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研究述评

心理契约研究述评

ID:43669239

大小:536.7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2

心理契约研究述评_第1页
心理契约研究述评_第2页
心理契约研究述评_第3页
心理契约研究述评_第4页
心理契约研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契约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卷第5期管 理 学 报Vol.4No.52007年9月ChineseJournalofManagementSep.2007心理契约研究述评曹威麟 陈文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摘要:从心理契约的概念界定、结构维度、形成过程、违背及后果4个方面对心理契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逐一梳理,指出了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认为心理契约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呈现出多层面立体交叉的格局;将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互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廓清心理契约理论框架;在心理契约双向视角的实证研究中,开发双向责任的有效测量工具将是未来

2、值得期待的一个研究方向;心理契约的问题将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研究领域。关键词:心理契约;维度;违背;综述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84X(2007)0520682206ResearchReviewofPsychologicalContractCAOWeilinCHENWenjia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Hefei,China)Abstract:Thepapertirestheboundaryofnotion,dimensional

3、ityofstructure,processofcomein2tobeing,violationandaftereffectofpsychologicalcontract.Itpointstheharvestacquiredatpresentandanalysestheexistentproblem.Finally,thepapermakesaprospecttothefutureresearchinthefield.researchboundofitwilllastoutexpandingandpresentmultilaye

4、rsolidintersectionalsituation.Itwillmoreexpurgationpsychologicalcontracttheorysystembaseonwhichtheoryanddemonstrationeachotherpromote.Designbothdirectionsobligationseffectivemeasuretoolwillbevaluableexpec2tantresearchexposure.Issueaboutpsychologicalcontractwillbecome

5、aresearchfieldwhichmanysubjecteachotheracrossinfiltrate.Keywords:psychologicalcontract;dimension;violation;overview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企业竞争加究的成果也日益丰富。剧,高科技的引入和低人力成本的追求,使企业本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状况裁员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而与此伴随的则是雇的基础上,综述已经取得的成果,分析以往存在员忠诚度的明显降低。由于心理契约的研究通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出展望,以期为该

6、过探寻组织动力,能给许多尚不清楚的组织现领域日后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象(如可感知责任的作用、委托人与代理人及组1 心理契约的概念织与员工关系等问题)以强有力的解释,并可帮助企业组织积极应对新经济环境下雇佣关系的“心理契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AR2[1]急剧变化,改善员工工作态度、提高组织效率和GYRIS,他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探讨了员工的满意度,因此,曾经沉寂了近20年的心工人与工头之间的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理解与理契约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又逐步默契关系,首次提出“心理的工作契约”这一概[2]成为西方组

7、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一念。LEVINSON等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雇个热点。与之呼应的是近10年来,我国学术界主与雇员之间确实存在着心理契约,并将这一和企业界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也越来越多,概念定义为“关系双方可能并未清楚意识到的,研究的深度不断推进,研究的范围逐渐拓展,研但却是统摄双方关系的一系列的相互期望”。收稿日期:2007-02-06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教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2007jyxm005)·682·心理契约研究述评——曹威麟 陈文江[3]SCHEIN则把它界定为“任何时刻都存在于个一套期望,但事实上双方的

8、期望仅仅是缔结心体与组织之间的一系列没有明文规定的期望”,理契约的必要条件。期望强调的是对方应对自指出心理契约有个体的心理契约和组织的心理己履行什么义务和责任,并不是主体双方相互[4]契约2个层次。此后,KOTTER又进一步提出约定的合意。而“ROUSSEAU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