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湘莲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关于湘莲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ID:38934560

大小:26.9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21

关于湘莲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_第1页
关于湘莲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_第2页
关于湘莲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_第3页
关于湘莲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_第4页
关于湘莲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湘莲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湘莲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湘莲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我县种莲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据中国第一部地方志书《绝越书》中明确指出:“沉沉如芙蓉,始生于湘”。我县种植的莲子因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从战国时期开始就列为朝廷的贡品,获得“湘莲甲天下,潭莲冠三湘”之殊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商品检验局对湘莲进行严格的测定,结论是:湘莲含粗蛋白18.7%,粗脂肪1.91%,总糖55.8%,还原糖6.43%,是低脂肪、高蛋白品种。1985年,武汉市商检局把“寸三莲”和福建的建白莲,江西的赣白莲,湖北的鄂白莲,进行一次养分对比测定,结果在10项指标

2、中,湘莲在糖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磷、钙、粗纤维等七项主要指标上优于其它莲种。同年,我县在全国首届地方特色命名大会上,被正式命名为“中国湘莲之乡”。“寸三莲”也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勇夺桂冠,被誉为“中国第一莲子”。民国时期,湘莲已成为大宗出口特产,产量和出口量为全国之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湘莲种植规模得到长足的发展,品种也得到提纯和改善,湘莲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县湘莲种植面积逐渐萎缩,在2003年至2005年间,全县种莲面积下降到不足4万亩,虽然政府采取发放补贴等措施鼓励农民种莲,部分湘莲企业也在花石,谭家山等乡

3、镇发展规模种植,全县湘莲面积才保持在4.5万亩左右。  湘莲加工业属于密集型产业,过去都是以家庭或手工坊作业为主,随着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和企业发展速度加快,湘莲加工集约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催生了宏兴隆、兴宏运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龙头企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产业格局,产品加工业逐步走向了从粗加工到深精加工的发展道路。通过与科研院校联合研发。莲邦公司开发的莲奶、冰莲爽、湘莲粉、莲心古茶、莲心含片,宏兴隆公司的芙蓉月饼,蛋黄白莲蓉月饼,鲍鱼蛋黄白莲蓉月饼等一批湘莲精深加工产品相继面市,为企业和湘莲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然而,湘莲产业经

4、过几年高速发展,自然增长的潜能目前已基本得到了释放,湘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曾经有过辉煌的湘莲龙头大佬因资金链中断等诸多原因,有的举步维艰面临险境,有的被迫破产转让股权。而外省莲子产区却发展势头迅猛,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究其原因,湘莲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投入力度小、重大项目少。开放程度不高,新增长点不多,其根源则在于若干制约瓶颈问题没有解决。  一、湘莲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传统产业整合改造提升不力。湘莲产业目前仍主要有由市场自发推动,靠自身资本累积发展,产业和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整个

5、产业基本上是各自为营、各自为战,不仅不能形成抱团发展、互助共赢的局面,还使内耗严重,无序竞争白热化;市场资源集约程度低,市场开拓,投入力度小;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履维艰,市场占有份额逐年萎缩。  产业规划长期滞后且执行不力。现代产业发展普通呈现大融合的趋势,一、二、三产业的相互渗透,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新型业态的更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推进等,无不都对湘莲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导向提出了迫切要求,湘莲产业发展却在一个较长期间内缺乏整体的、科学的规划,严重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前几年借打造特色县域经济的东风,已出台了《湘莲产业发展近期及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

6、》确定了湘莲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将湘莲产业发展与发展板块经济结合起来,明确了以湘莲工业园为龙头,以湘莲种植、加工、销售为依托,包括下游特色餐饮、旅游休闲、物流运输在内的全产业发展思路。然而,在实施中规划仅写进红头文件里,说在口头上,却落实不到位,未能解决最后“零公里”问题,致使湘莲企业与莲农难以整合资源,无力发展壮大。  市场监管及行业协调工作不力。湘莲产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宽,行业之间的内容越来越多,可谓千头万绪,而逐待解决问题成堆,而且越来越难以把握。虽说恢复了“湘莲办”,有人管了,但“湘莲办”人少事杂,疲于应付,难以及时有效地研究、规划、协

7、调整个产业的发展。而成立多年的湘莲协会至今仍是松散性的机构,缺乏务实性的指导及权威性协调功能。加之,部门分割和地方保护普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较为严重。  科研投入不够,湘莲品种保护不力。由于种植湘莲以稻田为主,长时期的稻田种植,使湘莲“腐败病”在主要产品蔓延,严重时期“腐败病”发病率高达30%以上,而攻克湘莲病虫害难关仍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阶段,传统优势产品“寸三莲”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新培育的“太空莲1号、2号、3号”高产优质品种、通过杂交育种培育的“芙蓉莲”新品种和引进的“太空36号”新品种,普及推广的速度较慢,故未以此推动湘莲产业发展并

8、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湘莲企业适应市场能力差,从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