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与生理声学 & 心理声学 浅议

音响与生理声学 & 心理声学 浅议

ID:38128293

大小:295.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音响与生理声学 & 心理声学   浅议_第1页
音响与生理声学 & 心理声学   浅议_第2页
音响与生理声学 & 心理声学   浅议_第3页
音响与生理声学 & 心理声学   浅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音响与生理声学 & 心理声学 浅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音响与生理声学&心理声学浅议●“以人为本”/“以机器为本”●“上音源”/“下音源”●“地灯式音响”●隐形的“健康杀手”●“生理声学”——主要研究声音引起的听觉过程/机理和特性。“心理声学”——主要研究声音与其听觉之间的关系,诸如听阈/声音主观属性/心理声学效应等。“以人为本”,还是“以机器为本”——“绿色健康音响”理念或许将会成为未来音响行业的设计标准。●前庭神经/半规管与平衡感相关——前庭神经将地心引力的强弱信息提供给视觉系统,形成远近/高低/前后等方位概念(空间视知觉)——前庭神经与其他系统如听觉系统/情绪中枢等息息相关。人耳会本能地“追踪”声音——故音源位置决定人的耳

2、部状态,而头部状态也随着耳朵跟随音源自动调整。“上音源”(高于人耳的音源)——会使人不由自主地昂首,交感神经↑,血压↑——前庭神经处于紧张状态,人的应激性↑。“下音源”(低于人耳的音源)——则会使人头部自然下垂,副交感神经↑,血压↓——前庭神经处于放松状态,使人感到轻松舒适。尽管人们并不会时时刻刻注意音源的位置——但它还是会通过人的潜意识对人产生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左右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地灯式音响”——音响可以采用“下音源”,类似于地灯的仰射式设计,可获得一种奇妙的感觉——可以应用于PA(广场/娱乐场所等),与照明(地灯)结合则可↑装饰性——不知是否已有这种产品?●类

3、似于光谱——次声波相当于红外线,超声波相当于紫外线——人耳可闻频率范围为20—20kHz,低于20Hz的为次声波;高于20kHz的为超声波。次声波传播远/穿透力强——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使人头晕,平衡感↓。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和次声波频率接近——次声波会引起人体器官的共振,使人体内脏受损甚至危及生命——故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明确将其列为公害。超声波的有益作用比次声波↑——广泛应用医学/工业/农业等方面,如测距/测速/清洗/消毒等——但超声波具有“束射性”,能流密度I↑(类似于激光束),对听觉系统仍然具有一定危害。●实际上,很多音响系统都会产生一定的次声/超声输出,成

4、为隐形的“健康杀手”——人耳虽然听不见次声波/超声波,却无法避免其危害——其实,正因为“听不见”,更容易受其伤害(忽视)。尤其是AV系统,由于现代电影大量运用“超低频”营造气氛,且输出功率↑——扬声器f0若为20Hz(±3dB),则10Hz(次声)的SPL仍为f0的1/2——很多音响系统为追求HI-FI,高频上限已达100kHz(远高于20kHz)。耳机f0一般可达到20Hz(高档耳机可达到10Hz)——由于耳机直接耦合人耳(封闭式耳机),声能传导率↑——次声波会使耳蜗共振产生电脉冲,通过半规管传导至前庭神经(?),↓平衡感/↑眩晕——次声波还可能会使整个头部(大脑)产生共

5、振。耳机的高频上限若大于20kHz,则超声波的能流密度I↑——超声波的“束射性”使得鼓膜刺激↑——比普通声波更易导致听觉疲劳/听力损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