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

【教学设计】《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

ID:41462105

大小:39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5

【教学设计】《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_第1页
【教学设计】《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_第2页
【教学设计】《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_第3页
【教学设计】《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_第4页
【教学设计】《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建立以及它们之间的战和关系,战争是短暂的,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

2、握;2、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兴起和政权的建立的过程;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辽宋西夏政权的并立;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战争的性质和议和的积极作用。◆课前准备◆历史地图册、历史填充图册、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电视剧《杨门虎将》讲述了北宋

3、年间杨家名将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当时,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双龙会”,暗藏杀机,兵困行宫。声声怒吼,阵阵击鸣,战车交错,刀光血影。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战死,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今天一起来了解宋与辽以及西夏的并立。【进入新课】一、崭露头角—辽与西夏的崛起1、辽的崛起(1)契丹族的发展隋唐时,游牧的契丹族与汉朝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唐末,北方汉人带去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9世纪后期,有农耕、冶铁、纺织等产业,开始筑房屋、城池(2)辽的建立

4、907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3)辽的扩张辽太宗时,占领幽云十六州2、西夏的崛起(1)党项族的发展原属于“五胡乱华”中羌族的一支,唐朝时,与中原文化接触较多。图片展示,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汉化。(2)西夏的建立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在兴庆(今天的银川)登基称帝,从此夏开始了它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夏位于宋的西北,历史上称为西夏。元昊统治时期,西夏的势力有很大的发展,其辖境“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宁夏同心县南),北抵大漠,境土方二万余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

5、和陕西北部、内蒙一部。。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学生分组制表。教师最后出示下表:民族契丹族汉族党项羌政权辽北宋西夏时间916年960年1038年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元昊都城上京东京兴庆再多媒体展示民族政权并立情况简图。二、战争与和平1、辽与北宋的和战(1)澶渊之战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过渡:为什么北宋大量胜仗还要签订盟约呢?材料一(宋太宗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需谨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北方的强敌,

6、一时既无法驱除,而建都开封,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这一层,宋人未尝不知。然而客观的条件,使他们无法改计。”——钱穆《国史大纲》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在双方力量相对均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的产物(2)澶渊之盟材料一:宋辽遂为兄弟国,宋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自是两国不交兵一百二十年。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交界处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材料三: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大太的面子。……且和平实现后,北宋还能送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

7、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评价:消极—加重北宋人民负担,开战争赔款先河积极—保持百余年和平,互市不绝交给学生一分为二的评价方式。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⑴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战争⑵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⑶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⑷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宋夏边界贸易兴旺思维延伸一: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1.都曾与北宋发生战争,并使双方损失很大。2.后来都达成和

8、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贸易发展。3.都向北宋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