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ID:40643015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5

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_第1页
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_第2页
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_第3页
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_第4页
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一、自由过多,指导不足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现在只重视前者,忽视了后者。出现了这样的情况:1、重视“开放”,学习行为的规范养成却被忽略。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言堂”,开放、自主的“群言堂”使得学生有了“动”感。学生想问就

2、问,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甚至想摆出个什么姿势也随心所欲。有些教师误以为对学生提出要求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张扬,于是便不对学生作任何的要求和约束,任学生尽情地张扬,没有了任何秩序和规范,这种“无规范状况”带来的只是表面上的课堂氛围的活跃,而导致的却是教学效率的低下。如何做到“活而有序”还需要我们下一番大功夫。2.鼓励多读,但朗读质量不高。朗读一般也讲求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二是质量。朗读的遍数多了,也可以算作是有了朗读的过程,但更应体现出质的训练过程。怎样体现呢?同样要通过数量来体现。在一次次的反复朗读中,后一次要能比前一次有所进步,有所提高,要能体现出诵读训练的层次性来。

3、要能让学生在多次的反复的不断训练中,逐步地去体味语言,体会情感,提高朗读的能力,最终达到自能感悟的程度。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对朗读指导的力度不够,朗读的质量也就不言而喻。3.鼓励质疑,随意探究。 下面是执教《草船借箭》时的一个片断:   师:读了课文后,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生:周瑜为什么要陷害诸葛亮?这对他们联合抗曹有好处吗?   生: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要陷害他,为什么还要去借箭呢?   生:鲁肃为什么会听诸葛亮的安排?   生:诸葛亮为什么要向曹操去借箭?   ……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思考价值。老师觉得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怎样认识文中的这些人

4、物,把握了人物的特点,问题也自然解决了。大家有兴趣来研究这些人物吗?    在这个片断中,教师明确了学生读书质疑的重要意义,且能对学生的读书质疑进行梳理,但没有根据文本所要体现的内涵价值来恰当归纳、提升学生的问题,而是将学生引导到教师事先设定的探究人物的特点上来。本文是一个历史故事,人物的特点也是在具体的情节中体现的,学生各自探究的问题过于分散,必然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影响对事件的理解。 二、形式过多,效果不足1.有些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   学习《世纪宝鼎》一课教师问:假如让你代表中国向联合国赠送这一宝鼎,你会怎样介绍?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只读一遍课文,学生就

5、开始表演,一组没有演好,学生互评,然后分小组再进行表演。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能用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也不能用表演代替学生潜心阅读。表演应在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   2.有些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多媒体展示课。   多媒体教学资源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是现代教育的需要,它所带来的便利和优势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使用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一是对多媒体课件的期望太高、太重,而过份依赖课件。部分教师认为没有课件就上不出好课,于是将课件作为提升授课水平和效果的亮点为自己增色出彩。为了增加课件的技术含量,单纯地追求课件的高、新、奇,课前耗费大

6、量的时间、精力去制作课件。一节课从开课到结课始终都在使用课件,整堂课成了课件的演示课,整节课看到的只是声像音画的不断变换和展示,而看不到教师的引导,看不到学生的思维,本应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也由课件包办代替了。二是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和定位还不够清楚,致使主次不分,宾主倒置。多媒体课件的便利和优势再多再好,但它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在授课中我们感觉到,部分教师的课有明显的教师跟着课件跑的倾向和痕迹,教案是根据已有的课件来设计的,教学进程是由课件来控制的,教学节奏也是由课件来决定的,致使课件占据了教学的主导,而教师则变成了课件的操作者和跟随者,学生面对的

7、是课件而不是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使用我们还应大力提倡和推广,但同时还必须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要用得更科学,更合理。课件使用得好了,的确能为我们课带来新鲜的空气,能增色出彩,不然则只会是适得其反三、只重理性思维,忽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特别注重熟读成诵学习习惯的培养,凭着这种略带强制性的教学手段,学生受到了古贤圣人思想、道德的感召以及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浸润,尤其是他们趁着记忆力旺盛,在少年时代广读多背,积累了一笔终生受用的财富。而目前许多教师为了适应创新能力的要求,加大了学生思维训练的量与质,这常常会导致学生顾此失彼,语文课堂上失去了琅琅书

8、声,充斥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