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原则

针灸治疗原则

ID:39908461

大小:345.1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4

针灸治疗原则_第1页
针灸治疗原则_第2页
针灸治疗原则_第3页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2.针灸治疗原则:治神守气,补虚泻实,清热温寒。3.治神守气:(1)治神:一是在针灸施治前后注重调治病人的精神状态;二是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医者专一其神,意守神气;病人神情安定,意守感传。(2)守气:针灸疗法所言之气,主要指经气。经气即经络之气,也称“真气”,是经络系统的运动形式及其功能的总称。4.补虚泻实:即扶正祛邪。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祛除病邪。(一)虚则补之:是指虚证的治疗原则应该用补法。适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虚弱病症。诸如精神疲乏、肢软无力、气短、腹泻、遗尿、产后乳少以及身体素虚、大

2、病、久病后气血亏损、肌肉酸软无力、肢体瘫痪失用等。补虚就是扶助机体的正气,增强脏腑组织的功能,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抗病邪。(二)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所谓“陷下”有多种含义:一是指中气不足,失于固摄而导致脏腑功能低下或有关组织下垂;二是指血络空虚;三是指脉像沉伏无力;四是指阳气暴脱,脉微欲绝之危象。针灸临床对于因脏腑、经络之气虚弱,中气不走,对气血和内脏失其固摄能力而出现的一系列气虚病症,如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子宫脱垂等,常灸百会、神阙、气海、关元、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三)实则泻之

3、:实证治疗原则是用泻法或点刺出血。例如对高热、中暑、昏迷、惊厥、痉挛以及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痛等实热病症,在正气未衰的情况下,取大椎、合谷、太冲、委中、水沟、十宣、十二井等穴,只针不灸,用泻法或点刺出血,即能达清泻实热之目的。若病属本虚标实,正气已衰退,则应泻实与补虚兼顾,或者先行补虚,而后泻实。(四)宛陈则除之:是“实则泻之”的一种。“宛”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申为时间长久。“宛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变。“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血实者决之”即瘀血闭阻或邪入营血郁结不解、久痛入络形成的血实证,应用

4、刺血之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例如由于闪挫扭伤,毒虫咬伤,丹毒等引起的肌肤红肿热痛、青紫肿胀,即可选用局部络脉或瘀血部们施行三棱针点刺出血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五)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并非病症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脏,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一时性的气血紊乱,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血病。在临床上,虚证和实证的表现是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诸如有表虚里实或表实里虚、上虚下实或上实下虚,还有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5.清热温寒:热性病证用“清”法,即以寒治热;寒性病证用“温”法,即以热治寒,均

5、属于正治法。“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是针对热性病证和寒性病证制定的清热温寒的治疗原则。(1)热则疾之(2)寒则(温之)留之(3)温清并用6.经络辩证:25页(辨证归经,辨位归经)7.选穴原则:(35页)局部选穴、邻近选穴、远端选穴、辨证选穴、随症选穴8.针灸处方包括二个方面:穴位的选择,刺灸法的选择9.五输穴十二经脉有什么五输穴:经络井(木)荥(火)腧(土)经(金)合(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胃经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膀胱经至阴通谷

6、束骨昆仑委中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胆经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10.子母补泻: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1.原络配穴表2.俞穴募穴表1.八会穴名称八会穴脏章门腑中脘气膻中血膈俞筋阳陵泉脉太渊骨大杼髓绝骨2.下合穴合治内腑是指下合穴3.八脉交会穴15.治痿独取阳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