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对生命的态度

儒道佛对生命的态度

ID:36086999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5

儒道佛对生命的态度_第1页
儒道佛对生命的态度_第2页
儒道佛对生命的态度_第3页
儒道佛对生命的态度_第4页
资源描述:

《儒道佛对生命的态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梁冬:儒、释、道三家对生命的理解文

2、梁冬儒家先说儒家。以前我们不读儒家不了解,后来发现儒家从孔子一直到曾参,一直到子思,到孟子,这一脉下来算是儒家的正根。其实从孔子开始,都是很可爱的人。你可以想象一下,孔子是一个身高一米八几,用朱清时教授的考据来说,是接近两米的人,会各种技能,在当时能操作好多匹马的车,会射箭,力气很大,会弹琴,会算卦,还会埋人,包括埋人的各种高难度技巧,就是把一个人埋得很高级这件事是他的专业,所以他这种人活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饿不死的人,所以他也说自己技能太多。而且这个人建立了一个党派,其实当时的儒

3、家已经成为一个儒党了,超过三千人,有清晰的政治主张,并且有极其强大的凝聚力,这样一股政治力量活跃在当时的鲁国。它已经是中国最早的党派。你看他最喜欢的生活状态,是早春三月,带着几个学生,找一个温泉泡泡,在温泉里面喝喝酒,喝完酒之后,趁天还没有冷、风还没有刮起来的时候,一路唱着歌,然后回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是放几天的酱肉都不带吃的那么一个人。其实是随着《大学》,随着后来孟子的继承,儒家的生命观变得越来越刚强和弘毅。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后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是靠儒家支撑的,甚至一直到抗战时期的许多儒将,他们在面

4、临民族大义存亡时的承担,都是和儒家的“士不可不弘毅”这一种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有关,这个主人翁并不是说他是天下的主人,他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所以他作为主人,来到世间是要有担当的。每一个真正的儒生,我所尊重的儒生,他整个生命信条里面都是一种对从自己到家族、到朋友、到乡党、到国家、到天下,他是有一圈一圈的担当的过程。而且因为我有这个责任,所以我不怕死,所以我反而能活得长,这个逻辑是清晰的。当年在西南联大,敌军炸弹来跑空袭的时候,梁漱溟、刘文典都曾经说过类似的话,说我不会死,因为还有事没干完。他有一种天命感,就是一个人相信他自

5、己就是承担这种天命的时候,他就有一种被天罩着的勇气,这种有老大罩着的勇气,自然而然就有一种摧枯拉朽的生命力支撑着他,他有凛然之气。后来很多北大的那些老的学者和教授,比如汤先生、季先生、楼老师他们身上都能看到。就是在老一辈的学者身上,你看到他们有一种正气在。道家而道家的精神是什么呢?道家的生命观来自于真正理解了天地的机变,什么叫“机”,什么叫“机变”?即天地之机的变化。就是他知道世界那些看似不相关的会出现的人会出现的事,会出现的天气,会出现的人文地理的情况,甚至会出现的一些风俗,都是隐隐地受一个巨大的程序在影响着的。

6、而道家的人总是知道这个程序现在运行到第几步了,然后他在最恰当的时候出来,但是他不自己干,他会找一群能够干的人,给他们方向,帮他们在关键的时候做一些决策。比如你会发现诸葛亮、张良、耶律楚材,包括范蠡、刘伯温,其实都有这种道家的特质。他们都知道用自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这种气概去支撑,能耗太高,所以他总是用别人去消灭别人,用别人去帮助别人。然后不居功,不求名,功成身退。所以历朝历代有许多道家仙骨的人,在乱世他就出来了,帮助稳定社会次序,帮助其他人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在和平盛世,他们就隐藏起来了,躲在一个不起眼的角

7、落,对那些鄙视他的人心里默默地念一句:“你丫快死了,你还不知道。”他就是挣钱都不会很努力地挣,他也不需要花很多钱,但是他知道什么时候需要钱的时候,他手上就有钱,这就是有道家精神的人。通常这种人不会太胖,他连胖都懒得胖。他知道多余的钱只能做多余的事,多余的人只能带来多余的烦恼。这样的人他自己活得长,在和平时期他活很长时间,但是你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他也懒得向你证明和解释他的存在。「他是一个不需要刷存在感的人。」佛家而佛家这一种智慧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真正意义的物随心转,就是说世界只不过是一组又一组我们心念心意识临时组合

8、的幻象,就像量子物理学这些年研究的结果一样,那就是观察的结论与观察者的主观判断有关。我们所感知到的这个世界,无论是眼睛看见的还是耳朵听见的,还是鼻子闻到的,还是身体触摸到的,甚至想到的,我们称之为“色、声、香、味、触、法”的,佛家认为都只不过是一个临时的幻象,它是临时的,它过去不曾有,未来也不会有,对于这种状况他们不执著不强求。所以甚至我认识一些和尚,他们的身体未必有多好,但是他们并不以为然,也不那么在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隐隐的让我感觉到他们也在享受身体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因为他们似乎有这样一种潜台词,认为现在这一

9、切身体上的痛苦,都是过去他们的无明带来的一个结果,只需要接受它就好。所以当一个人不觉得痛苦是一个痛苦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那么痛苦。就像当一个人不觉得爱情是爱情的时候,爱情就不会对你造成伤害,你就会享受爱情。只是他们这么说,我也没证到。我感觉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现在真正的以禅定呼吸法门来修身和修心的和尚不太多了,我只能说不太多了。朱清时教授曾经跟我说过,在民国时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