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说课稿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说课稿

ID:37660541

大小:3.45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8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说课稿_第1页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说课稿_第2页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说课稿_第3页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说课稿_第4页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建设的曲折与发展》(说课稿)湖南华容一中严芳红一、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的精髓,集中体现在重新确立课堂教学的价值观、过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活动”,强调“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因此我设计这一课的基本理念是:“基础知识学生自主学习,重点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学习,难点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师生共同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探求、合作、交流、质疑,既获取知识,又发展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二、教材简析(一)教材地位与内容本节内容既承接了上单元解放战争时期国民经济面临全面崩溃,又为下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

2、变提供经验教训。本节涵盖三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探索与失误、国民经济的劫难)的探索。核心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问题。(二)教学目标定位1、知识与能力:(1)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探索与失误、国民经济的劫难三个时期经济概况(2)理解探索中出现的八大二次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并能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其错误实质。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学习、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精讲精析等方法,加深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等重难点的理解与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必须遵循经济规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三)教学重点、

3、难点与高考动向:1、重点: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八大、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2、难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高考动向: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环保意识、科学发展观三、说教法..1、学案导学、问题教学法:课前我精心设计了学案,学案上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巩固提升环节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教学以解决学案上的问题为主线。2、创设情景、案例分析法:3、互动合作、探究讨论法:4、层层引导、精讲精析法四、说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开门见山,引导学生看教材三个子目标题,从整体上掌握本课知识结构。(1949-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76年)

4、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956-1966年)探索和失误(1966-1976年)国民经济的劫难(二)教学过程总体上,本节课的教学按子目顺序进行,每一子目的学习由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两部分组成,由基础梳理到重难点突破,由浅入深。具体如下:1、知识点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自主学习、基础梳理结合教材及下列图片回答:图1我国制造的第图2长春一汽生产的图3农民申请加入图4上海工商界加一批喷气式飞机首批解放牌汽车生产合作社入工商业合营(1)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有利条件是什么?(2)图1、2反映“一五”计划哪方面的内容?产生了什么影响?(3)图3、4又反映“一五”

5、计划哪方面的内容?其实质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4)综上所述,“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展示课前自主学习的答案后,教师以一系列问题进行引导:①什么是“合作社”、“公私合营”?②通过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③这是属于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的内容?④三大改造使生产关系怎么变化的?⑤当时我国在生产力领域的重大举措是什么?⑥为什么要将私有改造成公有?通过第①题引导学生了解陌生的历史概念,通过②③④题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通过⑤⑥题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这样通过层层设问精讲精析,运用生产力与生产

6、关系的原理突破重点三大改造。(2)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以下两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工业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1:民国初年民族图2:“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分布示意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1)从工业结构看,两个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2)从地域分布上看,两个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又有什么相同点?原因是什么?学生在课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并展示答案,教师针对其讨论给以针对性的引导和精讲精析。(3)梳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背景:(政治、经济)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内容:(一化三改)“一五计划”影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特点:发展生产力变革生

7、产关系并举..2、知识点二:探索与失误(1)自主学习、基础梳理中共八大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为什么说它是一次成功的探索?由学生展示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教师适当引导。(2)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大炼钢铁的大军,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上奋战。全国城镇到处建起小高炉,炉火日夜不熄。为了炼钢,人们毁掉山林,砍伐木材,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材料二:将经济水平各不相同的农业社的财产无条件地全部上缴,统一核算和调拨;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