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教之以渔

授之以鱼,教之以渔

ID:38037884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5

授之以鱼,教之以渔_第1页
授之以鱼,教之以渔_第2页
授之以鱼,教之以渔_第3页
授之以鱼,教之以渔_第4页
授之以鱼,教之以渔_第5页
资源描述:

《授之以鱼,教之以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授之以鱼,教之以渔引子(先听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穷人,日子过得相当的困难,甚至很多时候只有向别人乞讨才可以过活。他附近住着一个善良的渔夫。一天,穷人见渔夫捕获了很多鱼,已经很久没吃肉的穷人就向渔夫乞讨鱼。善良的渔夫很慷慨地给了他足够吃一天的鱼。当穷人吃到鱼肉时,他觉得鱼真是太美味了。一连几天,穷人对美味的鱼都念念不忘。终于,他为了再次吃到鱼,忍不住再向渔夫乞讨。这次渔夫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而且还对他说:“想吃的时候,还可以再来。”穷人非常感激地离开了渔夫的家。在回家的路上,穷人想起渔夫的

2、话,心想:话虽如此,但自己怎么好意思老向人家要呢?那怎么才可以不乞讨也能吃到鱼呢?我自己又不会捕鱼,要不……哦,是啦!我为什么不向渔夫学捕鱼呢?想到这里,穷人高兴地往渔夫家跑去。渔夫一看穷人又回来了,可手上还拿着刚才给的鱼,不禁有点疑惑了。于是就问:“你还有什么事吗?是不是鱼不够吃?”“不,不是。我回来是想拜师的,你教我捕鱼吧!我不能老向您要的,如果我学会了,就可以自己捕鱼吃了。”穷人非常诚恳地说。渔夫看到他那真诚的目光,心想:是啊,与其给他鱼,不如教他捕鱼的方法,这样不是更能帮助他吗?我又何乐

3、而不为呢?于是,渔夫很爽快地答应了穷人。在渔夫认真的教导下,加上穷人自己的努力,他很快就学会了捕鱼。在他第一次捕获到鱼时,为了报答善良的渔夫,他把鱼全都送给了渔夫。此后,穷人凭着勤劳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所捕获的鱼居然比渔夫的还要多、还要大。而且在他随时都可以吃到美味的鱼的同时,生活也改善了,摆脱了贫穷,终身受益了。我之所以说这个故事,其实是因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跟我们的教育很相似。教师就好像是渔夫,当然学生不是穷人,而是寻求知识的灵奴。教师想要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不也是应该“授之以渔”而非

4、“予之以鱼”吗?单靠教师的给予,学生得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学习是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会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才能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主题正文:电脑机器人活动是20世纪初国际发达国家风靡的一项青少年科技活动,是在青少年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兴起的一项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中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活动是以弘扬科学技术,突显创造与创新,强化团队贡献,培养科学素质,关联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为宗旨。组织青少年在参加

5、电脑机器人的活动中,将现实世界的事物与“动手做”活动相结合,放手让青少年通过活动,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获得那些当今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所面对的机会,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鼓励更多的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爱好者在信息、自动控制等高新科技领域,进行力所能及的学习、探索、研究和实践,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培养其信息素养。我校从2004年开始参加机器人竞赛活动,在这几年时间里我充分感觉到知识就如浩瀚大海中的生物一样,是无穷

6、无尽的。作为教师,希望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但如果还是按照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那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们必须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善于思考,充分去动手、动脑,从做的过程中去学习和掌握技能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授之以渔”,而非“予之以鱼”。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入知识之门,带领学生走上科学之路。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那是一辈子都受用的本领。就如

7、穷人他学会了捕鱼,不但可以随时吃到鱼,而且还可以改变贫穷的面貌。所以教师必须要着眼于“授之以渔”而不是“予之以鱼”了。那机器人辅导活动中教师又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授学生以“渔”呢?我认为,教师“授之以渔”的中心问题就是要切实领导好学生的思考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把握机器人辅导的重点难点,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出发,因势利导,分散难点,化难为易。引导学生认真钻研、勤于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善于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

8、绎、判断、推理,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去实践去落实,去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就本人近年来参加机器人比赛活动所获得一些想法和感悟讲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引入,从基础开始,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只要一说起机器人,我们的学生就流露出神往的眼神,那是一个神秘的领域,说起参加这些科技活动他们就是激动的,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是前进的动力,是开拓创新的源泉。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专门搜集了许多比赛录相、国外的优秀视频资料及人工智能等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