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13章.ppt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13章.ppt

ID:51667744

大小:208.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3-28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13章.ppt_第1页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13章.ppt_第2页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13章.ppt_第3页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13章.ppt_第4页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13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13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四编有为而治第13章儒家的“为政以德”与柔性管理(上)第14章儒家的“为政以德”与柔性管理(下)第15章儒家的诚信之道与企业信用管理第16章儒家的性情论与企业的情感管理(上)第17章儒家的性情论与企业的情感管理(下)第18章法家的“以法治民”与企业的刚性管理第19章法家的“以术治吏”与控制管理第20章兵家的“宽严相济”与管理艺术中国管理哲学的两种基本管理模式: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1、儒家学派的“柔性管理”有为而治2、法家学派的“刚性管理”3、兵家学派的智慧型管理第13章儒家的“为政以德”与柔性管理(上

2、)一、“正己正人”与“自我管理”二、“为政以德”与“形象管理”三、“三贵之道”与礼仪文明一、“正己正人”与“自我管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现代管理的发展,呼唤儒家“为政以德”的人文精神和柔性管理。现代西方管理学忽视了人的道德和形象,影响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儒家提倡的“为政以德”是一种以道德为导向的柔性管理思想,是用以针砭西方管理模式弊病的一剂良药。一、“正己正人”与“自我管理”1、“正己正人”的内涵孔子“正己正人”的理论由三部分组成:(1)“政者,正也。”政者,正也。自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3、颜渊》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2)“正己”是“正人”的前提和基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3)“以身先之”。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2、“正己正人”的自我管理之道儒家关于“正己正人”的思想,虽然讲的是治国之道,强调人格感化,属于政治论理型管理模式。但是,在现代化管理中,许多管理学家都把它视为重要的管理之道,为构建现代管理模式服务。深受儒家思想的日本企业家,在构

4、建“自我管理”模式中吸取了儒家“正己正人”的人文思想,十分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并且成功地将它转化为现代管理思想。在中国的企业中,管理者也把“正己正人”看成现代企业“自我管理”的重要模式。台湾企业家在构建“中国式管理”模式中,非常重视从儒家伦理思想中吸取精华,明确地把“正己正人”模式作为企业管理的秘诀之一。儒家的“正己正人”管理模式有两大思想特征:(1)强调管理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及其内在道德感化力,而不只是注重企业家的外在权威;强调“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具有浓厚的道德人文主义色彩。(2)强调自律

5、高于他律,要求管理者通过严格的自我管理而达到管理他人的目的。二、“为政以德”与“形象管理”1、“为政以德”的内涵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儒家的“为政以德”,首先强调的是管理者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我有是德而彼自服,不待用力教他来服耳。《朱子语类》卷二十三2、现代企业的形象管理儒家这种以道德为导向的形象管理模式,同现代管理中的“形象管理”有相通之处。儒家讲的“为政以德”是古代的一种“形象管理”。它从管理者的道德品格立论,以道德为导向。3、管理者的道德品格(1)“三畏”思想。

6、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2)“三戒”思想。君子有三戒(警惕):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贪恋女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好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贪得无厌)。《论语·季氏》(3)“三友”思想。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实、守信),多闻(见广识博),益矣;友便辟(惯于装饰外表而走邪门歪道),友善柔(善于以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善于搞阴谋鬼计、玩两面派的人),损矣。《论语·季氏》(4)“屏(

7、排除)四恶”思想。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同样)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5)“尊五美”思想。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6)“重九思”思想。君子有九思(思考,反省):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视思明:认真思考是否看明白了。听思聪:“兼听”、“不听”、“不理”色思温:一曰“冷色”;二曰“骄色”;三曰“谄色”;四曰“令色”。貌思恭:容貌、言谈、举止是否恭敬

8、有礼,谦虚和顺。言思忠:子路“无宿诺”(《论语·颜渊》)事思敬: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予于与何诛?《论语·公冶长》敬事而信《论语·学而》疑思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论语·为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每事问”(《论语·八佾》)忿思难: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糊涂)与?《论语·颜渊》见得思义:在“得”面前,要首先考虑取得它是否合理,即是否合乎法律和道德。三、“三贵之道”与礼仪文明貌、色、声众有美焉,必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