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

ID:41365194

大小:4.73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8-23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_第1页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_第2页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_第3页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_第4页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心理学(概况)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特色课程之一;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优秀课程。本书涵括三部分知识:(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二章)教育学知识(第三-六章)职业指导部分(第七-十二章)共48个学时(1-16周)推荐教材《心理学与人生》——王垒等译《心理学导论》——郑刚等译《普通心理学》——彭聃岭心理咨询师等第一章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第一节心理学研究什么及心理学的目标第二节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第一节心理学研究什么及心理学的目标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个体心理: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2、。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个体意识与无意识:意识是“人类最后一个难解的谜”。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第一节心理学研究什么及心理学的目标二、心理学的目标描述行为:描述是在对典型行为的观察和详细记录的基础上,对行为进行的命名和分类。(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解释行为:说明行为产生的原因。(这种行为为什么发生?)预测行为:有能力准确地预报行为。(我们能预测这种行为将在什么时候发生吗?)控制行为:根据预期结果改变影响行为的条件。(影响这种行为的条件有哪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应用

3、心理学)eg:为什么旁观者在紧急情况下往往不愿出手救人?(责任扩散)注意——紧急情况——承担责任——实施帮助第一节心理学研究什么及心理学的目标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胎儿生长到年老死亡的成长和发展全过程。学习心理学:研究人类和动物学习发生的过程和原因。感觉和知觉心理学:研究感觉和知觉的过程。人格心理学:研究人格结构、动机和个体差异。比较心理学:研究不同种系动物行为的发展。生物心理学:研究行为与生物作用过程之间的关系。性别心理学:研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社会行为。文化心理学:

4、研究文化对人类行为的作用。第一节心理学研究什么及心理学的目标生活中的心理学为什么一些人会害羞(shyness)?超过%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经常害羞的人?(30、50、70)害羞:一种在人际环境中使人感到不舒服和压抑的状态,它影响了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和是否能顺利达到人生目标。害羞是自我概念的核心,作为一种人格特质起作用。解释:天性/早期经验/文化/社会(网络普及)害羞在亚洲地区比例最高内向与害羞:内向性害羞/外向性害羞人为什么会脸红?第二节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中国特色)心理现象的物质性心理现象的主观性心理现象对活动的依存性第三节心理现象

5、的生理学意义神经元与神经系统神经过程反射及其类型神经过程的基本运动规律THEEND.Thankyou!第二节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一、心理现象的物质性(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1、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证实,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2、心理是信号性反映,脑具有信号性反映功能。3、脑产生心理活动的机能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灵长类动物——人类第二节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二)客观情境是引起心理活动的物质因素,心理活动是环境作为刺激作用于主体的结果,情境包括引起某种心理活动的对象和对象所处

6、的环境。1、人们对刺激物的反映是对一定情境的反映。2、脑机能的演进是机体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结果。第二节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二、心理现象的主观性(一)已有信息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1、已有信息对当前信息的筛选作用。(双关图)2、已有信息的认知加工作用。(二)已有信息具有主观性。第二节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三、心理现象对活动的依存性(一)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唯一途径。心理活动发生的前提条件:1、客观的情境。2、脑的反映功能。(二)活动为调节和修正心理活动提供依据。(专家V新手)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一、神经元与神经系统(一)神经元neur

7、on1、神经元的结构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染色图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神经细胞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细胞体内有细胞核。突起分为轴突(细长)和树突(分支多且短)。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突起的分支末端有球状小体,称突触小体。突触内部有许多囊泡,叫突触小泡。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2、神经元的功能(1)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细胞膜通透性会发生改变,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神经冲动。(2)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由突触完成。通过前神经

8、元的突触向突触间隙释放化学递质(如,乙酰胆碱等),使后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以此完成神经冲动的传导。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二)神经系统1、中枢神经系统CNS包括脑和脊髓。2、周围神经系统PNS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与机体各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