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模块之诗歌鉴赏——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题型探究

高考语文复习模块之诗歌鉴赏——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题型探究

ID:38391967

大小:1.19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11

高考语文复习模块之诗歌鉴赏——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题型探究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模块之诗歌鉴赏——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题型探究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模块之诗歌鉴赏——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题型探究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模块之诗歌鉴赏——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题型探究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模块之诗歌鉴赏——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题型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模块之诗歌鉴赏——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题型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复习模块 之诗歌鉴赏——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型探究一虚情掩盖下的实意典例(2014.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①“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解析】此题考查心境。属于“鉴赏诗歌的情感”考点,学生解答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读懂诗歌,理解情感;二是要会逐联分析;三要语言

2、准确优美,表达出诗人的心境,鉴赏出诗歌的美感。难度较高。【答案】⑵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汗衫、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二模棱两可型典例(2015.衡水中学质检)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释】本诗是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在黄州所作。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

3、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境,也有人认为本词表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请结合下片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①苦闷、抑郁的心境下片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最后两句画龙点睛,词句的表面是说:天公饶有情意似的,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殷勤”二字,运用拟人手法,说天公殷勤送来凉雨,却含有自嘲的酸辛,隐藏着词人的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中,“凉”,双关,既指天气凉爽,又指生活无聊,“浮生”,是说人生飘

4、忽不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刻画了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②闲适、自得其乐下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大意是: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他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两句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自得其乐、盎然喜情。对点练习雨过周紫芝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

5、尝。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凄凉心酸之情,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答案一:同意。这首诗以乐景衬哀情(1分)。诗歌前三联描写了夏天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村居生活,尾联希望“鸬鹚不要飞走,留下我孤单一人看这良辰美景”(3分),委婉地表达了内心的凄凉与心酸。答案二:不同意。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1分),前三联描写天夏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村居生活,尾联希望“鸬鹚不要飞走,与我一起分享这良辰美景”(2分),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热爱田园生活)的淡淡

6、喜悦(1分)三主旋律情感型典例(2015年全国卷)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尾联在内容情感上起到了点染和升华的作用,全面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勤王敢道远”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祖国,而“私向梦中归”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想和亲人团聚的情感。这两句其实是回答别人“勤王道路远,家

7、乡何时归”的关怀,写得很有创意,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结构上点明了诗歌主旨,升华了主题,言简义丰,言有尽而意无穷。四复杂情感型典例(2014.天水模拟)西江月 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作者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这首词写于元丰三年(1080)。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词的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

8、(1分)下片写悲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以及怀念亲人、孤寂落寞的无限忧愁。(2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情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