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文献综述]

汽车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文献综述]

ID:364822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7-28

汽车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汽车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汽车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汽车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汽车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汽车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一、前言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表现出了许多问题,如企业资金的筹集,企业对融资风险的态度,企业资本结构比例的调整等。公司的资本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所有者权益资金,如企业经营盈利积累的资金、发行股票获得的资金。另一类是企业负债的资金,如向金融机构贷款获得的资金,在社会上发行债券获得的资金等。其中全部资金来源中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者所占的比重及其比例关系,被称为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在财务治

2、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资本结构的选择不仅影响公司市场价值,而且与公司治理结构和宏观经济运行有关。资本结构理论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但不是孤立的,它不仅与其他财务理论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与所有权理论、企业理论等经济理论也存在密切的联系。自从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莫迪格莱尼和米勒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共同发表著名学术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管理》,提出MM理论以来,经济学家纷纷在MM理论的基础上放宽假设,试图从权衡理论、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基础来研究影响资本结构选择的主要因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

3、展的现状与趋势表明,未来的我国汽车工业必将更深入地参与全球化,在产品、市场、生产经营、资本和技术等方面逐步实现全球化运作,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汽车工业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挑战。目前,我国关于资本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整体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问题的探讨,而在汽车制造业资本结构方面的研究相对很少。汽车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高度的关联性,决定着它能够带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目前全球经济化趋势已成大局的全球经济形势下,汽车制造业对于国民经济、

4、社会进步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研究具有其迫切性和必要性,将有助于调整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充分发挥资本结构在企业治理中的巨大作用,并且有助于汽车制造业关联利益方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形成网格式联动效果。本文将概括的阐述资本结构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分析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展现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法。二、主体部分(一)国外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莫迪格莱尼和米勒在《美

5、国经济评论》上共同发表著名学术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管理》,提出MM理论,并在随后的十多年里不断修正,为现代融资结构理论研究开创先河。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包括:1、MM理论莫迪格莱尼和米勒(1958)提出资本结构无关论,是无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MM理论。其假设为:资本市场是完善的;投资者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进行套利活动,不受法律制约;企业和个人的所有负债无论规模大小均没有风险;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用息税前利润堵塞标准差来衡量,有相同的风险的企业处于统一风险等级;投资指着对企业未来的收益和风险的预

6、期是相同的;企业的增长率为零。该理论的基本命题也说明企业变动资本结构试图影响企业价值是没有意义的。MM理论的研究假设前提远离现实,但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模型,特别是将资本结构研究抽象到企业经营者、所有者和债务人之间的矛盾与利益的协调,突出企业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进行资本结构决策,以寻求三方面利益人的利益均衡,故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起到奠基作用。米勒(1976)提出了考虑个人所得税的米勒模型。该模型认为:当企业所得税提高,资金会从股票转移到债券以获得节税效益,此时企业的负债率提高;如果个人所得税提高,

7、并且股利收入的税率低于债券利息收入的税率时,资金会从债券转移到股票,此时企业的负债率降低。米勒模型是MM理论的又一次扩展,它的研究前提没有改变,虽然数理逻辑严密,但仍难以得到实践的验证。2、权衡理论鉴于MM理论只是单方面考虑了负债给公司带来的减税利益,而没有考虑负债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成本或损失,难以解释现实的资本结构现象,故金融学家们在MM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放宽完全信息以外的各种假定,拓展研究。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权衡理论。该理论同时考虑了负债的减税利益和预期的成本或损失(财务危机成本、

8、代理成本等),并对利益与成本进行适当权衡以确定企业价值。3、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实践中,企业经营者通常比投资者更为全面、更为具体地了解企业,他们双方处于不对称的信息环境中。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不对称信息理论应用到企业融资决策,建立了信息传递理论、优序融资理论。罗斯(1977)将非对称信息引入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通过建立负债权益比这一信号模型来分析企业资本结构问题,并创造性地将经理人激励机制引入信号传递模型,提出了资本结构信号传递理论。罗斯认为,由于企业破产的概率与企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