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ID:375372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7-29

上传者:U-944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  目: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引言旅游业已经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区域开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子,并成为增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岗位的最活跃力量。交通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活动中的主要时间消耗、费用消耗以及效果因素。旅游交通是联系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物质纽带,是旅游业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和依附基础;旅游交通服务完善程度也是旅游活动评价的重要指标。旅游研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所能完成的,而是由不同学科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多学科研究。旅游交通研究则更为复杂。从对大量的国内外旅游交通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一、旅游业相关研究1.存在的问题我国就旅游业本身而言基础较差,起步较晚,近几年来虽发展较快,但稳定性差,可持续发展面临虚脱状态,出现许多问题。王继红(2003)崔阳(2008)在研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时发现,现有的旅游系统中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具体表现为:(1)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而我国在这方面一直较差。有的旅游区因为基础设施差,存在不安全隐患,大大影响了旅游消费的发展。(2)旅游项目种类单一。旅游消费应该是以娱乐性、享受性为目的,主要在于发展人体心智,使游客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我国旅游业提供的服务项目,大多还是以一般性观光为主,层次单一、质量低下。世界旅游发展的趟势已从一般性观光旅游趋向于有特色的个性化的专项旅游,特别是注重多视角文化旅游方兴未艾。而我国目前大多旅游行业提供的旅游服务还限于一般观光和游山玩水等低层次的旅游消费,游客参与活动较少,直接导致景点吸引力弱,旅客停留时间短,从而影响整体旅游消费水平。(3)旅游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竞争状态。5 旅游行业间分散经营,旅行社、饭店之间相互拆台、诋毁,以竞相降价为手段吸引游客现象严重。各旅行社都陷于削价竞争的旋涡中,严重影响我国旅游整体形象和综合经营收益。(4)不恰当的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关于旅游开发破坏环境的批评日渐增多,受利益集团和地方利益的驱使,加上相关法律规章的欠缺和执法不严,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等都加重了对旅游环境的破坏。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如何做到保护与开发的并行不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解决对策梅青,王宇倩提出(2006)旅游的发展基于两个最基本的先决条件:第一,人们有想去旅游的欲望;第二,能够排除所有阻碍旅游的因素。人们要成为旅游者,无论是哪一类型的旅游者,都必须克服各种各样的阻碍。针对我国目前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曹友情、吴优、费黎娅(2010)经研究调查,提出了具体的措施:(1)加强困内旅游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首先就要筹集更多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既需要政府部门尽力增加投入,也需要在民间筹集资金,如融资、发行债券、利用外资等,从而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做好先决条件。其次。从以下方面加强建设:加强交通投资,解决瓶颈制约。(2)旅游产品多样化。大力扩展我国的旅游产品结构,给旅客更多的旅游项目选择。可以在继续保持观光度假型旅游产品的发展的同时,挖掘出更多的旅游产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以加入世贸为契机,积极发展商务旅游产品;突出主题,不断创新,大力开发专项旅游产品。(3)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为了减少旅游市场的恶性竞争,使旅游业的相关部门融入一体地为国内旅游业服务,国家必须加强宏观管理和协调:利用经济手段,以价格杠杆为基础,制定符合旅游业正常经营范围的价格内容;利用法律手段,健全相关法律政策,维护利用者的正当权益;利用行政手段,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指导国内旅游业协调适度发展。(4)展现旅游业的人性与自然景观。意识到人性在自然景观中本原的作用,其实比认识到人们喜好大自然的现象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认识到大自然的原始与真实,才是人性本质的体现,才可能有人类与大自然相处的正确态度。3.发展前景任旺兵、申玉铭(2004)5 认为旅游业发展前景不仅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且还与产业结构层次的演进密切联系,必须在产业中发展体系去考察。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必然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于长江(2009)提出旅游业的发展除了要考虑社会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之外,还要考虑旅游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蔡玳燕(2009)指出一个国家旅游文化的发展会对一个国家民众价值观的改变起到重要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相信,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和度假旅游的发展,旅游必将成为中国人有品质生活的组成部分。4.国外旅游业借鉴研究相对而言,国外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旅游业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对旅游的各方面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目前,我国旅游交通研究相对较弱,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加强引进、学习国外旅游的交通研究经验,对于我国旅游交通的建设,形成旅游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程俐骢(2006)对美国的城市旅游交通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通过对旅游的概念,旅游系统的构成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启示。二、旅游交通相关研究(一)、旅游交通综合理论研究相对于旅游交通理论其他内容,综合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略显不足。对于旅游交通的概念,学者们普遍认为,旅游交通是指游客所使用的交通基础设施、设备以及运输服务。卞显红等(2007)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旅游交通系统的概念,认为旅游交通系统是由交通方式、交通路线、交通站点、交通技术四个部分组成。这是从交通的角度来分析旅游交通,淡化了旅游对旅游交通的深刻影响。万德梅(2007)界定了旅游交通的内涵,指出交通便捷与否,已成为交通枢纽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且影响到游客满意度的提高。张涛(2006)在分析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时,认为旅游交通是现代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发展旅游业的命脉和旅游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刚等(2003)和孙有望等分析了旅游交通发展的目标和战略,认为旅游交通的发展目标具有多重属性,并据此指出了旅游交通发展的方向。保继刚等(2009)5 从旅游交通所涉及的空间尺度和旅行过程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外部交通、中继交通和内部交通,并认为高质量是现代旅游交通的特点,也是构成旅游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蒋玉华(2003)、王毅(2003)、张涛(2006)针对旅游交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入世后旅游交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发展旅游交通业的对策和保障措措施。(二)、交通与旅游业的关联性研究现代旅游业的大发展决定于交通现代化的实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与交通的技术进步、结构合理、规模扩大、组织完善、服务改进、运价降低等条件紧密相连曲。因此,旅游与交通的关联问题,从旅游交通学科的发展来看,它是研究旅游交通的理论支柱,是解决旅游业瓶颈问题的关键。1、旅游交通与旅游及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些学者从旅游与交通间的关联以及旅游交通经济学等方面进行研究。王兆峰结合张家界景区,研究了旅游交通对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陈颖慧(2008)、魏洁(2006)和杜晓凯(2005)对经济网络、旅游网络与交通网络的关联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对区域旅游交通与旅游发展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灰色关联法、层次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等。2、旅游交通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影响Bruce(2002)研究了旅游地成长与旅游地交通系统和其它基础设施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旅游地发展频谱(RDS)模型;Ruwantissa(1999)分析了航空运输对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Ruwantissa运用模型的方法论述距离、交通进入成本和目的地竞争力三方面的作用,从而确定旅游地发展中交通的作用;Martin等盟叼研究认为,替代性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费用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因素之一。3、旅游交通流量与旅游者出行方式选择的关系这是旅游与交通关联问题研究的另一个重点。一些学者重点研究了旅游交通的流量预测方法,如时间序列预测法、因果分析预测法、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四阶段法”等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预测旅游交通流量,分析交通流量对旅游交通的规划建设以及旅游者出行行为的影响;李旭(2007)、卞显红等通过对海内外旅游者的出行偏好影响的分析,认为区域旅游线路和旅游交通设施布局合理与否将影响到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与出行方式选择。三、评述5 本文从旅游产业与旅游交通这两方面入手,分别研究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在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中,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讨论了我国旅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出具体的措施。通过研究对我国旅游业的前景作出了客观的预测。在旅游交通方面,具体讨论了旅游交通的内容,研究了旅游与交通的内在关系。在我国的大背景下,我国旅游业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完善旅游交通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经过本文的一系列理论综述,旅游交通交通管理还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要联系国内实际现状,借鉴外国成功经验,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32-138.[2]万德梅.试论武汉市城市旅游功能.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9-112.[3]张涛.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辨析.旅游学刊[J],2006,24-29.[4]吴刚,陈兰芳.价值工程在提高旅游交通价值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3,36-37.[5]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蒋玉华.入世与旅游交通口.呼伦贝尔学院学报[J],2003,12-13.[7]王毅.我国旅游交通发展评述[J].综合运输,2003,32-35.[8]陈颖慧.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在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关系分析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海运学院学位论文,2008,2-5.[9]魏洁.四川省经济、交通运输、旅游网络关联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06,2-5.[10]杜晓凯.公路交通与旅游发展适应性分析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学位论文,2005,3-6.[11]BrucePrideaux.TheRoleoftheTransportSysteminDestinationDevelopment[J].TourismManagement,2002,53-63.[12]RuwantissaI.R.Abeyratne.Managementoftheenvironmentalimpactof5 tourismandairtransportonsmallislanddevelopingstates[J].JournalofAirTransportManagement,1999,255-268.[13]李旭.来华海外旅游者出行的选择偏好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7-9.[14]王继红.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职大学报,2003,107-108.[15]崔阳.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08,22-25.[16]梅青,王宇倩.交通对旅游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6,11-13.[17]曹友情,吴优,费黎娅.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南农机,2010,126-127[18]任旺兵,申玉铭.中国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空间差异与前景分析[J].经济地理,2004,100-103.[19]于长江.旅游业发展前景研究[J].国土经济,2009,15-16.[20]陈俐骢.美国城市旅游[J].旅游科学,2006,41-43.[21]蔡玳燕.德国旅游的成功经验和特征[J].生态经济,2009,152-15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