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ID:39517343

大小:279.81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7-05

注射剂的合理使用_第1页
注射剂的合理使用_第2页
注射剂的合理使用_第3页
注射剂的合理使用_第4页
注射剂的合理使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射剂的合理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注射剂的合理使用Bu四声提纲注射剂的含义及分类注射剂的使用现状注射剂的危害及对策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注射剂的含义含义:将药物制成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针国内使用情况注射剂的使用处于自由状态,使用中存在以下不合理现象:没有明确的适应症注射药物使用频率过高注射剂用于口服混合注射配伍不当中药注射剂得不合理使用不安全注射《处方管理办法》的处方评价 注射剂的使用频率是一项指标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注射剂使用百分率注射剂的危害主要原因1、注射剂性质2、不安全注射3、注射高危药物输液反应系输液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反应的总称,习称“输液反应”,有

2、时临床上也称之为“热原反应”。但严格地说,“热原反应”只是输液反应的一个部分。由于输液反应所涵指的临床反应症状较多,导致变异性较大,因此,输液反应无可预见的规律性。充分认识、分析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多环节控制、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对医护人员避免各类纠纷时十分必要的。输液反应的分类、症状分类(最常见的输液反应主要有四种)(1)热原反应(2)热原样反应(3)过敏反应(4)细菌污染引起的反应(1)热源反应为最常见的输液反应。其实质是致热物质引起机体发热的一种反应。这种致热物质被称为热原--主要为内毒素。机体对细菌内毒素有一定的耐受范围,被污染的静脉输液剂进入体内的热原累计量

3、超过人体耐受量时,便发生热原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甚至高热,伴之以寒颤、皮肤苍白,瞳孔散大,血压快速升高,白细胞减少,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头痛以致昏迷,甚至导致休克、死亡。热原样反应由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引起的一种类似热原反应的反应。当使用的输液剂或其临床复剂受到生产、贮存、输液器具、输液操作过程及输注环境等污染,不溶性微粒超过限量或个体耐受阈值时,临床上即可能发生热原样反应。其临床症状类似热原反应。注射高危药物高危药物常见风险因素及典型案例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策略第一例长春新碱误用·······1968年案例报道1968年,报道了第1例长春新碱误注入鞘内的病例病症

4、:急性淋巴性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鞘注甲氨蝶呤和静注长春新碱执行:长春新碱3mg被意外的注入患者鞘内尽管医生采取了脑脊液置换,但患者还是出现了致命性的神经毒性反应,3天后死亡全球共报告的长春新碱鞘内注射至少有55例,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沙特阿拉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等多个国家多数患者存活期小于1个月,只有少数患者在鞘内注射后立即开展针对性治疗幸存,但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原因探讨长春新碱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等肿瘤药动学特点是用药后主要浓集于神经细胞,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主要毒性是剂量限制性的神经毒性,以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为典型表现长春新碱只能通过静脉途径给药无

5、独有偶的事继续在发生······2007年6~7月间,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陆续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广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报告,称当地部分医院使用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华联制药厂生产的鞘内注射用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后,部分白血病患者出现下肢疼痛、乏力、行走困难等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国家卫生部与SDDA高度重视,立即采取多项措施控制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并组织多次攻关检验药品质量,最终于9月14日公布了调查结果:该事件系上述两种药品的部分批号制剂中混入了微量硫酸长春新碱所致高危药物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ISMP给出定义,高警讯药物(high-alertmedication)

6、,即指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1995~1996,ISMP调研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物,结果表明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高危药物常见风险因素及典型案例病人的依从性和药品本身具有的风险——依从性可以决定给药所取得的效果——药品本身可能具有高度风险——治疗窗窄——过敏反应——非线性动力学高危药物常见风险因素及典型案例医院用药管理系统不完善——缺乏完善的双检查制度——药品存放不合理——缺乏醒目的警示标语——识别病人的方法不健全——缺乏标准操作流程高危药物常见风险因素及典型案例医护人员本身导致的风险——医护人员过于疲劳:剂量换算错误

7、——医务人员交流不充分:字迹潦草,语言表述不清——工作环境不佳:光线不足导致计量单位搞混——缺乏相关药学知识导致的用药混淆使用不当:给药方式(皮下、肌内、静注、静滴、动脉注射、鞘内注射)、使用剂量、药物浓度、给药速度、药物配伍等环节。高危药物常见风险因素及典型案例“相似性”和“相邻性”两个干扰因素——“相似性”包括:药名相似,一药多名,同药异名,书写相似,剂型相似;包装相似;病人名字相似等——“相邻性”包括:床位相邻,液体摆放相邻,治疗单排列顺序相邻等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策略防范用药差错的措施药品管理六个关键流程采购(Pr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