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聚合》PPT课件

《配位聚合》PPT课件

ID:37016656

大小:946.1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5-11

《配位聚合》PPT课件_第1页
《配位聚合》PPT课件_第2页
《配位聚合》PPT课件_第3页
《配位聚合》PPT课件_第4页
《配位聚合》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配位聚合》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配位聚合7乙烯:无取代基,结构对称,无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单体活性低,可自由基聚合但条件苛刻(高温高压);丙烯:烷基供电性和超共轭效应较弱,且有一定的自阻聚作用,不能进行自由基聚合。乙烯、丙烯在热力学上有聚合倾向,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却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为什么?原因在于:1938年,英国ICI公司在高温180-200℃,高压150-300MPa,以氧为引发剂,合成了PE(高压PE,LDPE)1953年,德国化学家Ziegler发现了乙烯低压(0.2~1.5MPa)聚合引发剂,合成了支链少,密度大,结晶度高的HDPE。1954年,意大利化学家Natta发现了丙烯

2、聚合引发剂,合成出了规整度较高的聚丙烯。TiCl4/Al(C2H5)3称为Ziegler引发剂TiCl3/Al(C2H5)3称为Natta引发剂合称为Ziegler-Natta引发剂Ziegler-Natta引发剂的意义:*使难以用自由基聚合或离子聚合的烯类单体聚合成高聚物,并且形成立构规整聚合物。*Z-N引发剂诞生2、3年后,烯烃的聚合实现了工业化,开辟了聚烯烃工业发展的新纪元。是过渡金属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络合体系。Ziegler-Natta引发剂的组成:7.1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立体异构(构型异构)由于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构型)不同而产生光学异构1.聚合物

3、的异构体结构异构(同分异构、构造异构):化学组成相同,原子或原子团键接次序不同头-尾和头-头、尾-尾连接的结构异构两种单体在共聚物分子链上不同排列的序列异构构型异构R(右)型S(左)型Z(顺式)构型E(反式)构型几何异构构象异构光学异构体光学异构体(也称对映异构体),是由手性碳原子产生构型分为R(右)型和S(左)型两种对于-烯烃聚合物,分子链中与R基连接的碳原子具有下述结构:由于连接C*两端的分子链不等长,或端基不同,C*应当是手征性碳原子但这种手征性碳原子并不显示旋光性,原因是紧邻C*的原子差别极小,故称为“假手性中心”根据手性C*的构型不同,聚合物分为三种结构:

4、全同和间同立构聚合物统称为有规立构聚合物如果每个结构单元上含有两个立体异构中心,则异构现象就更加复杂。全同立构Isotactic间同立构Syndiotactic无规立构Atactic几何异构体几何异构体是由聚合物分子链中双键或环形结构上取代基的构型不同引起的如异戊二烯聚合,1,4-聚合产物有顺式构型反式构型聚异戊二烯构象异构是指具有一定构型的有机物分子由于碳、碳单键的旋转或扭曲(不是把键断开)而使得分子各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产生不同的排列方式的一种立体异构现象。伸展型无规线团螺旋型和折叠链2.立构规整性聚合物的性能-烯烃聚合物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影响聚合物的结晶能力。聚

5、合物的立构规整性好,分子排列有序,有利于结晶,高结晶度导致高熔点、高强度、高耐溶剂性。如:无规PP,非结晶聚合物,蜡状粘滞体,用途不大。-烯烃聚合物的Tm大致随取代基增大而升高HDPE全同PP聚3-甲基-1-丁烯聚4-甲基-1-戊烯Tm120175300235(℃)全同PP和间同PP,是高度结晶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溶剂性,用作塑料和合成纤维。全同PP的Tm为175℃,可耐蒸汽消毒,比重0.90。二烯烃聚合物如丁二烯聚合物:1,4加成和1,2加成,得到4种立体异构,分别为顺式1,4;反式1,4;全同1,2;间同1,2聚丁二烯对于合成橡胶,希望得到高顺式结构。全同Tm

6、=126℃间同Tm=156℃1,4聚合物反式1,4聚合物Tg=-80℃,Tm=148℃较硬的低弹性材料顺式1,4聚合物Tg=-108℃是弹性优异的橡胶1,2聚合物都具有较高的熔点立构规整度的测定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用立构规整度表征。立构规整度:是立构规整聚合物质量占聚合物总量的分数。是评价聚合物性能、引发剂定向聚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结晶密度熔点溶解性能化学键的特征吸收根据聚合物的物理性质进行测定也可用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谱带测定聚丙烯的全同指数=(IIP)沸腾正庚烷萃取剩余物重未萃取时的聚合物总重IIP=KA975A1460全同螺旋链段特征吸收,峰面积甲基的特征吸收

7、,峰面积K为仪器常数全同聚丙烯的立构规整度(全同指数、等规度)常用沸腾正庚烷的萃取剩余物所占百分数表示二烯烃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用某种立构体的百分含量表示。应用IR、NMR测定全同1,2:991、694cm-1间同1,2:990、664cm-1顺式1,4:741cm-1反式1,4:964cm-1聚丁二烯IR吸收谱带什么是配位聚合?配位聚合最早是Natta用引发剂引发α烯烃聚合解释机理时提出的新概念。配位聚合是一种新型的加聚反应,从词义上来说是单体与引发剂通过配位方式进行的聚合反应。即,烯类单体的碳-碳双键(C=C)首先在过渡金属引发剂活性中心上进行配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