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23章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23章

ID:36210239

大小:420.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5-07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23章_第1页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23章_第2页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23章_第3页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23章_第4页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23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23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3章法家的“无为而治”与“君人南面之术”一、天道“自然”与人道“有为”二、“明主使吏不治民”三、“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  乎下”韩非思想源于道家,但他根据时代需要,对道家思想做出了新的诠释。韩非以“法、术、势”对道家进行政治解读,使道家的“无为”内涵从形而上滑落到形而下,从而将它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一、天道“自然”与人道“有为”1、“不敢为”而“随自然”韩非批判地吸取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思想。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核理而普至。至於群生,斟酌用之,万物皆盛,而不与其宁。《韩非子•扬权》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丰年大禾,

2、臧获不能恶也。以一人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则臧获有余。故曰:“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韩非子·喻老》2、“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韩非不同于道家,认为人在天道面前,有“无为”的一面,也有“有为”的一面,他巧妙地把“无为”与“有为”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了道家“无为”思想的片面性和消极因素。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无矢;恃自圆之木,千世无轮矣。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无有一,然而世皆乘车射禽者何也?隐栝之道用也。……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韩非子•显学》举事慎阴阳之和,种树节四时之适,无早晚之失,寒温之灾

3、,则入多。不以小功妨大务,不以私欲害人事,丈夫尽于耕农,妇人力于织纴,则入多。务于畜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则入多。明于权计,审于地形、舟车、机械之利,用力少,致功大,则入多。利商市关梁之行,能以所有致所无,客商归之,外货留之,俭于财用,节于衣食,宫室器械,周于资用,不事玩好,则入多。入多、皆人为也。若天事,风雨时,寒温适,土地不加大,而有丰年之功,则入多。人事、天功二物者皆入多。《韩非子•难二》3、“君人南面之术”的“无为而治”根据“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的辩证法思想,在治国上,韩非如老子一样,也十分强

4、调“无为而治”。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韩非子•难二》在治国上,韩非虽然强调“无为”,更主张“人为”,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但在“人为”的内涵上,他却极力排斥儒家的“为政以德”的思想。韩非大力提倡“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人南面之术”,并以“法、术、势”相结合的观点来诠释“无为”概念,将“无为”概念法家化,进一步提出了“君臣不同道”的命题,遂使道家的“无为”这一抽象原则落到

5、实处,从而完成了由道家“无为”向法家“无为”的创造性转换。二、“明主治吏不治民”1、“因者,君术也;为者,臣道也”明主不用其智,而任圣人之智;不用其力,而任众人之力。《管子•形势解》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号,臣如响。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申子•大体》古之王者,其所为小,其所因多。因者,君术也;为者,臣道也。为则忧也,因则静矣。因冬为寒,,因夏为暑,君奚事哉?故曰:君道无知无为,而贤于有知有为之矣。《吕氏春秋•任数》2、“君臣不同道”韩非认为在国家政权中,“君不同于群臣”,君主是群臣的

6、枢要。道无双,故曰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容。《韩非子•扬权》3、“明主治吏不治民”其原因有三:(1)吏为民纲,纲举目张。以“摇木之本”与“引网之纲”为例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临渊而摇木,鸟惊而高,鱼恐而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囊矣。故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韩非批评子产在治国上犯了“越位”的错误。(2)君主“力不敌众,智不尽物”。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下众而上寡,寡不胜众者,言君不足

7、以遍知臣也,故因人以知人。是以形体不劳而事治,智虑不用而奸得。《韩非子•难三》君主的“有术以御之”: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於智;贤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於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穷於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   《韩非子•主道》(3)君主自身有余也有不足、有长处也有短处。天下有信数三:一曰智有所不能立,二曰力有所不能举,三曰强有所不能胜。 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有贲、育

8、之强,而无法术,不得长胜。《韩非子•观行》齐宣王自听“终岁之计”汉高祖刘邦的“善将将”。唐太宗李世民善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三、“明君无为于上,群臣悚惧乎下”韩非认为君主要做到所谓“无为而治”,除了学会“尽人之力”、“尽人之智”外,还必须善于借“术”(“审合刑名”的“课能之术”)而致无为。如何具体地实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