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与评价考核体系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与评价考核体系建设

ID:37581587

大小:94.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5-25

统筹城乡发展与评价考核体系建设_第1页
统筹城乡发展与评价考核体系建设_第2页
统筹城乡发展与评价考核体系建设_第3页
统筹城乡发展与评价考核体系建设_第4页
统筹城乡发展与评价考核体系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统筹城乡发展与评价考核体系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与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夏红民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方法就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繁荣。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为我们做好城乡统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一、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与思路(

2、一)现状26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二元结构解构过程。为研判当前甘肃城乡一体化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选择城镇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度四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城镇化水平也即城镇化率,主要反映城镇发展对区域人口、区域空间结构的改变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城镇化率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2008年甘肃城镇化率为32.15%,全国为45.68%,均处于城镇化率大于等于30%、小于50%的城乡一体化第二阶段——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

3、期,但甘肃二元社会结构比全国明显。二元对比系数主要反映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也反映城乡经济一体化程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总体水平。二元对比系数越小,两部门的差别越大,二元经济结构越明显。2008年甘肃二元对比系数为10%,全国为19%,均处于二元对比系数小于30%的城乡一体化第一阶段——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处于二元结构状态,但甘肃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大,二元经济结构比全国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也反映城乡生活水平的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越小,城乡居民收

4、入的差距越大,二元经济结构越明显。2008年甘肃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为25%,全国为30%,均处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小于50%的城乡一体化第一阶段——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处于二元结构状态。但甘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生活水平差异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比全国明显。26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度反映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城乡社会一体化程度。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度越大生活质量差距越大,二元社会结构越明显。2008年甘肃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3%、47.2%,均处于恩格尔系数大于35%、小于50

5、%的温饱型生活阶段。甘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为9%,处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大于等于7.5%,小于10%的城乡一体化第二阶段——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而全国为6%,已处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大于等于5%,小于7.5%的城乡一体化第三阶段——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总体上看,甘肃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异大,二元社会结构比全国明显。以上分析表明,由于甘肃地处西北内陆腹地,经济社会欠发达,城乡居民收入低,城镇化水平不高,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村发展基础薄弱,生态环境

6、严酷(基本情况见表一)。表一甘肃省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表经济社会欠发达全省完成生产总值3100亿元,人均GDP12110元,约合3028美元;大口径财政收入470.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4.9亿元,财政支出96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7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69.41元,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9.5%,农民人均纯收入2723.8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8%。26城镇化水平不高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62.4:15.1:22.5,城镇化率32.15%。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7、人均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嘉峪关市分别为69398元、6452元,最低的定西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分别只有3602元和1847元,相差65796元和4605元,大大高于全国东西差21000元和3057元的差距。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按照新的贫困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测算,目前全省贫困人口442万,占全省农村人口的近25%,居全国第一,占到全国贫困人口的11%,大多集中在特别干旱山区、深山区、石山区、林缘区。农村发展基础薄弱农村自来水使用率48%,通公路的乡镇99.5%,其中通油路的乡镇87.3%,仍有

8、6个乡镇不通公路;行政村通公路97.7%,其中通硬化道路34.2%,仍有355个村不通公路。生态环境严酷全省森林覆盖率13.42%,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荒漠化面积大。在全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的情况下,甘肃与中东部地区相比,不论是城乡经济实力,还是社会发育程度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最突出的差距是城乡融合度低,经济关联度低,城市发展对农村的带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