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

【教学课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

ID:36091186

大小:4.46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5-05

【教学课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_第1页
【教学课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_第2页
【教学课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_第3页
【教学课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_第4页
【教学课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课时编写:合肥五十中孙曼老师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

2、下册讲述了北宋年间杨家名将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当时,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双龙会”,暗藏杀机,兵困行宫。声声怒吼,阵阵击鸣,战车交错,刀光血影。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战死,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导入新课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崭露头角—辽与西夏的崛起1、辽的崛起(1)契丹族的发展隋唐时

3、,游牧的契丹族与汉朝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唐末,北方汉人带去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9世纪后期,有农耕、冶铁、纺织等产业,开始筑房屋、城池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汉化时间:民族:人物:都城: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2)辽的建立辽太宗时,占领幽云十六州(3)辽的扩张西夏武士想象图西夏文“火急驰用”敕[chì]牌敕牌上刻西夏文“敕燃马焚”,意为“敕令驿马昼夜急驰”。2、西夏的崛起(1)党项族的发展原属于“五胡乱华”中羌族的一支唐朝时,与中原文化接触较多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汉化时间:民族:人物:都城:(2)西夏的建立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元昊民族政

4、权并立西夏辽北宋政权名称民族建国时间建立者都城动动手,填填空辽(契丹)契丹族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上京北宋西夏汉族党项族960年11世纪前期元昊赵匡胤兴庆东京(今开封)二、战争与和平北宋战?和?辽1、辽与北宋的和战冲突加剧辽太宗宋宋太祖晚年辽友好和平宋太宗辽战争宋真宗战争辽契丹的兴起幽州云州上京黄龙府农安临潢府女真韦室鞨水黑靺巴林左旗南黄河河辽河土河潢江龙黑海渤海本日契丹(辽)后晋海东高丽943年契丹(辽)疆域幽云十六州地区阴山木叶山东京开封北辽云州武州新州朔州寰州应州蔚州涿州幽州顺州蓟州檀州儒州妫州莫州濮阳澶州北京大同蓟县高粱河陈家谷幽云十六

5、州宋辽主要交战地点岐沟关瓦桥关瀛州河间宋渤海河黄水干桑宋辽交战形势(1)澶渊之战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材料一(宋太宗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需谨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北方的强敌,一时既无法驱除,而建都开封,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这一层,宋人未尝不知。然而客观的条件,使他们无法改计。”——钱穆《国史大纲》为什么北宋大量胜仗还要签订盟约呢?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在双方力量相对均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

6、的产物材料一:宋辽遂为兄弟国,宋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自是两国不交兵一百二十年。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交界处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材料三: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大太的面子。……且和平实现后,北宋还能送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2)澶渊之盟影响?评价?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2)澶渊之盟(评价)消极—加重北宋人民负担,开战争赔款先河积极—保持百余年和平,互市不绝一分为二的评价方式战争连

7、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宋夏边界贸易兴旺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都曾与北宋发生战争,并使双方损失很大。2.后来都达成和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贸易发展。3.都向北宋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思维延伸一: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思维延伸二:有人说辽、夏对宋的战争是侵

8、略战争,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说出理由。不赞同。辽、西夏的建立者分别是契丹族和党项族,这两个民族从居住区域、历史传统、民族文化习俗等方面看,都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因此,辽、西夏对宋的战争冲突,都属于民族内部问题,不是侵略战争。但是,辽、西夏对宋的战争中,大肆的抢劫破坏了当地人民正常的生活,是非正义的。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贸易往来;促进了民族融合。思维延伸三:怎样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崭露头角战争与和平辽西夏宋辽和战宋夏和战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11世纪前期

9、党项族元昊澶渊之盟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宋夏和议宋夏边界贸易兴旺知识小结辽西夏北宋阿保机上京916年汴京960年契丹1038年党项兴庆元昊赵匡胤汉澶州之战澶渊之盟元昊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