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19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ID:36144734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19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_第1页
19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_第2页
19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_第3页
19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19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9七颗钻石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交流。1、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简单交流。2、交流作者。二、读通课文。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2、

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三、认字。1、读准字音。“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咽”为多音字。2、开火车认读。3、记忆字形。4、组词竞赛。5、开火车认字组词。四、写字。1、重点指导:(1)、“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2)、渴—竭、哀—享联系记忆。(3)、“累”下边不是“系”,“舔”右下部不是“小”字。舔—添(4)、“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2、学生书写。3、听写。第二课时一、通读课文,提问。1、接力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了什么?有什么问题?2、学

3、生全班交流。二、理解课文。1、第一自然段教学。(1)齐读第一自然段。(2)由泡泡中的提示语“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3)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2、主体部分教学。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1)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

4、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2)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3)水罐变成银的:引导学生由第一自然段“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想象: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4)水罐变成金的: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快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5)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

5、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别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3、重点理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喝,从而得出“爱心”主题。三、升华内容。1、理解课题。思考: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四、课后延伸。1、课后选做题。教学反思:20妈妈的帐单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2、读懂课文

6、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引导学生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相机提问激趣。《可贵的沉默》中孩子门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着篇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懂得了什么呢?2、结合连结语的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自渎课文理解。1、提出默读要求。2、学生默读思考。3、学生汇报。三、再读课文理解。1、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帮助理解课文。2、重点问题

7、交流:(1)你怎样看小彼得的妈妈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的作法?(2)如果妈妈的帐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四、课堂延伸。1、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帮助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