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审驴》课件1

《包公审驴》课件1

ID:36088961

大小:653.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05

《包公审驴》课件1_第1页
《包公审驴》课件1_第2页
《包公审驴》课件1_第3页
《包公审驴》课件1_第4页
《包公审驴》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包公审驴》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包公审驴读准字音:挣(   )钱辔(  )头听差()耷(  )拉圈()栏懊(  )恼惊慌失措()冒(  )名顶替检查预习情况zhèngpèichāidājuànàocuòmào形近字组词:审(   )伸(   )吭(   )杭(   )役(   )没(   )衙(   )街(   )审问伸展吭气杭州衙役衙门出没街道包青天——包拯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人。他28岁中进士,他当过的大章阁待制和龙图阁学士使他有了“包待制”、“包龙图”的雅称。由于包拯在开封府任职期间执法严明,铁面无私,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当时的百姓都知道包拯,

2、直呼他“包公”。包公审案的故事有一次,有个农民夜里把耕牛拴在牛棚里,早上起来,发现牛躺倒在地上,嘴里淌着血,掰开牛嘴一看,原来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这个农民又气又心痛,就赶到县衙门告状,要求包拯为他查究割牛舌的人。这个无头案该往哪里去查呢?包拯想了一下,就跟告状的农民说:“你先别声张,回去把你家的牛宰了再说。”农民本来舍不得宰耕牛,同时按当时的法律,耕牛是不能私自屠宰的。但是割掉了舌头的牛也活不了多少天;二来,县官叫他宰牛,也就不用怕犯法。那农民回家后,果真把耕牛杀掉了。第二天,县衙门里就有人来告发那农民私宰耕牛。包拯问明情况,立刻沉下脸,大喝一声说:“好大胆的家伙,你把人家的牛割了舌头,反倒

3、来告人私宰耕牛?”那个家伙一听就呆了,伏在地上直磕头,老老实实供认是他干的。原来,割牛舌的人跟那个农民有冤仇,所以先割了牛舌,又去告发牛主人宰牛。解读题目,提出疑问包公为什么要审驴?驴子不会说话,他怎样审驴的?审驴的结果又如何呢?朗读课文,理解大意状告毛驴细审毛驴找到毛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你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加三个小标题。状告毛驴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王五为什么要状告毛驴呢?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你从这两段描写中读懂了什

4、么?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说明王五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到衙门状告毛驴的。“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细审毛驴包公是怎样通过瘦驴找到王五的好驴,惩治窃贼的呢?包公能快速找到办案的方法,这说明他思维敏捷,才智过人。“不要给它吃,不要给他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包公十分熟悉驴的本性,他的计谋源于他渊博的知识。“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就上哪。”这句话说明包公知道毛驴会逃回自己的家,心里很有把握能抓到偷换毛驴的贼。包公为什么能顺利破案呢?你知道这其中的玄机吗?包公了解动物习性,懂得毛驴有一旦遇到危

5、难,就会本能地逃回最安全的地方,也就是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一生活特点,因此采取了最为有效的手段。我来“审案”本文中除了包公使用了计谋,还有谁也使用了呢?结果怎样呢?那个偷驴的贼也使用了计谋,他以为驴不会说话,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实际上他使用的却是愚蠢的计谋,结果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思维延伸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编排课本剧。拓展训练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