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ming 我国银行监管模式及其运作研究

nsming 我国银行监管模式及其运作研究

ID:40258093

大小:30.2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29

nsming  我国银行监管模式及其运作研究_第1页
nsming  我国银行监管模式及其运作研究_第2页
nsming  我国银行监管模式及其运作研究_第3页
nsming  我国银行监管模式及其运作研究_第4页
nsming  我国银行监管模式及其运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nsming 我国银行监管模式及其运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nsming我国银行监管模式及其运作研究我国银行监管模式及其运作研究作者:nsming提纲: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变迁和监管模式的演变过程,并结合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解决银行监管缺陷和不足,改进银行监管的基础性工作的途径和思路。关键词:银行监管;监管体制;监管模式AstudyofChinesebanksupervisionmodeanditsoperationAbstract:inthispaper

2、,abriefretrospectisgiventothechangeanddevelopmentofChinesebanksupervision.WithcomparisontoTheEffectivePrincipleonBankSupervisionoftheBaslecommittee,someofthedefaultsanddrawbacksunderlyingthemechanism,meansandapproachofChinesebanksupervisionareanalyzed.Seve

3、ralcountermeasuresareputforwardtoresolvethosedefectsandimprovethefundamentalworkofbanksupervision.Keywords:financialsupervision;supervisionsystem;supervisionmode.一、我国银行业监管模式和监管体制演变的历史回顾二、我国现行银行监管模式的缺陷和不足(一)以监管当局为主导、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为依托、行业自律为辅助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尚不

4、完善。1、监管质量不高、监管有效性不足。2、金融机构自律体系不完善。3、社会监督弱化,社会联合风险防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二)我国的监管方式、方法和手段,与国际金融监管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1、监管理念不清晰。2、监管手段落后,缺乏严肃性。3、监管方式缺乏多元化、现代化,风险识别严重滞后。(三)对照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我国实施有效性监管基础较为薄弱。1、缺乏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2、监管对象的基础较为薄弱。3、审慎监管法规不健全,执行不到位。4、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备,法律法规建设滞后。5

5、、金融机构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监管当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6、监管队伍素质低,难担监管重任。(四)缺乏对监管部门的再监督,影响监管有效性。(五)加入WTO后,我国银行监管主体面临的金融市场主体更为复杂多样,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更为艰巨。三、我国银行监管模式的改进和完善(一)重构银行监管组织体系。(二)树立新的监管理念,明确监管目标。(三)强化监管机制,调整监管方式,实现粗放型监管方式向风险目标监管方式的转变。1、强化风险监管。2、切实改进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3、强化金融机构内控制衡机制的健全及监管考核

6、。4、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信息透明度。5、建立完善的监管信息系统,实现监管信息网络化。6、加强国际层面上的监管合作,提高监管水平。(四)完善银行监管的法律体系,创造银行监管的市场化、制度化、规范化。(五)建立质量评级体系和经营业绩考核评价,提高对银行机构的风险和危机的识别能力。(六)完善银行监管约束机制。1、制定银行监管工作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建立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2、明确监管者的职责,加强对监管行为的规范和再监督。(七)进一步提高监管人员素质。1、加强监管人才培养。2、实施任职资格管理。3、引入竞争机

7、制。正文:近年来,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浪潮和金融危机不断冲击着金融体系的稳定,加强银行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金融管理当局的共识。随着我国加入WTO和金融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业正逐步融入全球金融体系,我国金融体系和银行监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加强银行监管理论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管体制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我国银行业监管模式和监管体制演变的历史回顾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演变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建国以来到198

8、4年,我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人民银行体制,当时没有监管对象,也没有监管的法律依据,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监管。第一阶段(1984年-1992年),银行监管职能的初始阶段。1984年1月1日,随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此,我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开始确立并不断发展。此时的金融监管工作以金融调控为主要目标,围绕稳定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开展工作,履行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综合监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