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治疗30267

认知治疗30267

ID:38489122

大小:354.5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6-13

认知治疗30267_第1页
认知治疗30267_第2页
认知治疗30267_第3页
认知治疗30267_第4页
认知治疗30267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知治疗3026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知治疗本书是华夏心理《认知治疗》网络课程的配套教材,共分为两章。第一章“想的好,感觉棒”是认知治疗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的概念介绍;第二章“认知治疗基本技术”是该流派基本技术的介绍。第一章想的好,感觉棒学习目标:1、了解认知行为治疗2、理解认知治疗的理论基础3、理解各种认知歪曲第一节豆豆的故事在开始之前,先来看一个小故事——豆豆的故事。安静的办公室里,部门主管,一个胖胖的中年男性走进来。他看到小职员豆豆正在打开新闻页面。于是,他怒气冲冲的对着豆豆大吼一声“上班看什么新闻!”说完了也没善罢甘休,火冒三丈大发雷霆了十几分钟,好像豆豆犯了滔天大罪一般。豆豆被吓坏了,心想:“我可真

2、倒霉!完了,刚开始上班就给老板留个坏印象,以后有什么好事肯定都轮不上我!”豆豆觉得很后悔、很害怕、很伤心,又不敢多说什么,只好去洗手间偷偷哭了一会。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故事中发生了什么:1、豆豆的想法(思维):我可真倒霉!完了,刚开始上班就给老板留个坏印象,以后有什么好事肯定都轮不上我了!2、豆豆的感受(情绪):后悔、害怕、伤心3、豆豆的行为(行为):去洗手间偷偷哭泣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像豆豆这样呢?我们把闹钟回倒播20分钟,看看故事还可能怎么发生。安静的办公室里,部门主管,一个胖胖的中年男性走进来。他看到小职员豆豆正在打开新闻页面。于是,他怒气冲冲的对着豆

3、豆大吼一声“上班看什么新闻!”说完了也没善罢甘休,火冒三丈大发雷霆了十几分钟,好像豆豆犯了滔天大罪一般。豆豆被下了一跳,心想:“不是天天有人看新闻吗?也没见领导有什么意见。他今天肯定心情不好,我还是收敛一点吧,别撞枪口上了。”莫名奇妙被说了一顿,豆豆觉得有点不高兴。不过还是很快把新闻网页关了,认真工作起来。1、豆豆的想法(思维):不是天天有人看新闻吗?也没见领导有什么意见。他今天肯定心情不好,我还是收敛一点吧,别撞枪口上了。2、豆豆的感受(情绪):有点不高兴3、豆豆的行为(行为):把新闻网页关了,认真工作起来看完豆豆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第一次,豆豆的想法是自己给老板留了

4、个坏印象,一切都完了,所以她感觉害怕和伤心,并开始哭泣;而第二次,豆豆的想法是领导今天心情不好,自己应该收敛一些,因此虽然有点不高兴,还是能平静的处理,继续工作。豆豆面对的是同一个领导、同一个事件,那为什么两次的反应有那么大的不同呢?很简单,原因就在于豆豆的想法发生了改变,从而引发了不同的情绪。再来看另一个小故事,请你找一找故事里的老太太和老先生不同的想法和情绪反应。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太太和老先生,他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晒盐,两个儿子都很勤劳,一家人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老太太经常犯愁,愁什么呢?每逢晴天,老太太就叹息:这大晴天,伞可不好买哦。于是为大儿子担

5、忧;可是到了阴天或者雨天,老太太又咕隆:这阴天下雨的,盐杂晒呀?于是又为小儿子犯愁。而老先生却正好相反,晴天雨天都是乐呵呵的。为什么呢?一到晴天,老先生就想:晴天好,小儿子能多晒盐啊!而每逢雨天,老先生就乐:一到下雨,大儿子的伞肯定畅销!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1、对于同一件情景,个体对此的想法不同,导致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就会不同。2、不是情境本身有问题,而是个体的想法有问题,才会导致其后的情绪和行为问题。3、认知治疗的目的即在于纠正个体“不恰当、歪曲的”想法,并籍此改变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如果一个人总是对自己、他人或世界有“不恰当、歪曲的”想法,由此产生情绪上的困扰或行为

6、上的偏差,那么,就可以通过认知治疗帮助他。第二节认知治疗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从哲学范畴中独立出来之后,心理学的理论有了飞速的发展。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认知治疗作为一种系统的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起来。从80年代开始,心理咨询的另一股力量——后现代心理治疗流派开始崛起,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叙事疗法和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其中,认知治疗在心理学发展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认知治疗是被最多研究证明其疗效的心理治疗流派。认知治疗中,这种改变人的认知观念的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通过接连的反问,一步步地迫使对方不断推翻自己的论点,最后引出矛盾和谬误,最后不得不承

7、认自己观点不合理。这种辩证法是认知治疗最初的理论渊源,同时也是认知治疗中常常使用的技术之一。下面这个例子会让你对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尤戴莫斯志想成为政治家,苏格拉底有意找他讨论“正义”问题:苏:能否区别正义与非正义?尤:能够苏:虚伪属于正义还是非正义?欺骗、做坏事、奴役人属于正义还是非正义?尤:非正义苏:奴役非正义的敌人、欺骗敌人、偷窃敌人的东西,也属于非正义么?尤:不是苏:是不是可以这样归纳:虚伪、欺骗用在敌人身上,属于正义行为,用在朋友身上属于非正义行为。尤:对苏:假如在士气消沉时,谎称援军来了,儿子生病不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