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教育者要有新心态

适应新常态 教育者要有新心态

ID:37995977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2

适应新常态 教育者要有新心态_第1页
适应新常态 教育者要有新心态_第2页
适应新常态 教育者要有新心态_第3页
资源描述:

《适应新常态 教育者要有新心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适应新常态教育者要有新心态平顶山市叶县龚店乡中心小学刘秋红       面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如何调整学校管理思路,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是当前校长的重要使命。“深综改”确定了教育发展的新格局,也使教育更加专注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实际获得,从而形成了一种教育的新常态。随着招生考试和入学政策的调整,以及学校生源的多元化,校长应该如何与时俱进,认识并适应德育管理的新常态?本期,我们邀请四位校长就这一问题,分享他们的实践智慧。  北京广渠门中学校长吴甡:  校长和老师需要“新”心态  面对教育新常态,校长应该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不断提高自己的

2、教育定力。具体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更加注重满足学生发展的新需求,不断提高学生发展的满意度;校长不应该把功夫下在表面的“辉煌”上,甚至被表扬、奖励所“绑架”;第二需要更加在教师上下功夫,因为教师一旦受社会负面因素影响,就可能会表现出浮躁、功利心强,这样就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第三更加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引领。现在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教育的时效性不够。  新常态下,要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定位。学校的基本定位应该是服务,应该是尊重生命成长规律与需求,这种服务不是简单的生活服务,而是满足学生知识和精神需求,

3、服务学生的生命成长。学校是政府教育公共服务的基本单位,每位校长都应该有公共服务的能力和公共服务的文化自觉,校长必须明确自己是代表政府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只有把这一角色弄清了,才能更加注重学生的满意度。  新常态下,学校要更加注重教师的师德培养。我经常说,没有哪个学生是教出来的,知识可以教给学生,诚信、情感等不是教出来的,教育就是生命影响生命。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精神建设、师德建设,教师要坚信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做好人行善事,定能教出好学生;教师要有追求教育“附加值”的精神,要通过身教,让学生感到亲切温暖,培养学生的爱心。  新常态下,学校要

4、更加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要让学生知道应该喜欢什么,应该拥护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教出来的,首先应该是影响出来的,教育工作者不能被分数所“绑架”,在教书的同时更要育人。    总之,教育的新常态需要校长和老师也拿出一种新的“心态”来对待今天的教育。  北京文汇中学副校长王祺:  学生评价引入“私人定制”  随着教育“深综改”的逐步推进,德育工作的理念、思路、内容、形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本学期以来,为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教育与自主发展,使学生在阳光、健康的心理状态中实现个人的发展与进步,文汇中学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推出了以积分

5、奖励为基础的“学生纪念卡”收集活动。  “学生纪念卡”收集活动旨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学生在各方面发展进步的积极性。具体操作方法为: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表现,采用“积分”发放的方式奖励学生。学生根据所得学分,收集纪念卡并兑换相应奖励。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校还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了学生“最喜欢的奖励方式”。包括与自己喜欢的教师共进午餐,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某项活动,获得“私人定制”的校园文化纪念品等20多个类别的“个性化”奖励项目。在实践过程中,这种评价方式体现出了它特有的魅力,收获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6、评价的最终目的应当是激励人、发展人,而不是筛选人和限制人。在当前教育“深综改”的背景下,学校应该为学生拓展更大的学习空间,更多自主发展的机会。相应地,学生的评价也不再只看“冷冰冰的分”,而是更多关注“活生生的人”。  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引导学校把学生的品德看得比分数更重要,把学生的人文素养看得比考试成绩更重要,把成人看得比成才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才能为高校可资参考的依据。如果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灵活而开放的教育体系以及科学严密的评价方式,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势必会被架空,造成一定程度上新的不公平。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寻找

7、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这正是文汇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北京景山学校副校长邱悦:  让学生在体验中受教育  在教育新常态下,必须改变那种脱离了社会现实,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被称为“高、大、全”式的没有“心得”的德育,更加关注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使德育真正回归生活。  “德育回归生活”的核心就在于使德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近、小、实、亲”。近,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小,就是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实,就是倾注真情实感,讲述真实情形,做诚实守信的人;亲,就是亲切融洽,可

8、亲可信,亲身践行。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到贫困地区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到贫困学生的生存现状,体验到自身学习条件的优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