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复习之炼字

古代诗歌复习之炼字

ID:40136571

大小:485.8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7-22

古代诗歌复习之炼字_第1页
古代诗歌复习之炼字_第2页
古代诗歌复习之炼字_第3页
古代诗歌复习之炼字_第4页
古代诗歌复习之炼字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复习之炼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鉴赏诗歌语言”考查的类型:(一)炼字类:(1)评炼字(2)析诗眼(二)语句类:品语句(关键词)(三)作品类:析风格咬文嚼字尽得风流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袁枚: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考查类型之一:赏析炼字诗歌鉴赏专题之语言赏析湘乡市东山学校:刘京玉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C、请赏析某字的妙处。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

2、分析。提问方式(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好事近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东归途中。(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的“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参考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蘋、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景与情紧密勾连,景物相互映衬,画面构成色彩

3、斑斓、引人入胜,诗人旷达自适的情感不言自明。“炼字”的4个思考角度1.手法角度2.声韵角度3.活用角度4.语境角度手法角度“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拟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夸张声韵角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的《声声慢》叠词活用角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春”:名词——动词“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满庭芳》“老”、“肥”:形容词——使动语境角度“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修改齐己《早梅》是否契

4、合语境是判断炼字优劣的重要依据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或词在句中的含义并指明其所用技巧。(释含义+明技巧)(2)展开联想,把该字或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3)点出该字或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点效果)再次明确答题步骤【参考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释含义+明技巧)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描景象)“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蘋、红蓼相映衬,(释含义+明技巧)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描景象)景与情紧密勾连,景物相互映衬,

5、画面构成色彩斑斓、引人入胜,诗人旷达自适的情感不言自明。(点效果)(2015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参考答案】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

6、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释含义+明技巧)、(描景象)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点情感)(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卜算子张元幹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1)①“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气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

7、,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释含义+明技巧)、(描景象)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点情感)②“迷”字描写水面迷雾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释含义+明技巧)、(描景象)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点情感)牛刀小试(2015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早过大通驿①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清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1)第三联的“

8、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4分) (2)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4分)【参考答案】(1)“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释含义+明技巧)写出了微风轻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