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民族汽车自主品牌创新的几个瓶颈

制约民族汽车自主品牌创新的几个瓶颈

ID:38181572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制约民族汽车自主品牌创新的几个瓶颈_第1页
制约民族汽车自主品牌创新的几个瓶颈_第2页
制约民族汽车自主品牌创新的几个瓶颈_第3页
制约民族汽车自主品牌创新的几个瓶颈_第4页
资源描述:

《制约民族汽车自主品牌创新的几个瓶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制约民族汽车自主品牌创新的几个瓶颈制约民族汽车自主品牌创新的几个瓶颈2005年3月两会上,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工业问题时,一再强调“创新”,及其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在经历了2002、2003年的火爆与2004年的骤冷之后,恰遇两会这样的话语环境,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自然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意。可以说,对民族汽车工业自主创新问题的讨论已经很久了,每次两会都有汽车界的人大代表,不断呼吁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然而每次呼吁之后所得到的回应又都是那样地令人失落;但不知道这次李书福、尹

2、家绪、李进巅等代表的提案会得到怎样的回应,我们急切地等待着。当然,两会期间讨论民族汽车工业创新问题,每个人基于本企业情况可能会给出不同的诠释。有的代表对制约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避而不谈,有的则大谈特谈。比如吉利的李书福、长安的尹家绪等,也只有他们才道出了制约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真正弊端;而几大集团的高层说到汽车工业自主创新时,更多的是对制约因素避而不谈,有者甚至抛出了“用20年的寂寞来换取某自主品牌的崛起”的言论。上述观点与说法不免让人有点迷惘,前者让我们愤慨,后者又不免让我们感到失望,“‘一万年太久’了,可

3、以‘只争朝夕’吗”?其实,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因素,并不是一些媒体所称的那样来自某一主要方面。我国民族汽车工业起步非常的晚,加上几年前重整车、轻配件的做法一直主宰行业多年;此外,行业内的套体系保护严重,产业政策与法规又多方面存在着大量空置和缺席等等因素,对我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形成了多重瓶颈。这其中有政策、民族心态、市场消费心态、行业配套等多方面的。经过多年历史积累这些因素已根植在业内人士的观念中,对很多蔽端多数人由不适应发展到目前可以接受,以至于让谈制约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因素时更多人都没什么可说的了,觉得说哪一

4、点都是老生常谈,可恰恰是这些“老生常谈”一直是横亘在民族汽车工业创新与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障碍。政策上的瓶颈——在政策方面,与其说是行业政策的制约,不如说是行业政策的缺位2004年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在技术政策上对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给予颇多支持与鼓励,但这种框架性的政策在缺少必要的实施细则情况下,对于民族汽车工业所起到作用也依然是隔靴搔庠,让人觉得它形同虚设。我们来看看其第七、八、九条:“第七条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跟踪研究国际前沿技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技

5、术的产品要具有国际竞争力,并适应国际汽车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产品力争与国际技术水平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国家在税收政策上对符合技术政策的研发活动给予支持。第八条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国家在科技研究、技术改造、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和使用。第九条国家支持研究开发醇燃料、天然气、混合燃料、氢

6、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这3条的每条看了都让企业大为振奋,可哪条的相关配套政策也未出台?当然也有传言:这是行业既得利益者为自身利益着想,故意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时不作为的结果,所以就出现了相关配套政策羞于出台的局面。而个中原因不免让人猜疑,这相关政策的制定者是真的不能作为呢?还是基于自家利益不想作为?可看了两会上长安尹家绪的提案及其在鼓励自主研发这一问题上所提出的极具建设性、操作性的建议《自主开发需国家全力支持》《加强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建设》时,我们不禁要把猜测的答案放在后者上面:

7、“基于自家利益不想作为”。业内人都知道,在混合动力等新型节能环保车的研发上,我们与国外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这正是我国民族汽车工业自主创新与自我发展的契机与起点;然而也正是相关利益者的不作为,导致了节能型车一直没有自身的发展空间,导致了各地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对节能型车辆的政策性岐视。而也恰恰因为目前的政策局势导致了大量“洋品牌”“洋企业”顺理成章地在竞争中压制着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配套上的瓶颈——汽车工业的创新完全来自于零部件,而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进步离不开对整车开发的全程参与;然而这样的机会,整车厂给予国

8、内零部件企业的往往是少之又少。其实这样的事,业内早已习以为常了。国内企业配套情况可谓是老生常谈,体系内与地区内保护至今未能从根本上得到彻底改变,可这毕竟是国内企业间的事,情感上还可勉强迁就;而本土企业与合资企业间在配套上的不公正现象却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在那些跨国企业看来,在合资股比上,它们的让步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在配套问题上,他们决不会再犯同样错误,必须把配套话语权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