还主张壮大美。《老子》赞扬“大音”、“大象”、“大巧”、“大辩”,庄子更明确,他说:“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天道》)还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所谓“大美”者,即崇高美。清人姚鼐把崇高壮大美叫做“阳刚之美”。道家崇尚自然,自然天地间多是崇高壮大的事物,因此道家崇尚壮大美。《庄子》寓言中经常出现崇高壮美的形象。象《逍遥游》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几千里”之大的鲲,“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